APP下载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重视在一起吃饭

2016-02-13韩浩月

新传奇 2016年51期
关键词:聚餐饭局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重视在一起吃饭

中国人相当热爱聚餐,似乎不聚集在一起吃一顿饭,就办不成事。饭局文化那么发达,最深层次的原因,不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寻找并维护一种交情。食物不仅是社交的载体,更是促进情感交流的工具。

中国人自古看重吃

中国人自古看重吃: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学会食肉;神农氏遍尝百草,教会人民种庄稼,利用中药治病,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燧人氏则发明钻燧取火,“变腥臊之味”、“以食救万物”;陶唐氏发明制陶术,教人利用陶器煮食食物。

可见,我们的老祖宗都是些饮食专家,标志了中国人饮食的几个阶段:食肉,食谷,熟食,以陶器煮食。

理论上高抬“吃”的地位:“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是其理论纲领。《尚书》、《礼记》所论“八政”,均把“食”列为首位。《论语》也“所重民食”。老百姓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共产党则力主“以粮为纲”。

同时,我国食物品类之丰富令人惊叹:五谷杂粮,野菜树叶,飞禽走兽,老鼠长虫,真可谓无所不吃。文学家夏丏尊曾说:“俗语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如果能够,怕连天上的月亮也要挖下来尝尝哩”。

中国人吃的借口之多也叹为观止:过年吃饺子,立春吃萝卜,元宵节吃汤圆,二月二吃炒豆,夏至吃凉面,端午吃粽子,中元节吃西瓜,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花糕,腊八喝腊八粥,冬至吃馄饨,小年吃年糕;生孩子、过生日均要吃面,迎送客人是“迎候面条滚蛋包”;同事结婚,吃;考上大学,吃;出国归来,吃;晋级晋职,吃。真可谓是无时不吃。活着吃也就罢了,死了还要吃。《诗经·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认为神也要吃饭。

所以,殡葬死者时,要口中含饭;祭祀要摆供桌,祭文的结语多为“呜呼尚飨”——老祖宗,请您吃吧!

翻阅几千年来的朝代史,我们会发现,历代专制政府为了维持专制统治,都严禁组织政党,甚至取消任何聚会。但吃饭这件事,却无论如何取消不了,专制政府一般不会干涉聚餐。图为古代官员聚餐

较之世界上所有民族,中国更重吃,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夏丏尊怀疑,中国人是否是佛教“六道”中的“饿鬼”一道所托生。

这当然是玩笑。但究竟为何会产生此种文化倾向,却值得们考量一番: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大约与中国农牧业的早熟有关。这就为中国饮食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据考,早在公元前7千年,就产生畜牧种植业,有了众多畜产、粮食品种。

再者,是贫富的悬殊。统治者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客观上促进了饮食技艺的发展,这在《红楼梦》里有生动展示。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百姓,为了生存,粗粮细做,利用瓜菜,从另一方向促进了饮食文化发展。

中国人口的众多,或也是个间接原因。我国地处温带,极便孕育生殖。农业生产亟需劳力所导致的多子多福观念,也刺激着生育。

而生存资源有限,一旦人口超越资源承载力,就必然发生社会动乱,减少人口,达至新的平衡。

为此,百姓为求生,千方百计对付吃;统治者深知“小人穷斯滥矣”,也重视“劝农”、“足食”。

这诸多因素,导致国人对“吃”的重视和兴趣。久而久之,则形成一种传统和习惯。吃,不仅成为基本生存手段,也成为交际重要手段。

不仅看中吃,还要聚在一起吃

中国历代名士中,我最喜爱的一个群体是“竹林七贤”,喜爱的原因很简单,文人自古不爱抱团,多故作清高,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好友,并不算多,况且“人多了乱”,七个人能喝到一块去,以喝酒、纵歌为最大乐趣,堪称奇迹。

在北京,我们有一个酒局,一共六个人,叫“六根”。六人都是北漂,酒局持续了九年之久,至今没有要散的迹象。有人叫我总结六根酒局持久不散的秘诀,我想有三点:一是没有目的性,随性而来尽兴而归,没有压力;二是彼此十分了解,不用戴着面具;三是满足于食物的分享,以吃为中心话题,符合社交初衷。

而中国人也相当热爱聚餐,似乎不聚集在一起吃一顿饭,就办不成事。为什么中国人那么重视在一起吃饭?饭局文化那么发达,最深层次的原因,不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寻找并维护一种交情。食物不仅是社交的载体,更是促进情感交流的工具,所以对中国人见面最日常的问候语“吃了吗”不要有轻视心理,它貌似肤浅、重复、无聊的背后,却隐藏着老祖宗千百年积累下的人际智慧。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第一面就被“吃了吗”这句话拿下,从此以后成为宁死无悔的中国粉。

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就是自谦“二流作家中排名第一位”的毛姆,来到中国后就被中国人吃饭程序的繁琐与细致、豪华与盛大惊呆了。西方人的宫廷宴,与中国小城一个地主生子的庆祝宴相比,都粗陋得像“茹毛饮血”。作为一名性格内向、温和、特别擅长讨人喜欢的文人,毛姆在中国期间显然吃得心满意足,写了三部书,也交了一帮《阿金》中描写的朋友。

集体吃饭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

在中国民间,集体吃饭更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久远的不说了,在我童年时,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农村,邻里之间就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饭香,谁家蒸了白馒头,谁家包了韭菜鸡蛋馅的水饺,谁家炖了一锅令人馋掉牙的汤,在空气里随便闻一闻就知道。孩子们的鼻子最灵,发现空气里有不一样的香气,循着味儿就过去了。多数时候谁家饭好吃,就在这家就地解决了肚子饿的问题,少数时候,邻居们是会端着碗把好吃好喝的送过来的。要是平时在吃饭方面有迎来送往的交情突然中断了,那一定是两家发生了深仇大恨。

2000年,我来到北京,同时也把乡土习惯带了进来。同一个小区里,住的邻居多是外地人。在小区的网络论坛上,认识不久就约上了,以家庭为单位轮流请客吃饭,每每到请客那天,请吃饭那家无不倾其所有,把珍藏的好酒、拿手的好菜端将上来,三五个家庭大人小孩十多口人,有座位的坐着,没座位的站着,吃得不亦乐乎,酒足饭饱后就地解散。

以2003年非典为分水岭,我们这个小区的家庭聚餐取消了。仿佛约好了似的,以前聚得挺欢的诗人饭局、文人饭局,在频率上也骤降。再后来的年份,大家都显得越来越忙,一年能聚一次的,都算是有不错的交情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中国的饭局,充满了仪式感,被提炼出来隽永的文化味道,也灌注了众多的情感元素。互联网让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个孤独旋转的个体,饭局文化也变成了人手一个手机刷朋友圈、抢红包,好好地吃顿饭,居然变成了一件难事。

有时候真想穿越到古代,或者回到三十多年前的童年,体会一下吃饭作为一个盛大节日的味道啊。

(《党员文献》韩浩月/文)

猜你喜欢

聚餐饭局
聚餐喝『高』了,如何解酒才对?
美好的饭局不应该多于四个人
聚餐怎么吃不胖
聚餐
海鬣蜥出的超级大谜语——饭局的诱惑之红石蟹
不一样的聚餐
过年聚餐 要健康不要“大肚”
智商着急勿赴硅谷饭局
老友聚餐
饭局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