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养老困境的破解之道

2016-02-11通拉嘎王义忠

中国民政 2016年8期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牧区园区

通拉嘎 王义忠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养老困境的破解之道

通拉嘎 王义忠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盟委行署、民政部门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精准把握牧区老人进城育幼的实际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结合牧区养老实际情况,锡林郭勒盟提出了“养老、育幼、医疗”相结合的“养老+”牧区养老思路,推出了“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的养老运营模式,积极探索了政策整合、经济促进、思想文化、精细管理的园区养老路径,破解了牧区养老困境,受到牧区老人普遍欢迎。

一、“养老+”思路的提出

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尤为凸显,牧区60岁以上老人有3万余人,达到14.6%,高于全盟0.85%,更高于国际老龄化标准4.6%。一方面,锡林郭勒盟牧区地广人稀、牧民分散居住,尤其是牧区老人的“草原恋”情结直接导致这些老人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游离于社保网之外,成为牧区养老工作的重大难题;另一方面,因教育资源整合、部分中小学撤并,许多牧区老人选择进城育幼,租住在年久失修、煤炉采暖的平房,居住条件差,生活成本高,危险系数高,养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新旧问题的严峻挑战,盟委、行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积极探索牧区养老事业“供给侧政策”改革,全面形成了符合牧区实际的“养老、育幼、医疗”相结合的“养老+”思路,稳步推进了“集中居住、养老育幼、医疗护理、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牧区特色养老举措,初步实现了“老人住得起、企业办得起、政府扶得起”的目标,有效满足了老人、子女、企业、政府多方需求,基本上实现了老人舒心、子女安心、政府放心的目标。

二、具备牧区特色的养老运营模式

锡林郭勒盟从牧区老人实际需求出发,建设“养老育幼”“民族医养”“民俗颐养”等不同服务功能的特色养老机构;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多元化养老服务;强化政策推动,确保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建管并重,促进牧区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布局,为牧区集中养老服务提供保障。这些举措为解决牧区老人进城陪读、精神生活单调和“草原恋”问题提供了保障,为打造医疗与养老服务互补互融新常态提供了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为使牧区养老工作更契合实际,锡林郭勒盟根据调研情况,推出了两种独具牧区特色的养老运营模式。

一是“公建民营”。锡林郭勒盟全面落实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减免、建设运营补贴支持等优惠政策,将国家公租房、廉租房、保障房政策统合起来,采取并轨运营方式,投资890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建成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暖、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由政府统筹管理、企业承包运营,并给予前期免收房租及相关税费,有效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和牧民进城养老成本,居住环境也大为改善,推动了园区养老事业稳健发展。对于入住老年公寓的特困老人,地方政府给予全额补贴;对于入住老年公寓的低收入困难老人,地方政府给予部分补贴。为使服务便捷及时,地方政府还为入住园区老人每人配备一部老年手机,月补话费10元、交通费100元,由政府购买服务免费给每户老人提供家政服务。

二是“民建公助”。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阿巴嘎旗哈乐穆吉养老服务中心投资约3000万元,将原有12座旧楼改造新建,并配套建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学习室、图书阅览室、浴池、探亲客房、演出舞台、食品加工车间、冷库、超市等基础设施,建成运营老人养护院、医养院、护理院、生命关怀院,为入住老人提供个性化、便捷化、人性化服务。目前养老园区提供床位1200张,针对不同老年群体和迥异困难老人施行不同收费标准,对于低保户、五保老人、“三无”对象、优抚对象等降低收费标准,房租200或300元/月,炊具、餐桌、橱柜、电视机、床等租金0.2、0.3或0.5元/天,物业管理费按户型大小30或50元/月。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在入住老人房租、便民超市建设、洗浴中心、文体活动室等配套设施方面给予补贴。

这两种模式有效满足了牧区老人进城养老、育幼、医疗的现实需求,大大提高了牧区进城老人的生活质量,更将每户居住成本由每年8000元左右直接降到了5000元以下,牧区老人由不愿意进城养老到育幼需求进城养老,再到积极进城养老,养老理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新的养老模式极大解决了家庭养老保障力弱化问题,为全面促进边疆生态屏障建设及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全盟牧区已建、在建养老机构13处,其中,“公建民营”7处,“民办公助”6处。

三、牧区养老的“四大探索”及其启示

一是推进政策整合,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由于牧区老人及家庭受传统养老观念、生活习俗影响,不愿意离开儿女,更不愿离开牧区生活,抵制城里生活方式,所以锡林郭勒盟结合牧民不同需求,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思路,将公租房、廉租房、保障房等各项政策综合灵活运用起来,进行了“供给侧政策”改革,积极探索城镇保障性住房向牧区养老群体延伸,成功打造出上述两种特色的牧区养老模式。二是低价运营超市,促进慈善可持续惠民。为增强园区养老服务功能,促进养老企业与园区老人、当地居民良性互动,哈乐穆吉养老服务中心推出了融普通超市于一体的“慈善惠民超市”,在低于地方物价的基础上,再为民政对象大幅度让利15%~20%,提供近千种优质商品供顾客挑选,切实满足了养老园区老人和周边群众的日用需求,同时还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由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变,为未来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三是整合思想文化,努力构建和谐型社区。养老园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有效传承儒家孝、德、学、仁、义、礼、智、信等思想,熔古典思想精华与当代思想精髓于一炉,煅铸既有牧区特色又能符合牧民需求的养老经典,并将其融贯于园区老人日常生活,营造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的氛围;“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孝敬父母,感恩老人”“关爱身边老人,促进社会和谐”等在园区随处可见,还为老人提供文娱活动场所,组织老人教青少年学习制作蒙族服饰、马鞍等民族传统技艺,让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真正让牧区老人老有所居、所养、所医、所学、所为、所乐。四是实施精细管理,推动园区再上新台阶。哈乐穆吉养老服务中心在养老园区成立牧民党支部和老年协会,采取以联系户为协调基础,以中心户为联系纽带,以老年协会为决策领导的自治管理模式,联系户由同一嘎查(村)入住牧民推选,中心户由同一苏木(乡镇)联系户推选,中心户和联系户组成老年协会管理团队,共同负责协调入住老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事宜,筹办各类节庆和日常文体活动,让园区入住老人参与管理,使其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服务中加深感情。考虑到危机应对,中心还自助研发了“60秒快速疏散门”,用于危急时刻失能老人的快速疏散。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依托12349综合服务平台和12333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养老”园区,为入住老人提供更好服务。

虽然锡林郭勒盟在破解牧区养老困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电梯配备不足、公交路线未能及时延伸至园区等问题。这些都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随着养老事业的推进而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应充分认识到锡林郭勒盟牧区养老“一个思路、两种模式、四大探索”的价值所在。上述养老做法为锡林郭勒盟进城牧区老人提供了经济适用、适合养老育幼实际需要的居住环境,为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能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的晚年生活,有效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单一的不足,全面提高了老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为牧区人民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拉嘎系锡林郭勒盟民政局局长,王义忠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锡林郭勒盟牧区园区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制度转型与认同建构:民族地区治理的历史经验——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的考察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锡林郭勒盟潜在蒸散量和干燥指数的变化特征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