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2保定市救助管理工作为困难群体保驾护航

2016-02-11杨新磊齐冠南

中国民政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救助站保定市流浪

杨新磊 齐冠南

02保定市救助管理工作为困难群体保驾护航

杨新磊 齐冠南

有效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等基本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保定市救助管理站作为市政府直接负责救助管理工作的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救助、无偿救助”原则,认真履行职责,采用灵活多变的救助方法,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确保全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较好的保障。

一、求助渠道畅通、便利。保定市救助站实行24小时值班接待制,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求助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同时在互联网上公开求助电话,安排值班人员全天候的接听求助电话,保证随时赶赴现场救助。今年以来,接受群众求助67人次,实际救助57人。同时,加大主动救助力度,对露宿街头、桥梁、涵洞、公园等流浪人员集中地方进行巡查,发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对不愿到站接受救助人员发放方便面、面包等食物和应季衣物,防止出现意外。积极对职业乞讨者进行政策性劝导。

二、站内服务规范、人性。站内实行人性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按“尽心、细心、真心”要求,全力提供食宿、卫生、通讯、医疗、安全等服务,对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引进社工介入进行教育矫治和心理康复服务。工作人员常常陪同受助人员拉家常聊天、散步等,使受助人员有家的感觉。同时,积极帮助联系家人,通告受助人员近况,对无力返乡的,提供乘车凭证,助其及时返乡。

三、医疗救助快捷、高效。在保定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与保定市急救中心协作,建立了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对在街面和站内发现有疾病的人员,及时通知保定市急救中心,坚持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使其及时得到治疗,保证了受助人员的身体健康。

四、跨区域救助安全、平稳。制定了《保定市救助管理站护送受助人员返乡实施办法》,对年老、年幼、智障、行动不便人员进行护送返乡,足迹几乎踏遍全国各地,每次都能安全平稳的把受助人员送返与亲人团聚,做到了万无一失。

今年年初至今,共救助各类人员2137人,其中老年人158人,未成年人52人,精神病人138人,残疾人23人,提供医疗救助52人次,食宿救助351人次,乘车凭证507张,通讯服务183人次,接受北京等外省、市护送人员22人次, 跨省护送38人次,涉及30个省、市,市本级护送115人次,涉及全市25个县(市、区),自行上街清救268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保定市救助站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与政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首先,各部门配合协调有力。公安、城管部门利用街头巡逻机会,发现并护送受助人员到站接受救助,做好街面控制工作,同时各级公安部门特别是辖区派出所对无理取闹、强行要求救助人员进行有效劝导,维护了良好的救助秩序。交通运输部门为受助人员返乡开辟了绿色通道,保证受助人员及时购票,及时乘车,及时返乡。避免了受助人员滞留、重返街面再度流浪现象的发生。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市救助站为依托,多部门配合得力的救助管理工作局面。

其次,寻亲信息发布及时准确。针对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员等具体情况难以说清的受助人员,及时采集信息,向媒体和民政部寻亲信息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尽力帮助寻找其亲友等相关信息。今年以来,先后寻亲4起,并成功帮助1名四川籍受助人员联系到家人,使失散十几年的亲人得以团聚。

最后,安置工作政策落实完好。针对寻亲不着、无固定住所、生活无着、无亲友投靠的人员,民政部门出台了安置办法,由救助机关申请,民政部门核准后,安置到社会福利院供养。今年以来,已安置3人,待安置14人。同时,对病逝人员进行安葬,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社会工作,下一步保定市救助站将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深入推进保定救助工作深入开展,为维护全市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善美保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

猜你喜欢

救助站保定市流浪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流浪
流浪的歌
短镜头
流浪猫鲍勃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给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