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公共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供给模式

2016-02-11孙宇辰

中国民政 2016年20期
关键词:包头市社工公共服务

孙宇辰

改善公共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供给模式

孙宇辰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一改“一元化”的公共服务模式,由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向公共资源协调者转变,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有效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多点开花”,群众“点菜”,政府+社会“买单”的良性运行机制,对降低运行成本,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都具有建设性意义。

起步早,解决“如何买”问题

昆都仑区2008年开始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连续8年累计投入240万元用于购买为老服务。2014年出台《关于昆都仑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购买逐年增长机制,从2014年起累计投入千万购买资金用于养老、志愿服务、社工等15个领域20个项目,争取“国家、自治区、包头市”级千万购买服务资金,撬动社会组织近两千家、社会力量5亿元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实现社会服务“井喷效应”,社会组织“裂变发展”,走出一条以“政府立项、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民间运作、评估兑现”的新型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之路。

树品牌,解决“向谁买”问题

(一)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突破,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建立“两类登记、三级联动、双孵化”机制,实现社会组织从注册到孵化实现几何方式增长,推动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全覆盖,重点培育发展社工、志愿服务、义工、救援、助残、群众工作六类社会组织服务品牌,以“包头市自强公益协会”“包头市昆都仑区郭孝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包头市蓝天应急救援协会”等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二)以购买创新志愿服务管理为突破,打造“昆都仑公益”城市名片。2015年昆都仑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推动志愿服务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推进,委托专业的社会组织“包头市心愿公益协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志愿者支部”这一概念,推出“四个平台”、制定“4M执行标准”、运行“五大活动”。

(三)以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为突破,丰富社会服务专业领域。坚持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同步推进,推行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为骨干的工作模式,实施“1281”工程,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促服务,解决“买得值”问题

(一)从“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公共服务“多点开花”。昆都仑区已建成区、街镇社会组织孵化园6个,发展孵化园党支部12家,发展社会组织党组织142家,1100名党员覆盖社会组织913家,成立69家促进会,发展各类社会组织1708家,其中社区社会组织500余家,培育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品牌50家,品牌服务100家,骨干社会组织300家,每万人平均拥有社会组织22.5个,有社工专业人才557人,注册志愿者2万人,手机APP在线注册志愿者2045人,成立的志愿者支部54家,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108支,每年举办各类大型志愿活动200场,撬动社会资本近亿元投入公益事业,直接受益人数达15万人次。

(二)拓展资金来源,产生“裂变效应”。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扩大“政府购买”服务领域,争取上三级“政府购买”资金。包头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包头汇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金牌社会组织争取到百万元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为老服务”“盲障及弱视青少年”等5项国家级项目,2014年以来111家社会组织争取到609万元由自治区财政支持的项目,占包头市争取资金的67%。

(三)定制服务模式,实现“群众点菜,政府+社会买单”。改变服务供给模式,根据社区特点变“柔身”“点菜式”“定制”服务,在惠民社区、乌兰社区等8个社区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根据社区特点开展“孤寡、独居老人家庭服务”“民族团结和谐服务”等。累计跟踪服务社区住户2000家,完成社区矫正服务3500例,调动近500家社会组织进行辅助性服务,受益居民达20万人次。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民政局)

猜你喜欢

包头市社工公共服务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公共服务
青春社工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