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理论体系建设为基础

2016-02-11刘靖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话语马克思主义

刘靖北



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理论体系建设为基础

刘靖北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还要讲好中国的道理、讲好中国的理论。故事总是特定理论的反映,世界上大概没有不包含道理的故事。西方人既给中国人讲西方故事,也给中国人讲西方道理、讲西方理论,即使讲西方故事,背后都会有西方理论作支撑。比如西方的“三权分立”理论、“多党轮替执政”理论、“宪政民主”理论、“一人一票的普选制”理论、抽象的人性理论、私有化和理性人假设理论等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没有思想和真理的力量。否则,我们就不能从思想理论上战胜“西化”“分化”我们的思想敌人,如“新自由主义是当今世界潮流”、“改革开放绕不过私有化”、“宪政民主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唯其如此,才能更加准确地发出中国声音、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更加亮丽地展现中国形象。这里,围绕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为基础和支撑这一问题,谈三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早就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毋庸讳言,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和学理阐释不够,因而不能很好地消除一些干部群众思想上的困惑和疑惑。现在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讲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但这只是把党的几位主要领导人所代表的思想理论整合起来,并没有真正回答这个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和科学性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诸如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等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这就需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构建和阐发,这就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凝神聚气,持续努力,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有所贡献。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建国以后,我们陆续在各个有文科的高校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科,设立了相应的系所和专业,并招录本科生、研究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校借口这些学科专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陆续取消了这些系所和专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科学社会主义系及其专业、中共党史系及其专业相继撤并更名,本科专业都停办。过去许多大学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系、政教系也遭遇了类似的结局。本科生停止招生了,研究生的比例缩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也都纷纷转行,国际共运史专业的转到国际关系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到外国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转到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转到政治学研究领域,而这些学科大都是西方话语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服力不够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影响力不够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一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这方面中央已有部署。二是重视其他社会科学教学研究机构和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比如在哲学学院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经济学院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等等。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到了抢救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的时候了,这一点希望有关方面务必引起重视,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学科建设。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和机构建设。现在一些大学陆续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但这些学院大多是在社会科学部基础上建立的。很多教师都是西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国际关系、思想政治专业等的学科背景。即使是思想政治专业,也基本上是用的管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知识,学科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系不大。由于现在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一些马克思主义学院急忙招兵买马,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但却突然发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很难找了。为什么?如上所述,随着大学系科调整,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本科生停止招生了,这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缺少了丰富的生源,或者说很难招到具有扎实基础的学生。这是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人才青黄不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缺乏的最直接原因。另外,与经济学、法学等理论研究机构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党的理论研究机构少得可怜,完全不成比例。即便是中宣部确定的15家国家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大多只是一块牌子,或在其他管理机构上加挂一块牌子,没有编制、没有职数,只是一个整合资源、组织力量进行应时应景研究的机构,很难进行长远的基础研究。没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机构支撑,想增强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是很难的,想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也是很难的。改变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说服力影响力不强的状况,必须加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衔接相匹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尽快在综合性重点高校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本科专业,为未来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后备人才,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做人才的准备。同时,除了在高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要加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实体化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提供研究之所、栖息之地,使之成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源泉。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