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探析

2016-02-11枫HUANGFeng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LocomotiveandCarResearchInstituteChinaAcademyofRailway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管理策略专利

黄 枫HUANG Feng(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 100081)(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探析

黄 枫
HUANG Feng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 100081)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在阐述我国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家知识产权整体法律环境有待改善、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制度还未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知识产权风险分析预警机制没有全面确立、知识产权管理梯队建设有待完善 5 个方面,分析我国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SWOT 分析法对铁路企业专利管理策略,铁路企业技术标准管理策略,铁路企业商标管理策略,铁路企业著作权、域名及技术秘密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制定并实施铁路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促进铁路企业可持续发展。

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策略

1 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是国家给予发明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独占权,它有无形性、法律性、独占性、区域性、期限性等特征。要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制定和运行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核心,构建相关联的管理机制,激发技术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及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整套方法[1]。

相比国内铁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国外铁路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有其独特优势,不仅将知识产权文化扎根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时采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美国铁路企业 (如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 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内归口企业集团的总部统一管理,注重新产品技术的研发,积极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工作;制定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外开展知识产权壁垒防护与专利布局分析。日本铁路企业 (如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的领导层注重知识产权管理,对内投入人力财力多,获取专利信息及时;重视海外专利申请,将技术研发、专利策略和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对外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合作。德国和法国的大中型铁路企业 (如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阿尔斯通公司) 的知识产权对内管理机构有 3 种模式——公司法务部内设专利管理部门、公司设立独立的专利管理部、公司的法律事务部和技术部共同管理专利业务,这些模式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企业将产学研成果与知识产权评估机制相结合;对外积极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及市场化运作。

从国外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可以看出,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健全,注重研发成果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积极利用知识产权成果保护企业核心技术,赢得市场竞争力。我国铁路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确立一整套适合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并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保护铁路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国铁路“走出去”战略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铁路在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牵引供电、客运服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关键技术上实现诸多创新,铁路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硬实力显著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以及铁路“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推进,对我国铁路行业发展的软实力水平,尤其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铁路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动车组、机车、轨道结构、桥梁、隧道等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逐年增长,创建了高速铁路自主品牌,注册了“中国高速铁路”“CRH”等商标。但是,面对国外竞争对手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铁路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家知识产权整体法律环境有待改善。铁路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深化离不开国家宏观法律环境背景。一方面,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并且不断修订,同时融入到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 协议) 为代表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但是,由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偏向“追逐赶超型”的立法,对立法的思考及完善方面还有欠缺[2]。另一方面,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数量、代理机构素质和办案质量等方面的能力仍然存在不足,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还需要加强。

(2)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制度还未健全。目前,部分铁路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利事宜由科研管理或其他部门替管,这种现象容易造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内容[3]。此外,铁路企业没有全面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已经建立但执行表面化,缺少对知识产权内容的整体把控,忽略管理制度的全面性。

(3)铁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①没有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部分铁路企业将工作重点集中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中,而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较少。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截至 2015 年年底,国内铁路运输上市企业中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实用新型授权专利 16 项,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没有取得授权发明专利,也未在国外申请专利。反观国外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截至 2015 年年底,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 (ALSTOM) 取得授权发明 113 项,实用新型 35 项;德国的西门子股份公司 (SIEMENS) 取得授权发明 156 项,实用新型 22 项;日本三菱集团(MITSUBISHI) 取得授权发明专利 235 项,实用新型 42 项[4]。因此,我国铁路企业在知识产权意识上的差距明显,应加快专利的申请进度,保证专利的申请质量。②铁路企业商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品牌策略意识,注册数量及类别有局限性,驰名商标相对短缺。③在著作权和域名方面,存在文献发表与专利申请存在矛盾、域名注册不全而且遭到抢注、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等问题。④在技术秘密保护中没有确立保护范围及相关制度,没有订立保密协议,技术秘密的保护措施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4)铁路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分析预警机制没有全面确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要求企业应形成体系化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企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当前,我国部分铁路企业在申报重点课题前没有进行立项查新及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分析,没有利用信息检索分析平台及时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防止侵权检索、法律状态检索,由此可能导致无谓的重复性技术开发,造成企业资源受损。

(5)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梯队建设有待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在铁路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铁路企业目前缺乏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人才,存在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不了解技术,技术人员不熟悉知识产权的问题,企业亟需培养同时具备专业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法律学识的复合型员工。

2 我国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分析

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从层次上分为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 4 个层面。为此,从最基础的企业层面分析探讨铁路企业如何进行专利、技术标准、商标、著作权、域名及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的构建、规划、整合和控制,以推动铁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从内容上划分,主要包括专利管理策略、技术标准管理策略、商标管理策略,以及著作权、域名及技术秘密管理策略,不同管理策略中有其特定目标和策略实施方法。

2.1 铁路企业专利管理策略

专利管理策略是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中的重点。运用管理学理论中的 SWOT 分析法,可以将铁路企业专利管理涉及的优势 (Strengths)、弱势(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进行剖析,找出适合铁路企业发展的专利管理策略组合模式[5]。

(1)确定铁路企业专利管理面临的优势、弱势、机会及威胁。①优势:铁路企业技术发展迅速;技术储备力量雄厚;知识产权拥有量逐年增长。②弱势: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经费投入有限;铁路企业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外存在差距;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配套机制总体上有待提升。③机遇:国内外铁路市场公平有序发展;国内外市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联盟产业化创造有利空间。④威胁:国际铁路市场竞争激烈;竞争企业间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不明确;竞争企业利用技术标准与专利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技术壁垒,对我国铁路企业发展造成威胁。

(2)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组合策略。①优势与机会组合 (SO 策略):适宜采用进攻型专利策略,如专利申请策略、专利与产品结合输出、专利与标准结合等,做到借助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遇。②优势与威胁组合 (ST 策略):适宜采用防御型专利策略,如专利引进购买、文献检索公开,做到借助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③弱势与机会组合(WO 策略):适宜采用进攻伴防御型专利策略,如采用竞争企业间将各自拥有的专利使用权相互许可使用的专利交叉许可策略,当企业的基本专利受到冲击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编织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的外围专利策略等,以借助外部机遇,消减内部劣势。④弱势与威胁组合 (WT策略):适宜采用防御型专利策略,如利用失效专利等策略,即当专利权保护期届满,该专利技术即进入公开领域,竞争企业间可以自由利用的方式,消减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专利策略在具体运用中,应注意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的情况,并用发展变化的视角不断优化和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变化,探寻其规律性,预测未来发展态势,以便调整专利策略,发挥企业的动态竞争优势。

(3)铁路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专利申请进度,注重专利申请质量,提高发明及海外专利申请量,如利用专利合作协定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积极申请PCT专利。同时,铁路企业应全面确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做好风险分析及市场调研,了解国外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把国外专利技术与我国铁路企业的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避免产生知识产权纠纷。铁路企业在动车组、机车等出口项目中,应在科研管理、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中开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工作,及时规避相关风险,为我国铁路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撑。

2.2 铁路企业技术标准管理策略

我国铁路企业技术标准是在分析我国铁路目前资源环境、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成果等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结合我国既有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铁路、高速铁路等主要铁路情况,形成包括铁路国家标准、铁路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他企业的标准性技术文件在内的标准管理体系。在铁路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拥有国内外标准制定修订的话语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前,我国铁路技术已经涌现出具有技术创新性的科技成果,主要体现在标准制定和修订领域,提升了我国铁路的标准化水平。但是,目前还存在国际化标准的参与度不高、对国际市场适应性不佳、依靠标准提升创新能力不强、标准的运作体制有待强化等问题[6]。随着我国铁路“走出去”战略步伐的推进,以及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对铁路行业的标准国际化提出了目标和方向,也为铁路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加强铁路企业技术标准管理,运用 SWOT 矩阵分析我国铁路标准管理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加快实施合理的铁路技术标准管理策略[7]。

优势: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了铁路技术标准的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管理范围涵盖既有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铁路、高速铁路的设计、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技术标准,明确了技术标准管理归口部门及职责权限,铁路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为铁路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劣势:铁路技术标准与专利及商标的结合度不够紧密,技术标准管理还没有与铁路行业及产品密切关联。威胁:国际铁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外铁路企业通过以标准和专利相结合等方式设置技术壁垒和障碍,不能及时了解并参与铁路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有关重要标准的研究,使我国铁路技术标准管理国际化受到影响。机遇:国际铁路行业标准发展环境良好,国际标准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为铁路技术标准管理国际化提供了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我国铁路技术标准管理策略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SO 策略:准确把握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发展动态,利用我国铁路技术标准的优势,将领先的技术作为重要突破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提升在国际技术标准领域中的地位及话语权,维护我国铁路行业整体利益。②ST 策略:铁路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标准的理念和制定思路,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业务联系,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③WO策略:铁路企业应完善标准规划,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在铁路企业标准管理的梯队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④WT 策略:铁路企业应及时追踪国外铁路行业发展态势,学习和了解国内外铁路行业标准态势的重点变化,持续跟踪 ISO、IEC 等国际标准,同时建立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规避技术壁垒和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2.3 铁路企业商标管理策略

作为企业的“品牌名片”,商标是企业信誉、文化的体现,也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铁路企业实施商标管理策略,可以通过对商标的有效注册和管理运用,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形象宣传力度。商标管理策略是包括商标选择、注册、使用、宣传和保护等一系列管理理念在内的综合管理方案,铁路企业运行商标管理策略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注重铁路企业商标保护理念,积极注册商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注册在先原则”,铁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及时确定铁路行业范围内有哪些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注册商标,以便及时注册并保护,对已经授权公告的铁路商标及时申请续展[8]。②把握铁路企业商标注册的全面性。一方面,铁路企业应同时考虑商品和服务 2 类商标的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手段应多样化,如运用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进行注册。③做好商标与专利的有机融合,拥有商标的铁路产品只有具备专利技术,才能增强品牌的竞争力。④构思铁路授权商标的防御体系,持续监管商标使用情况,防止商标被侵权及无效。

2.4 铁路企业著作权、域名及技术秘密管理策略

铁路企业实施著作权策略的对象为企业科技文献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企业应规范文献的管理制度和部门,明确权利的归属,科技文献的发表应与企业的专利技术、保密制度相结合。同时,铁路企业应对已开发的软件积极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杜绝盗版并且建立监督机制。

铁路企业域名策略应与商标策略相结合,域名注册应紧跟商标注册,防止域名被抢注,扩大域名注册范围,可以同时申请国内和国外域名;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中应配备域名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网站管理及安全。

技术秘密的管理保护对铁路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技术秘密有其特殊性,如铁路企业产品的生产方法、制作工艺、生产流程、图纸设计、实验数据等都是其保护范畴。技术秘密管理策略应从 3 个方面着手。①划定技术秘密的范围和等级。结合技术秘密特点、市场情况、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技术秘密的范围,确定绝密、机密、内部使用等技术秘密等级。②制定保密管理机制。如网络安全制度、保密协议制度、对外资料的处理规范、技术秘密保护培训机制等措施,同时建立健全技术秘密的归口管控部门。③完善侵权风险应对措施。当铁路企业的技术秘密被泄露时,应及时展开细致调查,合理利用法律手段维权,防止技术秘密的再次泄露,减少损害。

3 结束语

在我国铁路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铁路企业的发展应遵循“技术上有专利、专利中融标准、标准里创品牌、品牌下闯市场”的发展生命周期,正确认知目前铁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的成功经验,制定并实施铁路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从而使铁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及市场话语权,促进铁路企业可持续发展。

[1] 陈伯昌. 自主知识产权管理[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 黄 淑.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工作实务[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培林. 知识产权战略理论与实现探索[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4] 李兆阳.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业化[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马一德.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诸葛恒英,周 茵,吴文娟,等. 国外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启示[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37(11):83-88. ZHUGE Heng-ying,ZHOU Yin,WU Wen-juan,et al. Analysis and Revel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Foreign High-speed Railways[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5,37(11):83-88.

[7] 左美云. 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综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涂成林. 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金 颖

Discussion on Strategi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 Railway Enterprises

Based on expoun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enterpris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enterprises from 5 aspects, such as the overall legal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agent and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 railway enterprises need to be complete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 the risk analysis and pre-alarm 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 to be fully established and the echelon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railway enterprises in aspects of railway patent, railway technical standards, railway trade mark as well as railway copyright, domain name and technological know-how are discussed,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railway intellectual property are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so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enterprises.

Railway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Strategy

1003-1421(2016)07-0077-05

F532.6

A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7.15

2016-04-2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 (2014YJ045)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管理策略专利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专利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专利文摘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