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业BIM技术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对策方案研究

2016-02-11李宏俭张倩倩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设计

李宏俭 张倩倩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 545036)

建筑业BIM技术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对策方案研究

李宏俭 张倩倩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 545036)

通过对BIM相关文献阅读、BIM应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企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目前广西和柳州建筑业BIM技术应用情况,确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提出克服这些阻碍因素的方法和策略,为BIM技术在广西和柳州建筑业的引进和普及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建筑信息模型; BIM技术; 阻碍因素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6.05.09

引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1]。通俗说,是通过BIM软件在计算机中构建一座建筑的完整的信息模型,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构建的BIM实现建筑的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管理,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效率提高、风险降低,BIM技术是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后建筑领域的又一次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3 年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开始引进 BIM 技术以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学术界、软件企业和设计施工企业分别都展开了相关 BIM 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一线城市的BIM技术推广应用速度较快,但整个中国建筑业的 BIM 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滞后,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目前我国涉及BIM的项目在企业项目总数中的占比(即BIM应用率)仅为15%,在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BIM 技术的应用发展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对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阻碍因素,提出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将会促进BIM技术的迅速发展。

1 BIM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BIM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方面政府借助国际上BIM技术发展趋势,积极与国内工程业界合作进行工程项目导入BIM实作与研发,累积了很多宝贵的BIM技术实务经验,相继出台了政策性文件致力于B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工作; 另一方面,国内诸多企业也都看到了BIM对于未来建筑产业变革性的影响,也都纷纷开始将BIM应用于自身的项目中,相信不久的将来BIM终将在我国建筑产业形成一种全新的概念与技术手段,并且行业也终将借助BIM迎来全新的契机。

1.1 宏观层面

2011年5月,住建部在《建筑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BIM将要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BIM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普及和应用的要求。

2014年7月,住建部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推广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探索开展白图代替蓝图、数字化审图等工作。

2015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2]中的发展目标指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2016年1月,广西住建厅在《广西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作实施方案》[3]中指出:推进我区BIM发展和应用的重点任务是完善标准定额体系,确保BIM技术推广应用持续进行;依托BIM技术联盟,发挥行业枢纽作用;开展BIM应用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加快推广BIM技术应用;转变政府监管模式,把BIM技术应用融入到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

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拉开了BIM 技术在我国项目管理各阶段全面推进的序幕。可见,BI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1.2 微观层面

近年来,我国的BIM应用正在积极推进。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先后成立了BIM中心,例如,北京建工集团BIM中心,湖南建工BIM中心等等;以战略联盟形式出现的应用机构也组建成立,例如,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BIM发展联盟”),福建省BIM技术应用联盟,沈阳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发展联盟,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创新战略联盟等等;各地高校也纷纷开展BIM领域研究,例如,华中科技大学BIM工程中心、上海交大BIM研究中心,重庆大学BIM研究中心。借助这些BIM机构平台,国内BIM应用得到了快速提升,BIM应用的发展从重大项目的试点开始转向社会化全过程BIM应用,应用范围则由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市铺开,应用领域从单一阶段的建模服务逐步转向全过程BIM服务;应用形式从只使用桌面软件产品转向结合云端及移动端软件产品整合使用[4]。

2 BIM在广西的应用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欧美国家真正应用BIM 技术的时间已有10年,而我国建筑业的BIM 技术应用正在逐渐开展,广西在这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屈指可数。

2012年底,广西建工联建公司于在裕丰.荔园项目中应用BIM技术,据悉这是广西第一个应用BIM技术的工程,它开启了广西本土企业应用BIM技术的先河,该项目在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中荣获“推广应用奖”。

2014年由政府投资的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也开始采用BIM技术应用。

2016年3月,广西借鉴一线城市的经验,成立了一个由自治区住建厅指导,广西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牵头,高等院校、软件开发、BIM咨询、建设、勘察、设计、施工、造价及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参与的“广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发展联盟”。这是一个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BIM技术应用推进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开展BIM技术应用示范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我区BIM技术的应用发展。

查阅资料,目前柳州市有建筑业资质以上企业约80家,2015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9.89亿元[5],然而应用BIM的工程项目寥寥无几。柳州万达广场在工程质量管控上采用了BIM技术,引进了先进的BIM现场管理系统,从规划开始直到建筑结束,万达集团与监理、设计、施工多方,都能够应用该系统进行工程建造实时化的及时沟通和精细集成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影响BIM应用发展的阻碍因素

目前广西的BIM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在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较少。通过对BIM相关文献阅读、BIM应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企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影响BIM发展应用的阻碍因素:

3.1 来自政府部门的阻碍因素

(1)政府的建筑信息化的投入比例少。资料显示,我国已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建筑业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平均只占企业产值的0.027%,而发达国家建筑业企业这一数字在0.3%,相差了11倍[6]。建筑信息化投入上的不足,无法有效支撑建筑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严重制约了BIM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

(2)政府和企业的BIM推广计划制定较晚。BIM技术的推广需要制度的保障。在美国,虽然BIM技术应用主要是以市场导向为主,但所有政府的项目都被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早在2010年新加坡建筑建设局就制定了BIM推广5年规划,要求到2012年所有公共建设项目都必须使用BIM。韩国也制定了未来5年BIM推广计划,2016年前全部公共工程实现BIM技术。我国BIM推广规划比较晚,2015年住建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对于推进BIM的应用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到2020年末,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3)没有政策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 BIM 标准和指南。目前,在美国建筑业已有一半以上的机构都在使用 BIM,在政府的推动引导下,美国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制定了美国国家 BIM 标准 (National BIM Standards),英国发布了“AEC (UK) BIM Standard”;挪威也先后发布了 BIM Manual 1.1、BIM Manual 1.2。一些亚洲国家,例如新加坡发布了《Singapore BIM Guide》。韩国颁布了《建筑领域 BIM 应用指南》。

在我国,关于BIM的一些标准、规范通过项目形式已取得研究成果,BIM标准体系还尚未健全。BIM应用中不同专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应用软件。各个软件开发商对BIM的理解乃至表达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差异,只顾开发自己的软件和专注自己所在领域的兼容性。由于没有统一的BIM标准,存在BIM软件的兼容性差、数据交互难、重复建模造成巨大的浪费等诸多问题,使得BIM模型在大范围内交流使用受限,严重制约了BIM在国内的开发和应用。

3.2 来自设计单位的阻碍因素

(1)思维观念落后

任何技术的推广都要从更新观念理念开始。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人员对BIM技术应用的思维观念落后、不适应这种思维模式的变化、不适应 BIM 的协同工作模式,这是个普遍现象。从传统的二维平台设计到模型设计,BI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设计方法带来新的革命。但目前的三维模型解决不了三维出图的问题,由三维模型转二维图纸距离国家的图纸要求还有很大的出入,仍需回到二维出图,这些原因导致大多数设计人员不愿意转到三维平台。

(2)缺乏兼具建筑知识和 BIM 操作能力的BIM人才

有些设计任务重的老技术人员没时间没精力去学习新的BIM技术,而工作任务少的年经设计人员即使掌握了BIM软件操作方法,但缺乏建筑知识也无法独挡一面。

3.3 来自施工企业的阻碍因素

(1)对BIM应用带来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

任何建筑企业只有对BIM应用价值有了足够认识才有可能使用BIM技术。由于对BIM重要性和使用BIM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认识程度不够,再加上应用BIM技术需要增加BIM 软件购买及硬件升级的费用、招聘 BIM 专家以及组织 BIM 团队的费用,所以建筑行业当中的很多企业都没有为BIM应用开设专门的机构,也没有配备相应的BIM技术人员,有些企业如果要用到BIM技术,只能外聘 BIM 建模人员,这样一来企业需额外增加聘请专家和咨询需要额外费用,同时设计人员与外聘的BIM建模人员分离的组织形式成了BIM成功推广的羁绊,导致了BIM应用推广困难。

(2)没有成立专门的BIM机构和专业人才

在很多中小企业当中,由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应用BIM的项目较少,加上整个行业普遍对信息化不够重视,没有成立专门的BIM应用机构,也没有专业的BIM技术人员。另外,由于 BIM 专家比较少,聘请费用很高,使得更多企业也不愿意使用 BIM 技术,这些因素都导致了BIM应用推广速度缓慢。

3.4 来自软件供应商和开发商的阻碍因素

(1)软件供应商软件不够成熟,软件配套不够完善

各企业之间往往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BIM 设计软件与其他软件的交互性、兼容性差,软件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重新编译才可运行,很多工作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协作,相互之间信息交换和共享的难度大,影响了应用的普及和推广。

3.5 来自高校和培训机构的阻碍因素

高等院校作为建筑行业后备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将信息化前沿技术带入教育、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近几年,很多高校的建筑类专业都相继开设了有关BIM的课程,但未能形成完整的BIM课程体系结构,加上师资力量薄弱,BIM专业应用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BIM人才需求等情况日益凸显。

4 促进BIM发展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BIM技术是实现建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建筑业BIM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以及行业协会等建筑业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建筑业 BIM 发展相对比较缓慢,BIM的推广应用存在诸多阻碍因素,需要克服一系列关键阻碍因素,才能促进建筑业 BIM 的发展。

4.1 政府部门:发挥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

政府的引导和导向是中国建筑业 BIM 发展的关键。由于政府在国内基础设施项目的选择、项目的资金筹集、资金投放、项目的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政府的引导行为、政策性文件出台等导向作用对BIM的推动发展至关重要,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

4.1.1 加大BIM宣传力度

BIM 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还处在初期应用阶段,得到迅速发展,但还未谈得上普及应用。借助政府具有直接带动建筑市场变化的优势,作为地方政府,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BIM技术应用工作。BIM在建设行业应用势不可挡,越早介入,越早受益。可通过下达学习文件、组织外出培训考察、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 BIM宣传力度,让建筑业界各方对 BIM 充分了解。其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BIM 应用成功案例的经验交流会,用 BIM应用的成功案例带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效果来充分调动建筑业界各方的参与积极性。

4.1.2 率先规定使用BIM技术

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进 BIM技术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应用。例如:上海市已经对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BIM应用试点,到2017年年底,上海市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部应用BIM技术;深圳市将在政府工程管理中引入 BIM 应用[7];福建政府投资工程先行先试BIM,等等。广西也可以将政府工程作为试点,在公共项目中率先规定使用 BIM 技术,要求项目参与方必须具有一定的 BIM 应用实力。通过这种强制性的规定来使得项目参与方接受 BIM 技术,促使项目参与方成立自己的BIM团队,培养 BIM人才。同时,政府也可以不断积累 BIM 应用成功经验,加大对BIM 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逐步向社会各类工程推广 BIM 技术。

4.1.3 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

为鼓励项目参与方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或奖励机制来促使企业运用BIM 技术。比如,在项目招投标文件中,增加BIM技术应用的内容和服务标准,给使用 BIM 技术的企业加分,或者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对具有BIM技术应用能力(成果案例)的企业给予加分,也可在优质工程评比中,对应用BIM技术的项目给予加分,鼓励企业在项目上应用BIM,促进BIM技术的应用推广。

4.1.4 增加建筑信息化投入比例

在 BIM 技术的研究方面,政府机构可以提供专项基金,鼓励BIM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创新研发能力的BIM技术服务企业和专业人才;或通过设立相应的科研项目,支持企业和高校开展技术研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软件和应用技术,强化 BIM 研究的力量,形成BIM服务产业。

4.1.5 制定中长期建设目标

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都制定有明确的BIM推广和应用目标。目前,国家建设部也在制定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用的整体发展规划。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各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准备,制定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引导和培育供需市场,充分发挥建设、设计、施工等市场主体主导作用,迎接这场建筑业技术革命的到来,以达到BIM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的最终目标。

4.2 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

4.2.1 举办BIM行业技能大赛

通过行业协会组织来推动BIM应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BIM专题培训、举办 BIM 竞赛、召开BIM 应用经验交流,调动项目参与方的积极性,以推动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较具全国性影响力规模的BIM大赛有很多,例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住博会·中国BIM技术交流暨优秀案例作品展示会”,主要考察在设计、施工、运维、院校的BIM应用;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创新杯”BIM应用设计大赛,涵盖了建筑类、基础设施类、综合类三个大类BIM的应用;以及由中国图学学会主办的“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住建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 “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可见,行业协会在促进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培养BIM技术人才,推动 BIM技术的应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2.2 建立统一的BIM标准体系

BIM标准成为我国 BIM 应用发展首要面临的难题。BIM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 BIM 技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建筑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BIM技术应用标准。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BIM技术优势,必须统一各阶段的BIM标准。在国家标准制定之前,各地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制定满足本地区要求的BIM技术应用的招标和合同示范文本,形成与BIM技术应用要求配套的标准规范体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在2014年,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将发布《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通用标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明确提出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到2015年底基本建立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标准体系及技术共享平台,陕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重点推广应用BIM(建筑模型信息)施工组织信息化管理技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提出到2016年底,基本形成满足BIM技术应用的配套政策、标准和市场环境。因此,为实现BIM推广应用目标,必须让建筑企业都遵守行业标准,使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实现建筑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共享。

4.3 建筑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BIM项目建设

4.3.1 业主方

建设项目的业主方是BIM技术应用最大的受益方。BIM 技术深入普及应用能力可以大幅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企业整体竞争力,业主方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作为项目的业主方,首先应该将BIM技术应用列入了项目招标条款中。选用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规划设计开始就要求项目参与方使用BIM 技术。为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可按各项目参与方应用 BIM 系统的受益程度大小来设计合理的成本和利益分配制度。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各方切实有效地将 BIM 技术应用于各阶段,实现 BIM 的多阶段协同使用,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聘用各个阶段的BIM总顾问。业主方成功应用BIM案例表明,在设计、施工阶段分别聘用专业的BIM顾问来负责统筹实施BIM技术应用是成功策略之一。因为,没有全才的BIM顾问,一般一个BIM顾问只精通一个阶段的BIM技术,因此业主方想要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应用BIM,必须聘请多名专业BIM顾问。

4.3.2 设计单位

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始终,设计阶段是BIM技术应用的关键阶段。BIM将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电气等设计整合到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中,实现建筑信息的全方位共享。作为设计单位,可以像国外一些设计企业那样,在建模阶段就邀请施工方介入,协同设计,共同解决结构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冲突,在施工前提前将相关问题发现并解决,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还可邀请供应商参与,共同研究如何节省空间、时间、材料,避免施工中的浪费,有利于项目成本和工期的控制。在这一阶段,将项目参与方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设计,有效保障下一阶段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这是一种项目优化设计的很好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4.3.3 施工单位

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 BIM 技术的优势,利用BIM的共享性和协同性参与到设计阶段中。根据设计单位递交相关的图纸,在模型中进行设计校核,进行碰撞检查,提出优化建议,从而提升项目设计服务的质量。此外,还可以协助项目公司协调项目各参与方在共同的数据平台下进行协同工作,提高施工的效率,避免成本的增加。

4.3.4 团队建设

BIM技术团队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一支具有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的BIM技术团队是推动BIM应用的必不可少条件之一。建筑企业可以根据人员岗位不同和运用BIM技能需求的不同,采取联合培养、实战培养、专项培养等多种方式,分梯次打造BIM技术团队。

4.4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

BIM的发展势必造成 BIM 人才需求的增加。在高校建立基于 BIM 技术的教育体系,将 BIM 培训融入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从在校的学生开始,培养掌握BIM 技术的人才,为 BIM 应用和BIM软件开发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

4.4.1 开设相关BIM课程

在建筑类专业中开设并合理安排BIM相关应用课程,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BIM知识,了解未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设计方法及管理手段等,强化实践教学,实现BIM人才培养目标。

4.4.2 打造 BIM教学团队

注重高校 BIM 技术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从企业引进有BIM应用经验的人才,同时鼓励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积极参与BIM建设项目,积累 BIM 专业的实践能力,打造年龄结构合理、具有BIM 技术实践教学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教学团队。

4.4.3 建立BIM应用与研究中心

近几年,高校已经陆续搭建了BIM研究平台,开始 BIM的研究工作。建筑类本科院校重点研究的是 BIM 技术理论,高职院校的研究重点是 BIM软件的应用。例如,华中科技大学BIM工程中心,上海交大BIM研究中心,重庆大学BIM研究中心,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平台在BIM人才的培养、BIM技术团队的打造和BIM应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4.4 参加BIM竞赛。

通过参加各种各类BIM竞赛,让更多专业院校和师生更加深入了解BIM,领略BIM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提高师生们BIM实际应用能力,为行业发展培养更优秀的BIM专业人才。

总之,BIM技术带来了设计手段和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近几年BIM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阻碍因素。我们需要克服各方面的发展阻碍,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快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促进 BIM 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7/t20150701_2 2274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EB/OL].http://www.gov.cn/gzdt/2011-05/19/content_1866.html.

[3]BIM中国网.关于印发广西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cnbim.com/2016/0307/4050.html.

[4]郑明华.BIM应用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中国勘察设计,2014(9):15.

[5]腾讯房产.柳州市:2015年上半年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5.8.7[EB/OL]. http://liuzhou.house.qq.com/ a/20150807/048451.html.

[6]潘佳怡,赵源煜. 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工程管理学报,2012(2):15.

[7]李东锋.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J]. 安徽建筑, 2014(2).

[8]郝丽.我国BIM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与推广措施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10):3.

Research on the Hinder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Li Hongjian, Zhang Qianqian

(LiuzhouCityVocationalCollege,Liuzhou545036,China)

By read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M,questionnaire survey,expert interviews,analysis of corporate site visits and other forms of the survey data,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Guangxi and Liuzhou construction industry,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M,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Guangxi and Liuzhou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Technology; Hindering Factors

2016年柳州市科协软课题“柳州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对策方案研究”(编号:柳科协软20160105)

李宏俭(1966-),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与研究、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张倩倩(1986-),女,助工,主要从事建筑专业教学工作。

TU17;TP39

A

1674-7461(2016)05-0045-06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设计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