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2016-02-10

中国军转民 2016年3期
关键词:军贸两用国防科技

■ 毕 业



推进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 毕 业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受市场要素的牵引加快到中国大陆布局,客观上提升了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众多有利条件,未来一个时期应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全力推动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和国防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受市场要素的牵引加快到中国大陆布局,客观上提升了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众多有利条件,未来一个时期应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全力推动形成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和国防工业体系。

一、进一步制定法律法规,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1998年以来,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军民融合发展事宜做了具体明确。但直到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尚未出台一部能够直接有效指导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关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在广泛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立足于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出台相关法律,保障我国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制发展

在制定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时,应着眼加强对军事前沿技术的跟踪把握,确定重大军工技术研究方向,并同时加大对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充分考虑军民两用技术的融合发展,避免重复投入。特别是重点做好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划,千方百计保证经费、人员投入,力争相关重点领域的研发能力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尽快缩小与西方强国的差距。

三、进一步提高产业牵引,充分发挥关联和带动作用

在国家财力状况持续改善的有利形势下,增大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投入并形成常态机制,逐步缩小与西方军事强国的投入差距。充分利用国防科技工业的溢出、关联、带动作用,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实现军地创新要素的集聚、联动、形成创新合力。各级地方政府要主动接受国防科技工业转移辐射与对接,以这些产业发展形成强大的牵引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布局的优化,逐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四、进一步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整合集聚速度,打造在国际军贸市场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军工巨头

现阶段我国军工企业的集聚速度严重不足,投入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在国际军贸市场具有强大影响的军火巨头。应积极扶持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北方工业公司、洪都航空公司、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加快行业整合,改变目前“小、分、散”的状况。在国际军贸市场大力开拓作战飞机、护卫舰、教练机、潜艇等高端领域,增强我国军贸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积极打造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能够与波音、雷神、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马丁等并驾齐驱的军工巨头,让军备出口更好地服从我国的国家利益,更好地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防实力。

五、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统筹与协调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政府、国防科技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利双赢格局

特别是原“三线”重点建设地区要通过大力整合军地、军企科技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共同研发,联合攻关,实现成果共享,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国家应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加强军民技术标准的相互融合,逐步把一些国家标准转变为军民通用标准,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符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际的军民通用标准体系,提高军民融合度。

(作者单位: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猜你喜欢

军贸两用国防科技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晴雨天两用鞋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军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解析与对策
新一代军贸防空体系:可快速“量身定制”的防御系统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军贸项目技术转让过程中提高出口文件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中东军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聂荣臻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