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2016-02-10侯雪静

中国生态文明 2016年6期
关键词:面积文明主体

□ 侯雪静

如何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 侯雪静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这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如何?湿地保护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我国湿地类型多、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总面积8.0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58%。我国实施了湿地保护工程,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的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国际重要湿地49处,不同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600多个,湿地公园1000多个,湿地保护率达44.6%,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

但由于多种原因,湿地保护问题仍十分突出。2003年至2013年,全国湿地面积减少339.63万公顷。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建设使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部分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较高,污染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部分湿地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有的湿地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针对湿地面积持续减退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均提出到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要求。《方案》明确,通过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湿地保护的主体责任,推进实现到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张建龙说,当前湿地保护最关键的是抓好《方案》的落实,把相关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办法。重点要从五个方面抓好这些具体制度的实施。

一是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根据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将全国湿地划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列入不同级别湿地名录,定期更新。

二是确保现有湿地面积不减少。把保持现有湿地面积不减少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确定全国和各省(区、市)的湿地面积管控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将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保护成效指标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

三是紧抓湿地利用监管的薄弱环节。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各类湿地功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完善涉及湿地相关资源的用途管理制度,依法对湿地利用进行监督,严厉查处违法利用湿地的行为。

四是着力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明确湿地修复责任主体,多举措恢复原有湿地,增加湿地面积。编制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规划,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

五是注重湿地保护修复的效果。健全湿地监测评价制度,明确监测评价主体,完善湿地监测评价规程和标准体系。建立湿地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和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监测评价信息应用。

《方案》提出的这些政策措施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湿地保护修复的合力。

猜你喜欢

面积文明主体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请文明演绎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漫说文明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巧用面积求坐标
对不文明说“不”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