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自然资本核算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2016-02-10高和然

中国生态文明 2016年6期
关键词:核算资本报告

□ 高和然

国际自然资本核算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 高和然

近几年,自然资本成为一个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回顾了近10年来国际上对自然资本投资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对我国开展自然资本核算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自然资本概念的演变

长期以来,利用投资、工厂和设备来创造和积累财富,是资本主义对财富的传统定义。在这样的定义下,人们谈论财富往往只强调加工资本(生产能力有多强)和金融资本(资金和财产有多少),而忽视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这两样最重要的财富。发展生产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至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高效,生态环境是否受到影响和破坏则很少有人关心。

这种状况直到“自然资本”概念的出现,才得以改变。自然资本的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真正从研究进入公众视线是在1997年,当时的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Costanza及其同事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自然资本》一文,把当年全球的生态系统分为10大类,按照17种不同的服务类型,分别进行了经济价值的核算,最后得出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总额为33.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所有国家GDP总和的1.8倍。这篇论文一刊出,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毁誉参半,有人认为“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是人类中心论的提法,将自然物化;有人批评他的分类方法和核算技术;也有人大力赞扬和推广。

2000年,由哈佛商学院教授保罗·霍肯主笔的《自然资本论》一书出版,这本书强调,经济社会要健康发展,需要四种类型的资本共同作用。分别是:一、以体力劳动和智力、文化和组织形式出现的人力资本;二、由现金、投资和其他货币手段构成的金融资本;三、包括基本设施、机器、工具和厂房在内的加工资本;四、由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资本。传统的资本理论只关注前三种资本,而忽略了第四种资本。所以,传统工业系统的本质是用前三种形式的资本要素将自然资本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要素,这个过程大多是不可逆转的,如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等。

这本书同时给出使自然资本融入经济的四大战略: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开展仿生学设计、沟通生产端和消费端,以及自然资本投资。最后的自然资本投资战略在很多现实案例中实现了投资自然资本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并扭转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体现经济和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自然资本投资的研究与案例

Costanza(2012)《保护狂野自然的经济原因》一文中研究了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投资回报率。全球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分别占陆地面积的15%和海洋面积的30%。但由于资金制约,这些生态重点地区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如果将占地球45%的生态热点地区投资保护起来,每年需要投入450亿美元。但这些保护区每年将产生44000至52000亿美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投资回报率达到1:100,当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投资品赶得上。但他也指出,鉴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复杂性,很多服务无法被私有化。这些价值不单是金融的回报,还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综合回报。鉴于此,由政府及集体投资自然资本是一种最常见的实践。

以纽约州自来水系统为例,在纽约州生活着900万人口,日均消耗45万吨饮用水。纽约州的用水主要来源于哈德逊河,90%的饮用水不经任何处理,从河水直接饮用,水质全美出名。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上游水质恶化,纽约州曾经一度面临选择:是投资保护水源地,还是投资兴建自来水厂。经过本利分析与自然资本核算,纽约州决定,自2000至2010年,逐步投入15亿美元,保护上游5100平方公里的水源地,这个面积接近一个上海。投入的结果是,纽约州节约了60亿美元的水利建设成本,和300万美元的年运营成本。在水源地保护的过程中,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民间组织自发参与进来,每年有100多个保护项目围绕保护区开展,但100多个项目经费的总和也不过100万美元,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还增加了社会团结。此外,生态环境的强大复原能力也显示出来: 在2012飓风桑迪之后,临近的新泽西州自来水厂被摧毁,纽约供水却第一时间恢复。类似的案例仍在增加,这些案例显示,投资流域保护,可以节约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政府支出,同时获得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多赢。

美国湿地银行是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实践。美国陆军工程兵部的水源保护法案(404法案)规定,所有涉及水源地的开发要遵循“零净损失原则”。美国环保局随后开发了评估方法,通过对修复后的湿地进行评估量化,核算成点数为单位出售。开发商兴建项目若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自然价值,则需从湿地银行购买相应的补偿点数。一般来说,一英亩受损湿地对应一个补偿点数。湿地银行是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交易的重要探索,并能够为投资方带来现实的收益。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小松岛湿地银行为例,小松岛原为佛罗里达半岛外海上,面积4600英亩,曾是一个堆放了建筑废弃物的小岛。岛上入侵物种丛生,在修复初期只有五六种鸟类。佛罗里达州政府在90年代初决定在岛上1600英亩的中心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做成湿地银行。修复工程从1997年开始,耗时10年,创造了约1600个湿地点数。项目结束时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来进行评估,淡水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恢复。修复后小松岛的湿地点数价格,从1996年的每点$28,000上升至2002年的$53,000,短短6年间为投资方佛罗里达州政府创造了6500万美金的净利润,远远高过投资房地产的收益。销售点数所得的10%捐给小松岛信托基金,目前已累计超过100万美元,信托基金的年利润能够保证小松岛湿地银行的永久长期监测费用,是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一个积极的案例。湿地银行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立法和科学评估,将湿地资产化,以资产管理的方式代替了行政管理,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固定资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使生态系统在市场规则下得到了保护。

英国的成功经验也可借鉴。在2012年,由英国政府投资38亿元,全资控股成立了全球首家绿色投资银行(GIB)。由政府带头和担保,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一些资金需求大、市场又失灵的绿色环保项目,主要是新能源类项目。经过两年的发展,到2014年,GIB已经拥有约1.4亿英镑的资产组合,在全英超过200个地方投资41个绿色项目和6个项目基金,通过18亿英镑的直接投资撬动了共60亿英镑的私人资金投入到绿色经济领域,杠杆比率接近1: 4。此外,GIB预测其所有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大约在10%,让投资人基本满意。

这些案例都证明,自然资本是可以投资实现升值的。有了明确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有透明的项目设置和大众监督,有多元化的资本,有专业的环境投资机构去运营管理,自然资本升值,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自然资本核算纳入国际企业报告

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商业活动会令企业、投资者乃至社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但这种代价往往不为人们所认识。毕马威(2012)的报告显示,全球主要生产及加工行业(农、林、渔、矿、油气开采、公共事业、水泥、钢铁、纸浆造纸,以及石油化学等)每年产生的环境成本高达7.3万亿美元。绝大部分来自温室气体排放、耗水和占用土地,而这些外在成本并未被列入企业的会计年报和信息披露范围内。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当前企业报告体系存在既过于复杂、信息超载,又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及时预警风险的缺陷。因此,整合现有各种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已成为当今全球会计变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国际会计界提出了编制企业“整合报告”的创新性设想,希望将公司财务信息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加以有效整合,共同披露,以便能够更好地综合反映企业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10年,由哈佛商学院教授Robert Eccles牵头,一个专门推动“整合报告”框架及编制标准的国际机构:国际整合报告理事会成立,发表了《国际整合报告框架》,指出企业的综合信息披露报告的内容,应该由6种类型的资本组成,即:传统报告披露的财务资本,经人加工用于生产的制造资本,基于知识的智力资本,体现员工能力的人力资本,体现群体网络的社会关系资本,以及提供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必须的商品和服务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本,包括:空气、水、土地、矿产和森林,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每个上市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的侧重点不同,报告披露的内容也不同,但是自然资本信息披露的内容已被纳入了重要性原则。2011年1月底,南非共和国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份“整合报告指引”,强制要求在约翰内斯堡证交所上市的400余家企业用整合报告代替年度报告。这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实施整合报告制度的国家。2011年10月,国际整合报告理事会选取全球43家企业,作为编制企业整合报告的试点企业。此外,法国也宣布国内雇员人数超过5000人的企业自2012年起须提交整合报告。以上情况表明,自然资本作为企业综合报告的一个新部分,正成为企业报告未来发展的趋势,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

近年来,国际金融界也开始重视对自然资本的探索。在2012年联合国里约20年峰会上,全世界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三井住友信托在内的40余家金融机构CEO共同发布了《自然资本宣言》,承诺将逐渐在私营部门的报告、会计和决策层面加入对自然资本的考量。他们的原因是:“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自然资本不断减少,极易引发重大的价格波动和商业限制,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来重新定位产品和服务。商业的运营成本和投资风险,将与隐形和外在的环境成本愈发相关,保险行业也要与此相适应。通过使自然资本融入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将了解自然资本变化对商业的影响,以及商业对自然资本的依赖,从而有能力对自身的相关金融风险和机遇进行管控,还能够向机构内部人员和客户群体来量化、直观地解释这些风险和机遇。”目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面的金融行动计划(UNEP - FI)中有全世界超过500家领头的金融机构成员,已经逐渐加入了自然资本宣言的签署行列。

自然资本核算纳入国民核算

在国际上有很多推动自然资本纳入国民核算的工作。世界银行的《集团环境战略(2012-2022)》就致力在此。2012年,世界银行发起一个叫做“财富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估值” (WAVES)的全球伙伴关系项目,旨在推广联合国开发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2012),将包括空气、清洁水资源、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在内的自然资本价值纳入商业决策和国家的国民核算体系,并加大对执行国家的支持力度。世行希望把大自然纳入各国财政部长的工作日程,并在政府会议上通报自然资本状况。此外,世行也在推动有效的公私伙伴合作机制,对自然财富进行长期投资。非洲10个国家最先表态表示进行自然资本核算,在2012年里约峰会上,逾50个国家和86家私营企业均对这一倡议表示支持。

广西北部湾生态环境

我国自然资本核算面临的问题

跟国际经验对比,我国开展自然资本核算与投资工作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立法缺失。自然资本各项相关法律不健全,开展自然资本投资的立法保障还有很多的探索工作。

确权登记起步较晚。我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尚在试点中,自然资本的核算与下一步投资工作只有在主要自然资本确权登记完成后才能开展。且一些流量型的自然资本,如河流、大气等生态系统的登记仍有待研究。

数据基础和科研能力薄弱。跟国际相比,我国目前自然资本核算仍停留在科研阶段,且森林、海洋、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评估标准仍在探索,尚未有成熟的本国核算标准推出。国际通用的核算标准在我国存在统计脱钩,数据项缺失的问题,各地方政府无法按照国际现有的标准来操作。开展区域自然资本核算的工作仍有待探索。

GDP考核体系不适应要求。尽管国际上以各种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取代GDP的趋势逐步增加,但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考核仍以GDP为主,而GDP中并未体现出自然资本的考量。尽管我国也出台了例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政策,但只要仍以GDP作为衡量指标,政府从事自然资本考量的工作动力就不大。未来如果探索地开展一些替代GDP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转变发展思路,不追求增长,而注重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人造资本和谐发展的道路,可以有效促进自然资本得到重视和保护。

当前的挑战是,如何在各种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的拐点到来之前,把自然资本投资的成功案例推广到主流社会,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完全有条件起到领头人的作用。在经济上升时期,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不等先污染再治理,而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把发展自然资本投资,实现绿色转型当作重要任务,大踏步走向绿色的未来。

猜你喜欢

核算资本报告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报告
VR 资本之路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