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2016-02-09廖爱梅

电子测试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书馆资源

廖爱梅

(哈密职业技术学校,839001)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廖爱梅

(哈密职业技术学校,839001)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概念进行梳理,分析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几点对策。

网络;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

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概念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所以,图书馆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大量参考资料,扩大知识面来提高学术和自身修养的场所。个性化服务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的服务模式,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产生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目的就是满足全体师生科研、教学和学习的信息需求,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随时随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分析读者信息而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是有三方面特点:(1)服务内容个性化,在提供传统共性信息服务基础上,利用个性化系统满足用户个性信息需求;(2)服务方式个性化,以用户的个人爱好或特点为基点来展开服务;(3)服务时空个性化,在用户指定时间和地点为其提供服务,可以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询馆藏资源等。

2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影响因素

网络数据时代,基于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对前人研究进行归纳借鉴,发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何与时俱进,提高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大问题。

2.1 信息资源建设方面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体现就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否丰富,目前图书馆馆藏有纸质、电子和网络资源三大方面,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是传统纸质图书为主。图书馆要维持其社会地位和竞争优势必须要依赖于不断获取、组织新信息的能力,能够保证“书有其读者,读者有其书”。高校必须从信息资源完备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四方面着手建设图书馆信息资源。

2.2 图书馆运营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影响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的重大因素,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有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或者说是保守状态,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上缺乏创新动力;第二,管理和激励体制不正确,管理观念不足,有时用户的反馈信息得不到及时正确解决,没有统一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第三,图书馆内部组织缺乏协调机制。个性化服务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服务模式,是建立在图书馆有效沟通协调组织机制基础上。

2.3 图书馆馆员队伍服务问题

图书馆资源是由设备、信息和人力资源共同构成的,由于图书馆工作都是离不开人,因此,图书馆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管理水平决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重点在个性化上体现,图书馆管理人员由于信息服务观念不足,往往会忽略用户服务,进而忽视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差别,只是简单信息推送,服务程度较低。所以高校图书馆为提供高效个性化信息需求,需要收集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对于图书馆馆员自身而言,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分析能力,掌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多种检索方法,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方便、快捷获得用户需要的个性化信息。可见图书馆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2.4 系统建设和技术支撑方面

高校图书馆逐步发展为数字图书馆,其计算机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使图书馆服务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系统界面和服务功能大多格式一致,没有突出当地和本校特色。对于管内信息检索缺少相关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并且馆际之间互借服务受到系统差异等原因影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限制访问。针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例如“我的图书馆”,各高校提供的服务基本相似,服务深度不够,服务类型较少。针对个性化信息内容定制、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并没有实时跟踪用户了解用户兴趣、研究方向等,忽略用户对服务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根据用户当前状况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3 提升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对策

综上提出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影响因素,在提升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上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

特色馆藏资源具有互补性、共享性和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因此要建设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对有关学科、专题文献信息经系统收集组织后形成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馆藏资源,比如特色文献信息体系要包含本校教师的专著和讲稿、各层级专业学术文章,可以为校内用户提供便捷,也有效满足校外信息查询需要,最大发挥信息资源的保障作用,这样能够更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各类人员的个性需求。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应用,各高校之间要合作,制定共建资源规划,使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顺利进行,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建设中,加强兄弟图图书馆和地方其他系统图书馆间交流与协作,形成“分散建库,集中联库”的管理模式,建立徤全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进而形成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3.2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建立

研究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就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本文中高校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是由虚拟个性化服务和实体个性化服务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以图书馆和网络虚拟资源为基础组成虚拟个性化服务,而实体个性化服务是以高校图书馆实体资源为基础组成,二者结合共同为用户打造一个全面的个性化服务体系。

图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架构

3.3 加强馆员训练,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与能力,使其具备图书馆业务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信息服务,这才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根本体现。图书馆馆员除去本职工作外,还是全校师生眼中的信息专家,需要对各类学科都有所涉入,因此,需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组织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图书馆员分别承担起专门为某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3.4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化建设就是要使图书馆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融合,进行分析、挖掘、聚类等来寻找用户偏好和行为习惯,进而根据用户自身的特点,选择他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智能化信息代理技术是被广泛应用到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它可以动态跟踪用户的需求,根据需求的改变更新推送的信息内容,从而增强服务的主动性。

3.5 加强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研究

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前提是要加强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研究。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是用户的行为需求直接影响结果。只有加强对读者信息需求行为特点的研究,引导用户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4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图书馆建设的新变化,随着用户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每所高校都应该抓住机遇,全面发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

[1]袁红梅.基于调研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9).

[2]庄建国现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U].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01):49-32

[3]李艳玲.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network technology environment

Liao Aimei
(Ham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839001)

In this paper,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dividu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ncept,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library personalized service,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library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University library;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资源回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