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2016-02-08赵胜国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项舞蹈教学内容

赵胜国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赵胜国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梳厘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相关概念入手,调查分析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现实困境认为:教师专项能力不强,教学理念不新;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专项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等。并针对现状提出发展策略:重视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及评价;改革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自主性。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现实困境;发展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的“三效”相统一的教学原则[1],是高校各类学科有效教学评价的新理念。体育专业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评价更是如此[2]。近年来,伴随体育舞蹈项目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体育舞蹈课程逐步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当中,成为高校体育专业开设的新型热门课程之一;体育舞蹈专项技能的习得是高校体育专业毕业学生有效就业和创业的重要砝码之一。体育舞蹈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具有技术性强、各舞种特点鲜明、学生普遍接触偏晚等多重特征。因此,有关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一直都是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入讨论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效教学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学效益是否提高、学生学习掌握程度是否提升的一种新型教学思想与理念,对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授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试图以我国东、中、西部共19所高校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体育舞蹈课程为例,探寻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现实困境及其策略,旨在有效提高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效率,服务于毕业生,实现更好地就业或创业,以期顺应与助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高校体育专业(非专业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性教学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设计了《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学生)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评判法和再测法分别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整体符合社会学的研究要求。本研究借2015年11月由全国大体协主办、昆明学院承办的全国首届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之机,通过与全国体育专业体育舞蹈的参赛师生交流,并依据区域划分选择,选取19所体育专业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东、中、西部分别为5所、8所和6所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有关参赛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各高校分别发放学生问卷 30份,共570份;通过回收筛选有效问卷共有539份,其有效回收率达到94.6%。

1.2.3 访问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分别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6月由全国大体协主办、昆明学院承办的全国首届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和全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期间,访谈了部分高校体育院系分管教学领导,了解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及教学安排;同时访谈了相关高校体育舞蹈专业院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及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有关概念梳厘

2.1.1 有效教学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复杂、连续的复合体,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借助一定的教学场有序完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并产生两两互动和交融的反应。有效教学是在上世纪初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突出的是“教”与“学”并重,体现出“学习中心论”的重要理念。这里的“有效”,强调教师的教学是在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引导下完成的,并对学生的进步或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而这里的“教学”,则是指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采取学生易于消化吸收和愿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理念追求,是贯彻在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教师教学前的有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教学后的有效反思与总结,是各类学科所有教师共同期盼和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2.1.2 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

在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既包括“理论类”课程教学,也设有“技术类”课程教学,其中后者是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主要专业教学特征之一。通常所谓“技术类”课程教学就是以实验与实践课程和以技能习得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而在体育学内的“技术类”课程教学,或称之“术科”或“技术学科”教学,特指各体育项目的专项技术教授与习得过程,突出以人的肢体来感知体育学科具体知识的一种形式[3-4]。体育舞蹈课程即是“技术类”课程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是强调体育舞蹈项目专项技术教学过程。“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是指在面向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专业性要求下,高校体育舞蹈师生交互形成共同的体育舞蹈专项技术教学场域中,教师采取讲解、示范、合理变换队形或节奏等一系列交互方法或手段,学生通过肢体感知与练习,从而获得体育舞蹈专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专项运动技能等课程知识,并满足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成长与未来发展需求的合理教学。

根据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有效性教学的评价指标的有关理论[5],并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技术和教学特征[6],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现实困境分析,应基于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及其相关内容,涉入师资队伍、学生生源,以及教学的内容、策略和评估等方面。

2.2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困境

2.2.1 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现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育舞蹈教学的组织者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者,应既要具备扎实的体育舞蹈专项技术,也要具有领悟体育舞蹈课程最新教学改革的识别与洞察能力。因此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教师不管在专项能力上,还是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上都应该具有积极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调查访问发现,19所高校共46名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师,在性别上女性明显比例偏大;在年龄分布上多数处在中青年阶段;在学历上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最大;在职称上副教授及其以上的人数明显偏少;从专业类型来看,专业院校毕业的高端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见表1)。此外,从整体教师数量来看,平均每所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师人数不到3人。

可见,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师资专项能力不强,教学理念不新,职称水平整体不高。因为体育舞蹈运动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专项技能习得提升慢的体育项目,因此,对专项教师的要求较高。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师年龄偏小、职称偏低、专项起点较晚,专项教学经历不够丰富,仍处在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摸索阶段。进一步观察访问发现,虽然所调查的46位体育舞蹈教师学历整体较高,但多数都是专项与学历不对口,导致出现“高学历的专项水平低、专项水平高的学历低”的现象,导致多数专业教师难以进行体育舞蹈专项技术技能及其教学的有效专项研究与创新,严重制约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是影响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表1 1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师资基本信息(n=46人)

表2 1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n=19所)

2.2.2 体育舞蹈课程中的教学体系

(1)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体育舞蹈有效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体育舞蹈项目群的分类,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类,且每大类中各含有五支特点鲜明的独立舞种。因此,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应遵循体育舞蹈项目群的舞种类别选择内容进行教授,且合理安排每个舞种的基本动作、指定套路或花样套路的比例进行教学。根据调查统计显示,1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非统一性和标准化,见表2。

表2可见,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多数都能够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安排,但仍然还有部分院校未能全面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1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侧重于基本功学习,有的注重花样套路教学,且在教学套路的编排上,没有统一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指定教学套路;此外,在体育舞蹈专项考核评价过程同样存在五花八门的模式。由此发现,当前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导致教学目标混乱不明确,严重影响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贯彻与实现,应该在中国教育部大体协的牵头下,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和专项考核评价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尤其是关于各舞种的基本指定动作和规定套路。

(2)教学策略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策略是为实现体育舞蹈专项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贯彻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总体规划,是专项教师推进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学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最优化构架成整体。具体的说,主要包括体育舞蹈教学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等。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选择对体育舞蹈有效教学起到直接的影响。

调查统计发现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组织僵化、教学方法选择单一。其一,在教学组织方面,51.6%的同学在日常体育舞蹈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停留在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模式上;不到一半(44.0%)的同学在体育舞蹈专项学习过程中定期组织参加校内外教学比赛或表演。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体育舞蹈项目就是一种集表演与竞技相结合的技术性强的体育运动,更是强调课内外的结合,仅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借助定期组织校内外教学比赛或表演来辅助教学,才能起到调节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练习过程,并能促进学生对体育舞蹈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实现有效教学。其二,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一半以上学生(54.0%)是在体育舞蹈场馆反复重复着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单一。体育舞蹈项目是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宫廷中的舞蹈形式,具有典型的高雅而庄重的文化气息。在国外体育舞蹈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变换节奏教学方法,即通过放慢不同倍数节奏的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有效地形成正确肌肉感觉掌握各舞种的动作技术,更能实现机体由内而外的接纳专项元素。可见,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策略的合理应用对有效教学实现具有直接影响。

2.2.3 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学生状态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对象——学生,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学生的状态好坏对是否能够实现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起到关键作用。体育舞蹈的有效教学不是仅仅看教师教的如何,更是看学生对体育舞蹈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由于体育舞蹈运动是一项技术性极强,且提升进程慢的一项体育项目。因此,大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之前是有无过接触及学习后是否真正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去,并能真正掌握相关专项技术技能是实现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之处。表3不难看出,高校体育专业参与体育舞蹈课程学习的大学生在学前大多数(87.6%)没有基础,且参与体育舞蹈学习动机呈现多样性。

表3 1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学生状态(n=539人)

分析认为,从高校体育专业参与体育舞蹈课程学习的大学生“学期基础”来看,整体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学内容选择和课堂组织存在困难,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因为体育舞蹈和其它体育项目不同,只要不会的就属于真正的零基础,必须从最简单初级的身体形态及基础动作学起,而有基础的却很难有耐心反复的去再练习那些简单枯燥的基本动作,从而导致不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教学进程的规划上,都受到极大影响,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从高校体育专业参与体育舞蹈课程学习动机来看,虽然丰富多样,但由于正是因为动机的不同导致学生课内外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存在差异,甚至最终出现体育舞蹈专项能力的两极分化现象。因为真正因为“兴趣爱好”或是“获得特长”而参与学习体育舞蹈的同学,与学习动机为 “应付毕业”“好奇随众”等其它动机的同学,在课内外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程度显而易见的存在差异。尤其是这些消极学习的同学不仅自己不学,与好学的同学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还容易传染和影响那些渴望学习的同学的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体育舞蹈学习动机的差异性对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3 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3.1 重视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建设

教改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难以达到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实现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如何提升教师的质量显得格外重要。根据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特征与有效教学标准,体育舞蹈课程教师的素质要求涉及如下:(1)更新体育舞蹈专项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体育舞蹈专项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明确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目标,做到科学规划专项教学设计,并要真正清楚自己的角色,准确自我定位,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舞蹈技术技能。(2)打好体育舞蹈专项教学基本功。体育舞蹈教学首先讲解与示范,就是要求教师能准确而清晰掌握不同舞种的技术特点和不同舞步的动作结构及其讲解思路。(3)提高体育舞蹈教师课堂互动和交流能力。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肢体参与技术学习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对学生主动参与并学好体育舞蹈具有重要影响。(4)加强体育舞蹈教师的专项研究能力。体育舞蹈教学应积极专项基础理论、动作技术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并通过教学中的经常性反思与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

3.2 规范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及评价

规范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评价,是实现体育舞蹈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应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体育舞蹈教材。因为体育舞蹈教材是专项教师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参考对象,可以说,规范而标准的专业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其次,从体育舞蹈专项基本动作入手,规范统一指定动作和规定套路。标准化的基本动作和规定套路,对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有效教学奠定根本基础,对统一与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能力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第三,尝试开发体育舞蹈校本课程。在牢固掌握体育舞蹈专项基本动作和规定套路的基础上,尝试选择基于中国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及地域特色,编排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融入体育舞蹈文化的教材,得到既提升了学生的体育舞蹈专项技能,也传承与发扬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此外,在教学评价上,一是在评价内容设计上采取全面化。既要考察与评价学生的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还要评价学生对舞序创编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考察学生组织与集体协同能力。二是课程评价主体多样化、过程动态化。可采用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客观指出学生技术技能的错误,或及时肯定学生的每一次点滴成效,从而得到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3.3 改革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式

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效运行,不能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一样,简单的“模仿式”“口令式”,它更加强调音乐旋律的把握和节拍的切分,以及中段核心力量的转化等。所以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式应在其它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1)体育舞蹈课堂文化环境构建。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国家,每个舞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音乐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一般体育项目教学模式,也要紧扣不同舞种的特有文化进行讲解与体验,为学生学习体育舞蹈创造一个更贴近舞蹈自身文化的课堂氛围。(2)改变传统的教学口令指示,运用节奏鲜明节拍切分口令。体育舞蹈不同的舞种的精彩之处就是其特有的节奏,因此在体育舞蹈专项教学中学会采用不同节奏下的技能训练,比如采用“8、4、2、1”式音乐节奏反复练习,也就是指把节奏放慢八倍、四倍、两倍和正常节奏进行轮换重复练习,实现有效提升学生对动作技术的肌肉感觉,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动作节奏。(3)以赛促练,重视文化建设。体育舞蹈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通过定期比赛或表演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编排舞序的创新性,才能着实提升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4 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自主性

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互动教学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加强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第一,明确不同专项基础学生的体育舞蹈学习目标,建立阶段性自信心。多数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把预期目标建立在动态横向比较之中,导致自我迷失目标,看不到进步,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并适时沟通,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学习目标,并发现学习成效。第二,激发学生体育舞蹈学习兴趣和动机,体验存在感。从体育舞蹈表演与竞赛来看,展现出来的都是充满激情、活力以及美的感受;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则是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体育舞蹈甚至产生厌恶与逃避感。因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与产生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加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并适时给予交流。

4 结束语

在面向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专业性要求下,实现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体育舞蹈专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并达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与未来发展需求的合理教学要求。教师专项能力不强,教学理念不新;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专项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等因素,是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应重视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及评价;改革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自主性,是解决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路径。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启迪,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正当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91.

[3]姚磊.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实施原则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5,(6):119-122.

[4]刘斌,何志林.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之争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91-93.

[5]姚磊.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3):34-39.

[6]白建超.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体育教学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5-117.

A STUDY ON THE PREDICAMENT AND STRATEGY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SPORTS DANCE COURSE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ZHAO Sheng-guo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questionnaire method,survey method,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sports dance curriculum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lemma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sports dance curriculum.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eacher’s special ability is not strong enough,the teaching idea is not too innovative;the teaching content is casually arrang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and students’foundation is uneven,lacking of learning motivation.Therefore,Some strategies are provided: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sports dance teachers of PE major;standard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urriculum;reform the teaching ways;and 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of students from PE department to learn sports danc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ports dance course;Effective teaching;Practical dilemma;Development strategy

G642.0

A

1672-2868(2016)06-0137-06

责任编辑、校对:陈 凤

2016-08-25

安徽省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491);2014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PX-1416607)

赵胜国(1976-),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专项舞蹈教学内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