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海洋经济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6-02-08孙瑞杰羊志洪

海洋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淡化海水天津

孙瑞杰,羊志洪,刘 佳,赵 鹏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区域经济】

天津市海洋经济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考

孙瑞杰,羊志洪,刘 佳,赵 鹏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构筑陆海统筹和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总结梳理了天津市在区位地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基础和现状,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提出了天津市海洋经济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最后选取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经济优势产业提出了相应的任务措施,以期为天津市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合作;亚欧大陆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天津

引言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大背景下提出的大国战略。“一带”找到了陆上对外开放发展、拓展战略空间、促进生产要素和富裕产能外部循环的大通道。“一路”提出了构建海洋新秩序,维护海上航行自由和共同安全,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途径。目前,我国沿海各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江苏提出构建“一带一路”交汇点新格局,福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和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浙江打造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经贸合作先行区、“海上丝绸之路”试验区和贸易物流枢纽区,广东作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广西定位“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西南中南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云南将自身定位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沟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通道枢纽。天津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战略桥头堡作用同样明显。依托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天津市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顺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是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选择,对于天津市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提升服务功能,实现城市功能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 天津市海洋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优势分析

1.1 陆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华北平原东北部,背靠“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会点,是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门户,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亚欧大陆桥东部起点城市,天津拥有三大陆海联运通道通往欧洲:一是途径满洲里、黑河和绥芬河前往俄罗斯转向欧洲;二是途径新疆阿拉山口前往中亚再转向欧洲;三是途径内蒙古二连浩特前往蒙古国再转向欧洲,途径通道比从连云港出发近400多千米。同时,天津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天津炼油厂建设及向该厂供应原油合作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 600万吨。未来,天津市会继续发挥好港口航运的优势,通过满洲里货运物流通道,加大中俄两国之间物流合作发展,进一步扩大原油、东线天然气管道方面的合作。

另外,天津还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天津港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1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 400万标准箱。随着邮轮游艇等高端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天津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邮轮出入境口岸。未来,随着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加快建设,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政策、航运金融、租赁业务等也将取得积极进展,天津作为对外合作开放桥头堡作用更加凸显。

1.2 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扎实

天津地处渤海湾,海岸线153千米,海域面积约3 000平方千米,滩涂面积350多平方千米,拥有港口、油气、渔业、滩涂等多种海洋资源。依托多样的海洋资源和扎实的工业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已形成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门类相对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天津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天津港主体港区、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新生态城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体现。2014年,天津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 127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6%,单位岸线产出规模达33.5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水利用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等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位居前列,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引擎。天津海洋经济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较快的发展速度,有能力、有条件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3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

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借助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环境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政策优势,海洋科技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涌现了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取得大量先进的海洋科技研发成果。随着这些科技成果的陆续投产,龙头企业不断聚集,目前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陆续落户,被评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2014年,天津又被列为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之一,将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水利用、深海战略资源勘探开发和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等产业,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将不断提高。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天津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海洋科研院所27家,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科技产业化基地24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449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229个。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均设有涉海专业。近年来,天津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成果,海洋工程、海水淡化、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油气开采、海上平台等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1.4 政策叠加优势前所未有

作为国务院确立的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城市,天津市在海洋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政策优势前所未有。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金融创新、科技体制、土地管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涉外经济体制等10个方面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天津市牢牢把握这些重大战略机遇能够充分释放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潜能,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步伐,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从而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全市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筑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2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定位

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和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凭借活跃的内外开放格局、坚实的海洋经济基础、良好的科技支撑条件和突出的政策叠加优势,天津应发挥海洋交通、海水淡化、邮轮游艇、海洋文化、生态石化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2.1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战略支点

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扩大开放的前沿平台、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门户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新起点。推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加快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等业务,增强服务环渤海和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开放的能力。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拓展“无水港”布局,推进港口功能、保税功能和口岸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

2.2 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发展前沿

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合作和物流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主要海洋产业的开发开放。发挥天津海洋资源、产业、技术禀赋优势,加强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海洋旅游业等产业,打造蓝色经济核心产业和产业集群。探索同巴基斯坦、韩国、马来西亚、老挝、埃及、希腊等共建临港合作园区。

2.3 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输出基地

立足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的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完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瞄准国内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两个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打造上下游完备、特色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带动天津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2.4 北方邮轮游艇产业发展中心

推进东疆港区邮轮母港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邮轮母港功能和发展环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拓展国际航线邮轮业务。积极推进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制定鼓励游艇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保养维修、交易使用、融资租赁全产业链方向发展,打造北方游艇产业基地。

2.5 国家海洋文化旅游高地

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军事主题公园,建设国家海洋文化展示聚集区和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开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船舶航海文化、海洋贸易文化、海洋文物遗产等交流合作。加强国家气象科技园、妈祖经贸文化园、极地海洋世界、欢乐海魔方、贝壳堤湿地公园等海洋文化群落建设,积极推进海洋科普和文化意识发展,形成滨海旅游与海洋军事、科技和妈祖文化联动的发展格局。

2.6 世界级临海生态石化产业基地

依托南港工业区发展平台,推动中俄千万吨级大炼油项目和中国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坚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的思路,加快石化上下游产品开发,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推广能源资源有效利用、排放集中治理等先进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石化产业清洁低碳化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

3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措施

3.1 构筑海洋交通运输大通道

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集装箱新航线,增加航班密度,优化航线布局,形成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航线网络。引进国际知名船级社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外资公司和船舶来津注册登记。鼓励外企和资本进入天津海运市场,支持组建跨国际性大中型海运集团公司,培育海运龙头企业。不断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东疆保税港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监管和法制等方面的整合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优势,探索以资本为纽带、交叉持股等多种形式的港口合作模式创新,在运输和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津冀沿海港口的合作,形成联动发展的区域性港口集团。

3.2 推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走出去

以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中—印尼海水淡化合作项目为突破点,积极跟进印尼梆加槟港海水淡化电水联产项目、印尼巴默卡山县潘德玛乌岛海水淡化及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项目。以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前期顺利完成的马尔代夫水危机应急技术援助为契机,积极争取参与马累海水淡化项目。以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揽伊朗阿萨卢耶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项目、与哈萨克斯坦曼格什套油气公司洽谈建设海水淡化项目等为契机,重点选取中亚、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缺水国家,以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转移输出为核心,参与当地海水综合利用建设项目。以亚太脱盐协会为平台,加强与国际脱盐协会、国外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建成国际一流的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装备评测中心。依托膜生物反应器中心,推进天津工业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东京大学、法国过滤和固液分离技术研究所等国际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膜技术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工业循环用水等领域运用规模,提升天津市膜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3.3 拓展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

支持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公司、太重天津滨海机械公司、泰富重工等企业“走出去”投资建厂,并购或参股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设计公司与境外研发设计机构、知名企业开展合资合作、联合设计,积极引进研发设计、经营管理方面的境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探索多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对外合作模式,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吸引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在海洋装备、海水淡化领域先进的国家来津投资,带动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依托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国家海洋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精细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建立世界领先的海洋质量标准与计量检测平台。

3.4 加强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

鼓励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内其他省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共同推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海洋活性分子的全合成和半合成研究、海洋基因工程药物技术研究、海洋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建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物医药(天津)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搭建天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药物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新药物研发信息跟踪总结、关键计算技术与药物虚拟筛选技术优化、医药领域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等服务,为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建成符合美国FDA及欧盟EMEA规范要求,集工艺研发与GMP中试生产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国际医药环境。

3.5 加大滨海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力度

推行“海上丝绸之路姊妹城市联盟”计划,加强沿线城市间的合作互利,共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依托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大力培育壮大本土邮轮公司,引进国际邮轮知名企业,积极拓展邮轮旅游市场,将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邮轮旅游中心。加强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沿线国家邮轮游艇领域的合作,允许境外邮轮公司在津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服务业务。依托中澳皇家游艇城项目,积极推进游艇泊位、豪华游艇俱乐部和游艇码头设施建设。借助游艇保税仓积极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保税展销展卖业务,为游艇进出口搭建便捷的贸易平台。依托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加强与俄罗斯在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俄罗斯风情街和南北岛配套项目。借助自贸区政策优势,引进国际知名旅行社,健全出入境旅游资质。借鉴外资旅行社网络、管理、品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国内旅行社的管理与运营。

3.6 打造中华海洋文化输出高地

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妈祖文化产业园、渤海监测监视管理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北方海洋文化中心。开展“海洋文化手拉手”行动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海洋文化年、海洋艺术节和海洋图书展等活动,联合申请世界海洋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海洋文化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依托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军事主题公园、大沽口炮台遗址、大沽船坞遗址,建设国家海洋文化展示集聚区和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举办“海洋文物丝路巡展”活动,将天津打造成为输出中华海洋文明的重要平台。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在船舶航海文化、海洋贸易文化、海洋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涉海动漫、影视作品研发、制作、发行、宣传以及人员互访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3.7 加强与俄罗斯在海洋石油化工领域合作力度

抓住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遭遇国际制裁、能源市场开拓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托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强化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扩大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提高原油炼化能力和产品规模。搭建对俄能源投资平台,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积极鼓励引导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石化企业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开发合作,带动能源装备及工程服务“走出去”。在国家战略决策安排下,加强与日韩及东南亚国家海上油气开发的合作。抓住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国家原油储备库和成品油储备库等项目建设,形成国家级原油、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结合国家“储近用远”海上油气开发策略,稳定大港油田和渤海油田开采规模,加强与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海上油气开发技术发达国家合作,提高现有油气田采收率,加强稠油、低渗、边际油田的技术攻关和开发。

[1]阮国玲.海水淡化产业的中国特色[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11):40-43.

[2]贾国哲.关于建设海洋强省的若干思考[J].山东人大工作,2013(3):21-23.

[3]李 敏.关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若干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2):1-5.

[4]郑勤朴.如何发挥天津海洋化工基地的优势[J].求知,2004(9):39-40.

[5]吴芳芳,张效莉.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现状评估及发展对策[J].海洋经济,2013(10):15-19.

[6] 从俊杰.天津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天津经济,2013(2):21-23.

[7]石秋艳.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4(6):1-4.

[8]唐庆宁.服务沿海开放,建设海洋强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77-79.

Strategic Thinking of Integrating Marine Economy with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nstruction of Tianjin

Sun Ruijie,Yang Zhihong,Liu Jia,Zhao Peng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Tianjin 300171,China)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nstruction is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 made by the State Council,which takes in consideration to overall situa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diplomat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t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adapting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aki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 into account and planning accordingly,and building an all-dimensional opening-up new pattern integrating land with sea.We sum up the base and state of geographic loc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olicy making of Tianjin,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integrating the Tianjin marine economy into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nstruction,in the light of its own development bas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In the last,we propose corresponding task measures,selecting marine transportation,sea water use,marine biomedical,coastal tourism,marine chemicals and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other marine economic industries,in order to provide auxiliary decision support for integrating marine economy with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nstruction of Tianj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Maritime Silk Road;maritime cooperation;Eurasian Continental;marine economy;marine industry;Tianjin

F127

:A

:2095-1647(2016)02-0034-06

2016-03-08

孙瑞杰,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战略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淡化海水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喝多少杯海水能把人“渴死”?
《天津之眼》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天津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