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治理路径研究

2016-02-07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8期
关键词:荒漠荒漠化生态

陶 莉

(阿拉善左旗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内蒙古阿拉善盟750300)

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治理路径研究

陶莉

(阿拉善左旗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内蒙古阿拉善盟7503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成为这些问题中的一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尤为严重,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因此,对荒漠地区生态治理路径的研究显现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些荒漠化防治成功地区的经验为借鉴,从政府重视、人民意识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路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荒漠化防治;生态治理;人民意识;技术支持

受人类不合理活动、气候变化及其它多种因素,使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出现退化,该变化被称为荒漠化。有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261.16× 104m2,沙化面积达到172.12×104m2,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国土范围内,有1/4地区的土地出现了荒漠化现象,1/6的地区出现了土壤沙化的现象,荒漠化治理路径问题亟待解决。

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地质变迁,有些是因为气候演化,当然,更多的还是因为人类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利用和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采用生态治理的办法来治理荒漠化问题,需要政府的足够重视,人民的生态意识以及各项资金、技术、措施的支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一下生态治理荒漠问题的路径。

1 政府重视

政府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起着带头的作用,在荒漠化治理的问题中也是如此。各级政府和各届领导都要对此事负起责任,要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从领导决策层开始,保证荒漠化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可持续性。

政府要敢于投入资金来解决荒漠问题,同时也要联络全国各界相关人士来投入资金。以以色列荒漠生态治理问题为例,当地的荒漠治理基金主要由政府、犹太人基金会和企业三方面承担,另外还有欧洲基金、境外犹太人和德授基金等多方面的资金注入,这样才保证了各项生态治理措施的顺利开展。我们的政府也要在处理好国际履约工作基础上,积极实施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最大程度增加融入资金。

2 增强人民意识

人民意识是荒漠生态治理的重要因素,要在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其环保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从而主动、自觉爱护环境,主动投入环境改造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去,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新风尚。同时,将增强沙区林草植被作为建设中心,以科技为先导,法律为保障,采取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的计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努力构建荒漠地区的生态安全体系,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状况,并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3 采取合理措施

3.1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

在实施治理荒漠问题前,我们需要保护好原有的植被类型,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并合理配置植树造林、乔灌草,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播种过程可以采用飞播的方式,飞播方式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所以应用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的植被恢复中作用显著。另外,在进行人工治理期间,还要最大程度利用生态系统自身所具备的修复功能,落实封禁保护措施,从而加快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速度。

3.2开展持久生态革命,合理调用水源

在荒漠化地区进行长期的生态革命,可有利于荒漠化状态的逆转,其中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是进行生态革命的关键,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直接导致了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水位下降以及土地荒漠化,因此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源问题。

3.3处理好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国家要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做好人口增长的控制工作,减轻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出现严重化魔化的区域,或已经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区域需要做好生态移民工作。

3.4协调好畜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靠天养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阶段,人们需积极采取保护操场的措施,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推广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舍饲养畜。除此之外,还要培育优良畜种,优化畜种结构。

3.5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对农、林、牧、副各业比例合理配置,努力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可利用荒漠化地区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独特资源,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项目。

3.6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

倡导风能、光能、沼气等非常规能源被群众利用,从而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3.7完善相关检测、法律条款

设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从法律手段的方面督促各级政府和人民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只要有单位或个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就要按照相关法律条文,接受相应的惩罚,制定法律法规也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治理荒漠化问题的重视。

4 结语

防沙治沙工作一直是民族发展的重要问题,与全球生态安全息息相关,现阶段,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还要从制度、政策、机制、法律、科技、监督等方面处理好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鲁向晖,吴丁丁,杨文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14(2).

[2]柴乐.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的研究与展望.城市地理,2015(8).

[3]苏芳莉,郭成久,贾玉华.实践性教学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中国水土保持,2013(5).

猜你喜欢

荒漠荒漠化生态
向荒漠宣战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荒漠水塘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