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016-02-07金卫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8期
关键词:国土规划环境保护资源

金卫华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7)

浅析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金卫华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7)

国土规划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国土规划的基本方法。生态环境保护是实行国土规划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国土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国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关系

国土规划是国民经济发展和计划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土规划是一种空间布局策划,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由于以往国土规划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一切唯利益至上的规划思想大行其道。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1 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国土规划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国土规划就是指对国土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作的综合性战略部署,由于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同国土规划打交道,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开发历史、资源环境等均有较大的差别,而各行各业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国土规划就是要在尊重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规划手段科学的配置当地资源,协调各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和数量。发挥地域优势,降低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生态、经济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在国土规划过程中不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将会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危害。

1.2国土规划保证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

由于受到地区环境资源的限制,人们开发环境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但是现代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张,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容易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对资源环境进行过度的开发,缺不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导致地区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质量严重下滑。国土规划是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和出台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土规划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不合理的环境资源开发做出进一步的规整,保证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国土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了大量的资源,结果导致土地沙化严重、全球气温变暖、可饮用淡水资源持续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这一系列全球危机促使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并通过实践认识到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道路根本走不通,发展经济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

1.4国土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我国为了尽快的赶上发达国家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论断,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过分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和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新时期的国土规划必须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不能重复走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对于产后女性耻骨直肠肌损伤的临床检查诊断方式选择而言,应用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

2 我国国土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行

由于按照行政区进行国土规划比较容易管理,所以传统上进行的国土规划多是按照行政区的划分来进行的。但是按照行政区进行国土规划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和资源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严格按照行政区进行国土规划的地域性特征限制了神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行。

2.2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行

由于国土规划一般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所以在进行国土规划的过程中不得不对近期的资源开发和生产布局进行严密的规划和考虑。由于规划过于注重近期的生产力发展,而忽视了长期的经济和生态环境规划,所以国土规划方案实施起来有可能会做出很大的改动。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又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国土规划的时间限制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天然的冲突。

2.3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行

当前,我国的国土规划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点,国土规划对市场经济的重视力度不足,带有计划经济时代过强的目标指向性,其执行的内容也具有很强的程序性。正是由于国土规划的这些刚性特点,导致国土规划不可能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回应。生态环境也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生态环境的变化同国土规划的刚性特点呈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

2.4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国土规划承担着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重担,由于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所以国土规划部门很容易舍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转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国土规划调控手段主要有:行政指令和投资分配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体系下的资源配置手段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国土资源规划政策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建立。国土规划调控手段的欠缺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行。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策略

3.1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土规划中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群众在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周边的生态环境。由于国土规划的目的在于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所以公民的自身期望同国土规划目的是相一致的。因此,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土规划中来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公民长期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区域中,他们对自己周边环境的看法最能反映实际情况。公众参与到国土规划工作中来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此外,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土规划中来还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确保决策正确性的目的。

3.2国土规划过程中生态效益的实现

随着公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在园林绿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并没有被成功的遏制。环境问题依然是当前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国土规划部门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必须将生态环境问题考虑在内。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

3.3国土规划应适当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倾斜

生态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中的一个项目,生态环境规划多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国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它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这三个方面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考虑的。从整体上来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需要服从于国土规划,对于生态环境极为薄弱的地区,我国才将生态环境规划单独列出来使用。

3.4加强对国土规划理论的研究

国土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国土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都需要借助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和测绘技术的进步。我国曾经从国外引进了中心地理论、多极化理论等一系列理论观点。使用的高新技术有:GPS、GIS等。理论同技术的紧密结合将我国国土规划工作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于国土规划同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理论指导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对国土规划理论的研究十分必要。

3.5加强国土规划的具体实施

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是实施国土规划的保障,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土规划依靠行政命令来实施,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不确定性因素陡然增多。要确保国土规划的切实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将国土规划纳入到政府的日程上来。(2)加强国土规划的立法工作,使得国土规划工作更加的规范。(3)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4)加大科学理论演技和技术研究,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4 结语

国土规划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土规划方案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将会越来越多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国土规划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孙道玮,陈田,姜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10):110-112.

[2]陈常优,沈娟.试论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100-101.

[3]贺亮,刘国东,蹇依.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2010,(11):69-70.

[4]李加林.国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12(03):69.

[5]李新玉,等.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及其特点[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19(02):47.

金卫华(1979—),男,汉,山东荣成人,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

猜你喜欢

国土规划环境保护资源
环境保护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国国土规划的研究热点与演化
新时代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资源回收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