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空气的防治技术分析

2016-02-07曹喜萍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8期
关键词:烟雾挥发性废气

楚 波 曹喜萍

(乌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乌海01600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空气的防治技术分析

楚波曹喜萍

(乌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乌海016000)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有机污染物,空气中存在较普遍,组成较为复杂,对人们身体健康有很大威胁。在酸雨、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复合型区域大气污染中,VOCs的污染尤为显著,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明显制约,其综合防治逐渐引得关注。本论文分析了VOCs的污染特征,并结合污染特性论述了VOCs的防治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陈吉宁部长指出,“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在大气总量控制方面,要在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基础上,增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等作为约束性指标,实施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指标。

VOCs来源广泛,种类较多,包装印刷、制药企业、交通运输、汽车喷漆、加油站、涂料生产等污染物均可向空气排放VOCs,对人体健康有间接或直接影响,空气污染有复合型、区域性及压缩型特点。

1 VOCs污染

VOCs按不同来源分工业产生卤代烃,不完全燃烧所致不饱和烃类及苯系物,以及油品挥发所产生的酯系物、烷烃类、苯系物、醇系物和醚系物等,成分复杂,种类较多,气味特殊,多数物质伴恶臭,易引起不适,并有刺激性、毒性及致癌作用。空气中VOCs含量及浓度增加,可导致抽搐、头痛、昏迷及恶心症状,并损害神经系统、大脑、肾脏和肝等[1]。

除上述危害外,VOCs还能引起二次污染。VOCs在植被较密集的地方不易发生氮氧化物作用,而在工业密集区及城市,人为排放VOCs及氮氧化物经紫外线照射,可与大气游离原子H2O、O、OH和O3等起到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此烟雾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季节性明显,夏秋季中午或午后阳光强烈,光化学烟雾经大气输送扩散到污染源的下风向,可达数百公里之外,导致偏远地区受到污染。O3为光化学烟雾主要的成分,此外,还有酮、PAN和醛等。分析显示,低浓度O3可起到杀菌、净化水体、去除残留的农药及除臭作用;空气O3浓度不断增加,可使皮肤维生素E受到破坏,人体吸入呼吸道,呼吸系统受到刺激,引起神经系统中毒,甚或影响机体免疫。VOCs组分及浓度、NOx浓度变化等,均可导致O3浓度改变,故控制前体物可使O3消减。VOCs除了为O3前体物外,能在大气颗粒物及特定条件下形成SOA。人为源排放VOCs和倍半萜烯类、萜烯类、异戊二烯等天然源,都是SOA形成前体物。在植被密集区、工业密集区及城市,SOA含较多致突变性、致癌及致畸有机化合物,包括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SOA对大气能见度有极大影响,为酸沉降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贡献者,可长距离传输,对全球及区域环境构成影响。

2 VOCs防治技术

2.1冷凝法

利用降低温度或加压方法,促进废气VOCs凝结,以此回收废气,净化废气。此方法可去除大部分沸点60℃VOCs,去除效率约为80%~90%,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应用时多与燃烧法、吸附法等互相结合,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2.2燃烧法

此方法可将VOCs在充足空气和高温下完全燃烧,使其分解为H2O及CO2,对处理制药、石化、油漆生产及印刷等产生的较高浓度VOCs效率较高,包括热力燃烧、直接燃烧和催化燃烧。然而,若废气中有其他元素,如硫、氯、氮等,燃烧后极易产生有害性气体,引发二次污染。热力燃烧处理低浓度VOCs时,需要加助燃气体,使温度提升,去除废气[2]。催化燃烧通过催化剂,使VOCs燃烧温度降低,并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重复利用。当前,各种新型催化剂不断开发,催化燃烧在金属印刷、炼焦和化工等行业应用较广,经济效益及节能效果较好。CuO/CeO2-ZrO2/TiO2催化剂使用时,温度达270℃,乙酸乙酯可完全去除。

2.3吸收法

该方法使用液体溶剂,将废气VOCs吸收,净化废气。吸收溶剂常用轻柴油、水等,设备简单,处理低浓度VOCs效果较好。2.4吸附法

此法运用吸附材料,将废气中VOCs吸附,以此净化废气。硅胶、颗粒活性炭、高聚物吸附树脂和活性氧化铝都是常用吸附剂。VOCs浓度、种类、吸附系统情况、吸附剂性质等决定了吸附效果。此法设备简单,脱除效率较高,且脱附后溶剂可回收,在石油化工及有机化工等行业较广运用。

2.5生物膜法

此法使用表面被大量微生物附着、潮湿且多孔的生物滤床,废气经生物滤床,一定时期内VOCs被微生物降解成H2O和CO2。应用时,由于微生物生长环境为中性pH,需定期适量加入无机营养物,同时做好气体流速及停留时间控制,避免废气未经分解直接排出[3]。

3 结语

当前,VOCs排放量不断加剧,导致工业密集区及城市空气严重污染,VOCs改善及防治势在必行。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分析VOCs污染,并总结了冷凝法、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及生物膜法等有效防治技术,供学者参考。

[1]郑伟巍,毕晓辉,吴建会,冯银厂,傅晓钦,翁燕波,朱艳芳.宁波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关键活性组分[J].环境科学研究, 2014,12:1411-1419.

[2]杨员,张新民,徐立荣,薛志钢,柴发合.中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控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01:14-18.

[3]马超,薛志钢,李树文,陈振兴,马京华,刘妍.VOCs排放、污染以及控制对策[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02:103-109.

猜你喜欢

烟雾挥发性废气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泡罩包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Water is Found in Moon R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