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研究

2016-02-06肖芳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血糖仪合格率规范化

肖芳芳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3

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研究

肖芳芳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3

目的:观察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对专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且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为98.00%(98/100),各项指标均优于规范化管理前(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而且还能提高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该护理方案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质量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概率也随之攀升[1]。为了探讨出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对专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本文对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以下是研究的过程及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糖尿病患者:女性糖尿病患者=55:45;年龄范围(50-75)岁,平均年龄(63.92±2.60)岁;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4.55±0.52)年。

1.2 方法

(1)制定计划:从各科室挑选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组建专科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共同制定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糖尿病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全面规范血糖监测基本操作。

(2)实施计划:邀请糖尿病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掌握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认真记录患者口服药物的种类和数量,娴熟地操作血糖仪和胰岛素笔。

(3)完善计划: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对患者进行调查。如实反馈调查结果并根据结果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建立质控体系,强化优势,改进不足之处,努力完善专科护理计划,提高整个医院的护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观察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并进行评分。分值范围是0-100分,分值越高,掌握水平越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观察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并记录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水平和护理质量评分都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进行检验;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采用率(%)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规范化管理前后之间,对比调查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规范化管理之前,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较低,护理质量评分也较低。

规范化管理之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较高,护理质量评分也较高。

实施规范化管理之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n,分)

2.2 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

规范化管理前: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例数共45例,不合格例数共55例,合格率为45.00%(45/100)。

规范化管理后: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例数共 98例,不合格例数共2例,合格率为98.00%(98/100)。

规范化管理后,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WHO确认的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3],不但能够使患者身体虚弱,而且经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4]。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一类是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表现。持续的高血糖和长期代谢紊乱会导致患者全身的组织器官,尤其是患者的眼、患者的肾、患者的心血管及患者的神经系统的损害和衰竭[5]。

规范化管理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是在对护理人员的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建立的管理体系。制定计划要求医生和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相互沟通交流,结合医院的实际条件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实施计划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良好的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详细记录患者口服药物的种类和数量,娴熟地操作血糖仪和胰岛素笔,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完善计划要求护理小组强化优势,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护理计划,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的护理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管理之前,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较低,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为45.00%(45/100);实施规范化管理之后,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护理人员的血糖仪操作合格率为98.00%(98/100)(P<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而且还能提高护理人员血糖仪操作合格率。该护理方案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01):27-29.

[2]杜迎新.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23(18):136-136.

[3]贾彦红.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10):275-276.

[4]罗美菊.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1):693-694.

[5]刘春英.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35):7520-7521.

肖芳芳,女,现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研究方向是糖尿病相关护理内容。

猜你喜欢

血糖仪合格率规范化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血糖仪的发展史
自测血糖靠谱不
自测血糖靠谱不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我和血糖仪的故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