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

2016-02-06林楚琴黄堃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支原体个性化小儿

林楚琴 黄堃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655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

林楚琴 黄堃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655

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患儿80例,由于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各组间患者的护理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改善了症状,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推广。

个性化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支原体;疗效影响

支原体肺炎又曾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病毒发生感染引起的一类慢性疾病[1]。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是临床儿科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治疗中对该疾病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治疗的关键[2]。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现选取我院8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做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患儿80例,经我院护理委员会批准和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自愿,由于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我国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标准指南。其中实验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6.5±2.5)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0.4)月;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7.5±3.5)岁,病程2~4个月,平均病程(3±0.2)月,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无力、发烧、咳嗽咳痰等症状。组间对比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在患儿入院后,首先给患儿测量生命体征,与患儿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儿的具体症状,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叮嘱按时休息。

实验组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①了解基本状况:对患儿进行基本情况的了解,与其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②护理计划: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身体情况以及年龄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③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由于环境较陌生以及反复咳嗽的影响,导致患儿可能会出现紧张、恐惧、哭闹不止等现象,护理人员因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患儿,对给患儿给予鼓励和安慰,告知患儿家属多陪伴患儿。④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色、哭声等变化,观察患儿的咳嗽和咳痰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若患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应给予雾化吸入和拍背[2]。⑤饮食指导:给予患儿家属合适的饮食指导,患儿应给予温热、清淡、细软且易于消化的饮食。禁忌辛辣刺激、寒冷、生硬的食物。⑥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属肺炎的基本知识和防御措施,在患儿出院后注意再次受到感染,同时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不同干预后,护理效果评定: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咳嗽加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多。总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4.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内容可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n/%]

2.2 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1例(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9例(22.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近年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病毒引起。该病潜伏期较长,发展缓慢,主要初期症状不明显,患儿只表现为头痛和乏力,后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甚至出现呕血,肺部哮鸣音和干湿啰音明显[3]。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流行性,应及时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关键步骤。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缓解了患儿紧张、哭闹的情绪,改善了临床症状,减轻了患儿痛苦,降低了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该疾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疗效甚好,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徐莉,赵小娟,张宗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09):716-717.

[2]黄亚娟,夏芳.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6(15):2953-2954 .

[3]李树霞.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9(11):209.

林楚琴(1986-),女,广东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护师。研究方向为儿科护理。

猜你喜欢

支原体个性化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小儿涵之三事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