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辽宁农村图书馆建设

2016-02-06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李家辽宁全民

宗 妮

(鞍山师范学院 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辽宁农村图书馆建设

宗 妮

(鞍山师范学院 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全民阅读时代,国家要求重点发展公共文化,而发展农村文化是全民阅读时代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辽宁开原市李家台乡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辽宁农村图书馆的现状,指出了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辽宁农村图书馆的举措.

全民阅读;农村图书馆;公共文化

党的十八大会议首次提及全民阅读:重点以农村和贫困偏远地区文化建设为主,加大扶持力度,使大部分的公共文化相关场所对社会免费开放,以大力支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全民阅读已写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我国的全民阅读量相较于日本和其他欧洲国家相差较多[2].在《公共图书馆标准》中这样显示:即使行政区域小,但是也要保证每人达到3册书,年均藏书量每人0.25本.我国从藏书总量、人均藏书量、图书馆资源几方面明显少于其它国家.

辽宁农村文化体系不健全,所以农村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但在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调查,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1 辽宁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

全民阅读提出后,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各省逐步开启了文化建设的进程.为了快速有效提高文化实力,结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现对辽宁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1.1 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

依据我国文化部信息:2010年我国县级以上共建设了近3 000个公共图书馆.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馆藏量为5.5亿册.2015年德国总人数不到1亿,图书量达到1.4亿,差距如此大,并且远远达不到国际图联的标准——人均1.5~2.5册[3].全国藏书量普遍集中在少数大型图书馆或者县级以上的图书馆中,藏书量分布差距大,小型图书馆藏书量少且更新慢.馆藏相对集中在我国东南部文化实力强的省份,这样的分布情况不利于文化建设.分散藏书量并使其均匀发展才能提高国家文化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事业经费与教育经费相比少之又少.文化事业经费少,加上投入不均匀,使得文化发展严重失衡.

表1 2014年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情况 (单位:亿元)

教育事业费科技事业费文化事业费国家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8937.92108.3248.0462010文化事业经费占其它费用比例2.8%11.8%10.4%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我国文化建设的不足表现在:第一,图书馆数量少,质量差距大.一线地区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领先的,经费投入较多,相比之下,二线三线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程度低;第二,总体的公共文化水平低,技术落后.

1.2 辽宁开原市李家台乡文化现状

1.2.1 经济、人口环境 譬如,辽宁省开原市下设23个乡镇,李家台乡是开原市重要乡镇之一.面积为200 km2,人口数量约2.5万人,人口密度125/km2.开原市经济发展良好,经济效益稳定上升.

1.2.2 学校、学习环境 李家台乡主要建设了2所学校,分别是李家台中心小学和李家台乡中学.由于取消各村小学,合并成了李家台中心小学,李家台中心小学吸收了李家台下设的全部村落的学生,学生为1 000多人.但是教育设施不完善,没有图书馆,李家台乡的农村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1.2.3 相关文化场所等环境 近十年,辽宁省为偏远地区建立132个书刊流动站,提供近60万册关于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资料.全省上万个建制村中,总计有超过5 000个书屋,上百个文化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至2013年,开原市完成了市图书馆建设工作,并且在没有固定图书馆的乡镇建设了10个电子阅览室,大大方便了群众阅读.但是李家台乡文化实力较弱,文化事业建设任务艰巨,但是随着辽宁省越来越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越发具有发展前景.

“十二五”时期是发展文化的重要时期,辽宁省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发展规划,以建设文化事业为主,全面开展文化阅读,积极建设文化设施.

2 辽宁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分析

2.1 经济、财政投入问题

2014年,国家投入了近9 000亿的财政教育事业经费,其中,文化事业经费只有248.04亿.全国共设乡镇19 522个,每个乡镇平均可以分到文化事业经费127.06万[4].文化事业经费是指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经费支出.文化事业经费总量少,全国地域面积大,文化事业部门多,各地区费用不足,推延文化建设进程,增加了文化建设困难.资金问题是支撑运行农村图书馆的中枢神经,所以申请建设农村图书馆和相关资金至关重要.

2.2 对图书馆关注力不够

一些群众认为“读书没用”,课外书更没用.即使大部分人认为读书上学是正确的,但却认为课外书影响学习成绩,不正确的观念越发导致思想落后.所以建设农村图书馆面临社会关注不够的问题,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导致文化的缺失,从而阻碍农业进步、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不读书或读者稀少就导致图书馆发展停滞不前.

2.3 对图书馆的疏远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群众,但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从来没有图书馆的参与.农业的生产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这样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他们群体的生活习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与农业相关的土地、天气、化肥、种子、农药,什么时候耕地、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打药、什么时候收割,这才是农民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农民对图书馆的疏远,是建设农村图书馆的难题.

图书馆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农民没有认识到读书的潜在力量.他们习惯利用自己的时间去挣钱或者休息娱乐,读书对他们来说是在浪费时间.他们与图书馆有着千山万水的阻碍,所以如何拉近两者的距离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又一大问题.

2.4 馆舍建设

由于财政投入有限,馆舍面积大小、地点位置、外观、规模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问题.图书馆建设的地点选定十分重要:一要方便读者的交通状况,建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读者进馆,为读者借书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二是馆舍面积应具有伸缩性,面积要适应馆舍规模的大小,并且要满足扩大规模的需求;三是外观要有亲民性,不要豪华,不要尊贵,设计要吸引农民,引起农民进图书馆的兴趣,建设要有科学性,而且建设经费要合理控制;四要建设在读者多的地方.根据李家台乡的现状,建设在学校附近能吸引较多的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

3 辽宁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举措

3.1 扩大资金投入

3.1.1 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投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使全民阅读成为热点话题,同时国家也加大了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辽宁省文化厅提出:为了使十三五规划有个好的开始,能可持续地走下去,要求2016年要努力工作,一步一个脚印,铺设好文化建设之路,以文化惠民助推辽宁全面振兴.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积极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网,分散构建服务体系,形成网形局面.发展农村、乡镇等基层地区图书馆建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相关读书活动,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加大文化经费的投入比例,这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准和生活水准.让农民的生活慢下来,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和品味生活,这需要国家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图书馆建设中[5].因此,资金的决定性、财政投入的稳定性是保证农村图书馆建设运行的首要条件.

3.1.2 开拓多元化投入方式 社会组织和团体的投资与管理可以推动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早期俄罗斯农村图书馆建设就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团体和组织的支持.1894年,皇家自由经济协会建议地方自治局组建人民图书馆网,并承诺为每个图书馆出250卢布装配图书.俄罗斯积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投入资金,为发展地方图书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成为图书馆一大靠山.同一年,相关政策出台,促进各地慈善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办农村图书馆[6].所以在争取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吸引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关注,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力量,开通多元化渠道建设辽宁农村图书馆.

3.2 加大宣传,吸引读者

通过开展农村电影节、流动图书馆等活动创造农村文化氛围,以慢慢渗透的方式,让农民群众在不经意间感受文化的气息,养成一个好的文化习惯.就李家台乡而言,它是国家19 522个乡镇之一,经济力量较弱,文化体系不完整.面临读书难、距离远、时间少、图书馆资金有限等各种困难,利用流动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利益最大化,满足群众的读书需求.

3.3 完善农村图书馆服务模式

3.3.1 设置专区服务,快速传递科学文化信息 农村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农村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专区服务,如,农业政策专区、农业科技专区、农作物培育专区等.

信息社会的发展将科技进步的成果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农村特别是通讯较为落后的地方,更需要通过农村图书馆来宣传国家对土地的政策和农作物的补贴政策等.同时,通过专区服务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科学种植法,用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靠土地、靠农业生存的农民,从而拉近农民与图书馆的距离.

3.3.2 开展科学文化信息交流活动 农村的图书馆要适应本地区情况作出相应的模式改善.省图书馆、各市图书馆一般会通过举办活动或者讲座吸引读者.而在农村图书馆,吸引农民读者的方式则需要通过举办农业信息交流会或农业专家免费咨询讲座活动,把农民群众聚集起来进行信息交流.农村图书馆为农民提供诸如:种子的类别、优劣以及化肥的功能与使用等信息,让农民及时掌握信息,种出最好的粮食,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图书馆对生活的改变.

3.3.3 “农业信息我先知”主题服务 开展主题服务,是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更具有渗透性、重要性.“农业信息我先知”主题服务是由图书馆人员通过网络搜索、书籍查询、专家介绍,让农民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信息.图书馆人员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加以优化,将整理好的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后,向农民群众进行传播、推送.通过村能人、微信、微博、手机信息、推荐通告、书目等方式传播,吸引农民注意力,使其了解到真正有助于农业生产的资讯,进而有效利用土地,提高产量.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图书馆是他们的朋友,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农民种地并获取知识的地方.

贫者因书而富,农村图书馆能够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并使之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科学文化实力,让农村人民生活更充实,人生更有乐趣[7].因此,满足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需求,促进“三农”建设发展,缩小与生产总值较高乡镇的经济差距[8],着力建设农村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华海燕.全民阅读背景下的民间公益图书馆发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38.

[2] 徐同亮.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发展现状及改进路径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5(4):11.

[3] 刘丽娟.浅析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6):147.

[4] 宋容.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2):69.

[5] 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2010(4):141.

[6] 王迎胜.俄罗斯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及思考[J].图书馆建议,2013(6):74.

[7] 杜红英.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营造新农村文化氛围[J].新农村建设,2013(1):75.

[8] 高云鹏,张嘉桐.辽宁省县际经济的发展差异、特征及其成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4):563-568.

(责任编辑:陈 欣)

Construction of rural library in Liao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wide reading

ZONG Ni

(SchoolofBusiness,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In the era of nationwide reading,our country give the priority to the public culture.While at present,developing rural culture is the first task of the nationwide reading.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ibrary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Then it has a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 of Lijiatai in Liaoning province.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onstruct Lijiatai library in Liaoning province.

nationwide reading;rural library;public culture

2016-05-27

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农村图书馆文化建设需求问题研究(L14DTQ008).

宗妮(1976-),女,吉林公主岭人,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

G250

A

1008-2441(2016)06-0098-04

猜你喜欢

李家辽宁全民
全民·爱·阅读
辽宁之光
“称霸”试衣间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李家正 釉·画
可持续全民医保
数到一万捉迷藏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