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甬优17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06倪晓超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穗肥秧田基肥

倪晓超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宁德 352000)

甬优17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倪晓超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宁德 352000)

甬优17是浙江宁波市农科所选育的粳型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东地区的蕉城区洋中镇北洋村于2014年开始连续2年,将甬优17作单季中稻示范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群体长势整齐、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文章对甬优17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探讨。

甬优17 示范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解决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2]。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品种选育有了较大的发展,选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杂交稻新品种。优质稻品种甬优17是由浙江宁波市农科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采用甬粳2号A和K316217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4018)。该品种适宜在闽东地区海拔500 m以下的区域作单季中稻种植,生产中均表现,长势整齐、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

现以甬优17在蕉城区洋中镇北洋村示范种植为例,探讨优质稻品种甬优17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甬优17在福建省闽东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1 示范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2014年,在地处海拔430 m,田块平整、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北洋村,示范种植甬优17品种1.33 hm2,以宜优673为对照,平均每667 m2产量603.2 kg,比对照宜优673,增产53.1 kg,增幅为9.65%。2015年,在该地块以该品种建立优质稻百亩核心示范片20 hm2,经实割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633.2 kg,比对照宜优673,增产54.9 kg,增幅为9.49%。

1.2 主要特征特性

1.2.1 全生育期

2015年,甬优17在蕉城区作单季中稻栽培,播种期在5月5日,于6月1日移秧,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8月上旬齐穗,10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平均153 d,比对照宜优673迟熟8 d。

1.2.2 农艺性状

在示范种植中,甬优17田间表现为,群体生长整齐一致,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长势繁茂,叶色浓绿,穗大粒多,谷粒圆偏长型,后期转色好。每667 m2有效穗数15.7万,株高117.8 cm,穗长23.2 cm,每穗总粒数198粒,结实率82%,千粒重26.4 g。

1.2.3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品质检测中心米质检测,甬优17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稻米3级,2年试验平均糙米率为82.5%,精米率75%,长宽比2.4,垩白粒率28%,垩白度4.7%,透明度1级,胶稠度84 mm,直链淀粉含量14.5%,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较优。

1.2.4 抗逆性和适应性

甬优17耐肥性能较好,抗倒伏能力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发病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易出现稻飞虱、稻曲病为害。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

根据闽东地区气候条件及甬优17品种生育特性,播种期安排在5月上旬为宜;秧田应选在排灌便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并清除秧地田埂杂草,确保秧田畦面整平。秧田基肥每667 m2施用45%复合肥30 kg。采用湿润育秧,秧田播种量15 kg/667 m2。播种前,种子应用水清洗,浸种12 h,再用强氯精浸泡6 h后,用水反复清洗后催芽,谷种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按畦面积定量,采取先稀播后补播的方法,播种后至出苗前,做到日排夜灌,以防高温死苗。

2.2 合理密植

甬优17品种植株高壮、生长量大,若过度密植,会造成群体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病虫害防治;若插秧密度过低,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效穗数量,从而降低产量。插植密度为20 cm×30 cm,每667 m2插丛数为1.6万左右,丛插2粒谷,每667 m2基本苗6万以上。

2.3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能为水稻高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甬优17属于大穗型,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多,需肥量较大,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重基肥、早施分蘖肥、适量穗肥”的原则,进行合理施肥。由于甬优17生育期较长,且前期的氮肥利用率较低,因此要前氮后移,适当施穗肥,以提高结实率及增加千粒重[4]。氮、磷、钾肥用量比例为N∶P2O5∶K2O=1∶0.5∶0.8为宜。中等肥力田块,施纯氮12 kg/667 m2,基肥、追肥、穗肥比例为4∶4∶2,磷肥全用作基肥,钾肥按2∶4∶4比例分别用作基肥、追肥、穗肥,插秧后一周内,结合化学除草进行追肥。

2.4 水分管理

大田期水分管理中,采用“浅水移栽,深水返青,薄水分蘖,足苗烤田,寸水养穗,间歇灌溉”的技术措施。移栽前大田沟内灌满水,畦面无水层,则利于浅插不浮苗,并能有效提高移栽品质;到返青期,可保持3~5 cm深水层,以防败苗;施分蘖肥和穗肥时,田间畦面则保持1~2 cm浅水层,以保证施肥均匀,有效分蘖期可结合浅水灌溉与沟灌交替,以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当大田茎蘖数达到有效穗数85%(约13万穗/667 m2)时,及时排干沟水,进行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水稻孕穗和抽穗时,对水分需求较大,以灌寸水为主;齐穗后灌满沟水或浅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水,落干,反复交替进行,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成熟,实现保根护叶壮粒、提高千粒重、后期稻秆转色好的效果,在收割前6 d左右断水,不宜过早断水。

[1] 周开达,汪旭东.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研究.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1):6

[2] 谢崇华,陈永军.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B优827.杂交水稻,2002,17(5):57

猜你喜欢

穗肥秧田基肥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感怀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秀水134”机穴播穗肥施用量研究初报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