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2016-02-06卢长玲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农作物有机肥料

卢长玲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政府,泰安 271512)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卢长玲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政府,泰安 271512)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安全问题,所以,我国高度重视这项科学技术,并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有机农作物栽培的创新和发展政策。文章针对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研究,展开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有机农作物 栽培技术 挑战 创新

如今,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很高,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农作物安全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所以,快速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成为我国目前发展的重点。

1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和发展背景介绍

近年来,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对我国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开始对生态环境十分关注,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路线,

通常情况下,有机农作物发展经常与“不用化肥和农药”、“秸秆堆肥”和“禾本科与豆科轮种”等一系列相关技术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些都是传统的天然种植方法。其实,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就是一种古老的耕作技术方法的现代称呼,这种技术产生于1940年以前,有机栽培就是脱离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天然种植方法,而有机农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主要靠动植物经过微生物分解的代谢物和动物粪便提供,用这种天然无公害的肥料代替现代的化学肥料。

目前,世界各国对农作物栽培生态化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拒绝一切能够破坏生态平衡和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物品。站在农艺学的角度上讲,如果使用传统的有机农作物栽培方法,就要考虑栽培过程中,农作物的营养来源、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收益值、病虫害防治及杂草防除等问题。

2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

2.1 现代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与历史栽培技术的比较

总结历史的经验,对现代有机农作物栽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正确的,有帮助的,然后实际运用。比如,我国曾经有过高产水稻的品种。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再对历史的研究成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开发、创新,能够使农产品果实的体积变得更大、更理想;能够使果实的数量更多、更高产。要利用已经研究出来的成果,进一步创新,创造出更加优良的品种和种类。这种将新旧优良农作物栽培技术综合利用的方法,对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因技术发展迅速。如果把基因技术应用到实际中,会有很好的效果。选择优良特性基因,创造出更加优良的品种,产生的农作物拥有优良基因的特性。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出售基因产品及加工物的商家,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顾虑,相关单位应该对消费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传授相关的知识,避免辛苦研究的成果遭到否定,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关部门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发布生产预告,并面对全体消费者做好阐述,尽量消除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待基因农产品研究成功后,尽快让消费者们接受。

2.2 我国传统栽培技术与引进创新

我国是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国家,曾经一段时间农产品短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主要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要目标,而当今情况下,国民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使得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这就开始将农产品的产量目标转向质量目标,所以,我国大力研究创新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各部门开始重视农产品的育种和生长过程的维护,并且在很多种类的农产品上作出了成就。过去,为了提高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如今,为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拒绝施用化肥,改用天然肥料。

从前,农业上使用塑料覆盖幼苗进行培育,塑料难分解,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入薄膜覆盖技术,这也是对农业发展进行的改革。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国家,传统的农作物培育方法,需要用大量的水,如今生活用水也越来越多,所以,我国选择引进滴灌、喷灌和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农业培育用水。我国传统的农业栽培技术,仅仅着眼于单项技术,却忽视了农业的整体性,而单项技术也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

一年的多季生产农作物应该用良法、良种、良田、良制配套,这样才是最科学的,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

3.1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技术理论

有机农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品质形成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技术与理论的科学。农业上,每产生一个新品种、新技术,都要通过相关单位的检测,以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最好的作用,并创造更好地经济效益。所以,有机农作物栽培学是体现一个国家、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最有力标志之一。

我国的有机农作物栽培学,是经过相关科学家长期的研究,分别以技术原理、生态环境、农作物生理为基础理论,以技术、产量、质量、经济效益为目标,形成了与其他科目不同的理论形式。

1912年讲武堂的招生范围有了很大的调整,特别在护国战争后,云南俨然成了南方之首,不仅云南军人闻名全国,培养云南军人最重要的学校讲武堂也一道闻名全国。1917年,自号“东大陆主人”的唐继尧,为重振讲武堂,把招生范围向东南亚(南洋)、东北亚(主要是朝鲜半岛)扩展——在南洋招生,其实也是为了答谢南洋华侨对云南经济方面的支持。

3.2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古今着重点的变化

由此可见,有机农作物栽培学研究了,分别适合每一不同物种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条件的本质规律,它的优点在于适应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生态环境、不同耕作制度。

我国的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从经验指导转向了科学实际运用;从单项栽培技术转向整体复合栽培技术领域;从假设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并实际运用;从注重农产品的产量转向了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注重生产中期操作转向操作整个过程的一体化;从注重宏观调整转向微观控制的一次很大的变革和创新。

3.3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缺点

如今,摆在有机农作物栽培人员面前的课题,首先就是如何提高有机农作物栽培产量和作业效率;其次就是解决有机农作物栽培所产出的果实,不能够跟上农业生产的需要问题。虽然,存在现实中的两大难题,但也就更加的促使相关研究部门,提高科研速度和效率,更快的创造出好的科研成果。

施肥技术也是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难题之一,需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农产品的生产率,而且天然肥料比较短缺,所以还要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和控制施肥的次数,要注意肥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控制到最小。相关科学家研究出的新型肥料,要符合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保证农产品能够高产且安全。除此之外,在实行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水的用量。我国水资源非常的短缺,所以需要节约用水,用更好地节水办法,在不影响生长需求的情况下,做到用水最少。

4 总结

5 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实例

5.1 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

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对于蔬菜的生产越来越多,并且不断扩大,蔬菜生产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物之一,为农民增加产量、农业增加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无土栽培是指不使用天然的土壤,依靠培养液培养作物根系或者使用其它无土方式种植作物的方法。使用无土栽培,可以很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品质量,并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比较节省劳动力、水、肥料和农药,产品相对清洁、卫生,且栽培地点的选择上,更加的多样化,不会受到土壤条件的影响,可以很好地进行蔬菜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模式培养。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成为农业的一项领先的新技术,并且应用在了实际生产当中,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无土栽培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实现高效化、现代化、工厂化的重要手段。

5.2 有机花生栽培

有机种植技术是一种完全依靠自然原料,支撑整个植物生产过程的技术,包括病虫害的控制、施肥和土壤的改良。

有机花生的生产地点要选择远离工矿企业的地方,不要有潜在的污染源头,且土壤、大气、水质符合有机农作物生产要求。在种植地内,不要实行花生-小麦、玉米(或者夏大豆)两年三熟轮流耕作制度。种植基地周围,最好种植10 m宽的杨树隔离带,把花生有机培养基地与常规农作物培养区分割开来。

选择适当的土壤和生长条件,培养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非转基因花生。在种子的选取方面,含水量不能高于13%;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生芽率不低于95%。播种前半个月,选择好天气,将种子晾晒几天,但在这个过程中,晚上要将种子收回,以免种子受潮。然后,将经过晾晒的种子,进行人工去壳、筛选,保证选择的种子没有杂仁、霉仁、虫仁。选择的种子要保证均匀。

有机花生栽培的肥料要选择有机肥料或者沼肥,用量为每667 m2地3 000 kg,均匀施撒。耕作方面要求,深耕25 cm左右,不能漏耕,做到上松下实。

对于有机花生栽培,温度的控制较为重要,要等到地表温度稳定在15℃以上的时候,才可以播种,并要求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要达到70%左右。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沼液的原浆中6 h左右,然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在晴天里晒干。使用机器播种,要注意在地膜上覆盖少量的土壤,防止风把地膜掀起,还有效地减少烤苗。

[1] 陈智.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农业工程学报,2010,(01)

[2] 姚先荣.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四川农业科技,2010,(01)

[3] 李飞飞.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霜霉威的残留.农药,2010,(02)

猜你喜欢

农作物有机肥料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