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

2016-02-06王祖辉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机播施肥量利用率

王祖辉

(广西壮族自治州全州县农业局原种场,桂林 541501)

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

王祖辉

(广西壮族自治州全州县农业局原种场,桂林 541501)

探究水稻种植过程中,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文章通过研究氮肥的吸收利用机制,以及水稻种植中氮肥的投入情况,从种植、灌溉及施肥等方面,提出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栽培技术,以期实现水稻的种植高产。

水稻 氮肥 栽培技术

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等都是提高水稻高产与氮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从水稻栽培技术角度出发,研究提高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的方法。

1 氮肥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

1.1 根系生长

作为植物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根系将土壤中的氮元素吸收到植物体内。研究表明,当稻株根的活性吸收面积较大、根系发达、氧化力高、对铵根离子(NH4+)有较强的亲和力时,对氮元素会有较高的吸收利用率。除此之外,水稻根系的物理分布特点,尤其是纵向上的分布状况,同样与根系吸收氮元素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根系的生长特性,除了由基因遗传决定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栽培与生长。因此,选用发根力强、根系分支发达的水稻,采用合理高效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氮元素吸收率的主要途径。

1.2 光合作用

水稻的光合作用与氮素的含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其氮含量占叶片总氮量的80%。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氮元素会随着生长代谢而减少,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随着氮元素的减少,而逐渐降低。这种关系,在水稻生长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提高水稻对氮元素的吸收,可以延缓叶片的光合功能期。而要延缓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就要在种植过程中,保证水稻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而这必然对水稻种植的生产栽培技术,提出挑战与要求。

2 氮肥的投入情况

据统计,我国水稻种植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9%;我国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9%。然而,我国氮肥的消耗量却占世界氮肥消耗量的30%,氮肥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现阶段,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氮肥的吸收利用率仅仅在30%~45%之间,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50%~60%,氮肥的低利用率,极大的造成了我国物质能源的浪费。

稻田施氮肥后,只能吸收氮肥总量的30%~45%,并不能将其完全吸收。造成氮肥损失的原因有很多,如挥发、淋失、径流损失等。其中,氨挥发是最主要的损失途径,其损失率可以达40%~50%。氨挥发在施肥后的1~3 d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降低。

淋失主要指土壤中的肥料,随水分向下流动至根系活动层以下,氨淋失现象主要发生在种植前期,施肥量越大,淋失量越严重。径流损失主要指降雨、水土流失等造成的氮元素的损失。为此,为了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氮元素的损失率,必须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减少氮素的挥发、淋失或径流损失。

3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主要栽培技术

3.1 种植方面

目前,水稻种植的方式主要有3种:手插、人工撒播及机播。在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今天,机播无疑是最佳的种植方式。在机械化的水稻种植过程中,精良播种,深施肥与机播1次作业、双季稻和杂交稻的机播技术、机械化施肥施药等技术,都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实际产量。同时,机播也保证田间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确保水稻单苗和群苗之间的协调生长,提高水稻苗对水分肥料的利用率。

3.2 灌溉方面

通过对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植株叶、茎、根等生长状况、含氮量的分析发现,“间歇灌溉”及“薄、浅、湿、晒灌溉”灌溉方式利于水稻根系对氮元素的吸收。所谓间歇灌溉,即依据一定时间的间隔,采用间歇的方式,分次向水稻田供水,这种灌溉方式主要利用波涌流在沟畦中的推进,达到湿润土壤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灌溉方式渗漏大、灌溉不均匀等问题。所谓薄、浅、湿、晒灌溉,即要求在水稻灌溉时做到: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孕穗抽穗期薄水、乳熟期湿润灌浆、落干黄熟等。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控制了无效分蘖,提高了水稻生长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了水稻对氮元素的利用率。

3.3 施肥方面

首先,对施肥量有一定的要求。当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较低时,增加氮肥的施肥量,可以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吸收。但,当氮肥施肥量每公顷超过180 kg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反而会随着氮肥的增加而降低。施肥的多少要考虑耕地的土壤状况,并且针对不同的品种而定。因此,在施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最佳的施肥量。

其次,由于氨挥发是阻碍水稻吸收氨元素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氮肥深施尤为重要,当土壤含水量在13.6%、气温在29℃时,将肥料施于土壤表面,12 h后会挥发损失5.5%,而将肥料深施至地表以下6 cm时,12 h后的挥发损失只有0.3%。

最后,要做到平衡施肥。在为水稻补充氮元素的同时,确保水稻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如磷、钾等元素,都是水稻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在施肥时,及时补给含有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的肥料。平衡营养,不仅可以促进水稻对氮元素的吸收,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

[1] 马国辉,龙继锐,等.水稻节氮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策略及实践.杂交水,2010,(9):338~345

[2] 陈知年.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的探讨.弄领魔域,2015,(8):54~55

[3] 剧成欣,张耗,王志琴,等.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研究进展.中国稻米,2013,(1):16~21

猜你喜欢

机播施肥量利用率
马铃薯机播取得新突破 每亩节约成本360元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油菜机播机收生产技术初探
“秦优10号”油菜机械化种植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