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重机安全事故分析与管理

2016-02-06杨清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吊钩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杨清明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广东 珠海 519000)

起重机安全事故分析与管理

杨清明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现代工业生产常用设备中,起重机是其中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机械设备之一,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设备。本文介绍了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事故特点和工作实践探讨了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方法。

起重机械;事故;安全管理

起重机不仅在能源开发、石化工业、冶金产业、造船业以及港口等产业中使用广泛,同时也在物流系统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起重机械正在逐步向大型化、自动化、集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于201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将起重机归类为特种设备重点监督管理对象,其主要监管目的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起重机械事故类型

(1)挤压碰撞。起重机挤压碰撞伤人主要包括吊物在运行时由于吊物未摆放稳定,出现倾倒后造成人员伤亡;在对流动式起重机进行检修,或者是在指挥中被挤压碰撞;在巡检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起重机操作人员使用不当,器械运行速度过快或变化频率过快,吊物在惯性作用下对人造成挤压碰撞;②指挥人员指挥路线有误造成挤压碰撞事故;在进行重大吊物作业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③指挥人员现场管理效率低下,或是指挥人员所站位置欠佳,造成安全事故发生;④在对起重机进行检修过程中,巡检工作人员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巡检人员、维修人员和机械操作者之间沟通交流出现问题,便很容易造成起重机碰撞伤人事故发生。

(2)触电。司机碰触滑触线;机械在露天作业时触及高压输电线;设施漏电;钢丝绳碰触滑触线。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起重机司机室设置欠缺科学性,未在近滑触线端位置处设置防护装置;②在进行高压电线作业时,未装备屏护隔离,防触电安全防护措施没做到位;③指挥操作存在问题,在作业时没有保持安全距离;④起重机电气设备没有进行全面维修保护,司机室未安装安全绝缘垫而发生设施漏电,造成触电事故发生[1]。

(3)吊物坠落。捆绑吊挂方法不科学;吊索本身有故障;吊物重量超出负荷;过卷扬。出现上诉四种情况的原因分别为:①在捆绑时,钢丝绳之间夹角过大,导致在运送重物时钢丝绳断裂,吊物坠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在运送一些形状不规则或带有菱角的重物捆绑时没有加上防护板,导致吊物坠落;②起重机吊钩存在问题,主要有吊钩变形、吊钩组成部件松落、吊钩制作材料不符合标准等;③在运送前,工作人员未对吊物重量进行准确评估。例如在对一些部分埋藏在地下的重物盲目进行起吊,造成吊物重量超出标准负荷量,最终吊索断裂发生安全事故;④起重机未装配有上升位置限制器,或是安装限制器但失灵,吊钩上升不受控制,最终卷断起升钢丝绳,吊物发生坠落。

(4)整机倾翻事故。整机侧翻即是起重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整台机组倾翻。整机倾翻一般来说主要出现在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以及塔式起重机内。出现整机倾翻的状况一般来说包括大风刮倒、履带式起重机倾翻以及轮胎式起重机倾翻几种情况。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露天作业起重机并未设置防风锚定设备或者防风设备不稳定,当台风袭来时造成起重机被刮倒;②操作过程中出现指挥失误,吊运作业与规范要求不符合,例如说地面基础松软,出现斜坡、坑、沟等造成起重机倾翻;③操作出现问题,超负荷运载以及支腿架设与规范不符合等情况,例如说支腿垫板尺寸要求不到位,高度太高,材质老化等,吊运作业现场不符合规范,比如说地面基础松软等。

2 起重机械事故特点

根据前面事故原因的分析,起重机倾翻事故的特征包括:①主要出现在起重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伤害事故较多;②起重机械伤害类型相对来说较为集中[2]。导致起重机伤害事故出现的主要因素如重物下坠、挤压碰撞或者高空坠落等,其约占所有起重伤害事故比例的85%左右。而特别是重物坠落以及挤压碰撞两种情况最多,约为总量的65%左右;③因为管理失当而导致的起重伤害事故;④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机种相对来说集中。桥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升降机以及塔式起重机等四种类型的起重机械非常容易出现此类伤害事故,而上述四种机械总共出现伤害事故的数量约为所有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80%左右。

3 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起重机械事故存在的以上几方面特征,怎样更加科学有效的避免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做好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非常关键,下面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给出如下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一是政府部门应当强化对此类机械设备的监察管理工作力度,禁止缺乏资质的企业进入市场,不定期到工程施工现场实施检查。二是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必须要开展好针对起重机械的检验、监督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安全隐患,避免起重机械不正常运行[3]。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质量予以确认。严把技术检验关口,针对新安装的、大修之后的起重机械实施更加严格的检验,确保其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实际使用。三是施工企业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必须强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出现无证操作的现象。因为施工作业现场环境相对复杂,应当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制。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属于危险程度较高的作业,必须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结合起重机械的实际特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作业方案。四是根据设备的性能状况、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将所有的设备评级,其中差和一般的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并重点提高检查力度和检查次数。同时构建与项目部和租赁单位合作机制。五是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以及司索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分工清晰,责任明确。要尽快构建信息网络通讯,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减少安全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的实效性[4]。针对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要强化安全教育,对其实施安全技术考核,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针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以及司索人员实施安全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确保持证上岗。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应当针对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应用以及维护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努力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应当尽可能的实现起重机械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制造优质、性能可靠。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的较快发展,机械化生产作业程度逐渐提升,大型起重机械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必然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应用。本文借助于对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探讨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以期可以有效的减少起重机械实际应用中的伤害事故发生率,实现防患于未然。

[1]任宏.关于起重机安全管理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5:23+25.

[2]陈坚.桥式起重机典型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02:245.

[3]胡晓鸣.浅析桥式起重机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J].科技视界,2013,26:118~119.

[4]裴凯,李军伟.门座式起重机吊臂坠落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5,01:14~18.

X943

A

1671-0711(2016)09(下)-0017-02

猜你喜欢

吊钩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大吨位起重吊钩装置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Q48 悬链式抛丸清理机爬坡吊钩的结构设计
起重吊钩防脱装置的原理及应用
160t吊钩组在实际应用中设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