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县马铃薯种植管理经验的合理性探讨

2016-02-06李启立邹盘龙付润红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盘县块茎马铃薯

李启立,邹盘龙,黄 永,张 英,付润红

(贵州省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六盘水 553500)

盘县马铃薯种植管理经验的合理性探讨

李启立,邹盘龙,黄 永,张 英,付润红

(贵州省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六盘水 553500)

文章以盘县农民在种薯选择、播期差异、间套作时期、连作选择、种用薯收获适期、贮藏方法等种植管理经验的地域差异性为分析依据,具体讨论马铃薯种植管理经验的独特性、复杂性、合理性等问题,并提出农技人员在指导农业生产时,要充分尊重和研究农民的优秀种植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所长,做好农业工作。

马铃薯 种植 管理经验 合理性

在马铃薯的长期栽培过程中,由于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种植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研究总结,既有利于马铃薯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改进。盘县的马铃薯生产已有160余年的历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达到5万hm2,(占贵州省播种面积的8%),已是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生产状况好坏,对农业产业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1 盘县马铃薯的生产环境和发展状况

1.1 马铃薯的起源和适生环境

1.1.1 起源

马铃薯属茄科茄属的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拉丁美洲,有2个分布中心:一是为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及乌拉圭等地;二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野生种多为2倍体种。栽培种主要起源于第1个中心,具有一系列多倍性,商品马铃薯属于普通栽培种,是4倍体,包含2个亚种,一为起源于智利中南部沿海地区的普通栽培亚种,在长日照下或低海拔短日照下形成块茎;二为安第斯亚种,起源于安第斯山区,在高海拔短日照条件下形成块茎。据谷茂、丰秀珍等人[2]研究,典型的普通栽培种是由安第斯亚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而衍变成的,在温暖的夏季和长日照条件下结薯延迟或不结薯。

1.1.2 适生环境

(1)温度。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其原产地年均温一般不超过11 ℃。10~12 ℃有利于幼芽的健壮生长,在0~25 ℃范围内,出苗速度随温度增高,呈直线增加。茎叶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 ℃左右,最适温度为17~21 ℃,土温29 ℃以上时,茎叶即停止生长,温度在-1℃时受冻,-4 ℃时植株死亡。块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温度为16~18 ℃,昼夜温差大,对块茎形成和膨大有利,若昼温20~25 ℃,夜温10~15 ℃最为适宜;月均温25℃或以上时,块茎几乎停止生长,若供水充足,仍能生长。

(2)光照。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如温度强烈。刘梦芸等[3]研究认为,块茎形成时,不宜遮荫。在人工栽培下,马铃薯要比其他作物更多地补充光照,茎叶才能正常扩展。在强光下,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0 ℃,而弱光下则为17 ℃;在强光下,块茎的形成较早,块茎产量和块茎干物质含量高,但后期植株易早衰。光周期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形成,在长日照下,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茎叶生长旺盛,块茎形成延迟;短日照下,植株细胞分裂素增加,茎节变短,提早现蕾和块茎形成。光周期对块茎形成有量的影响。短日照下,生长的植株形成块茎,早于长日照下生长的植株。

(3)水分。马铃薯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不同,前期占全生育期的10%~15%,块茎形成期占20%以上,块茎增长期占50%以上,淀粉积累期约需10%左右。盛花期前后,地上、下部转折期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茎叶徒长。

(4)土壤。马铃薯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正常生长。但在沙壤土、泥炭土、腐殖土上,生长最好。块茎的形成和生长需要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保水性能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土壤 pH5.5~6.0,最适合马铃薯生长。

(5)肥料。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应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钾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通常占总肥量的80%或更多,且以厩肥、土杂肥等为主,配合无机磷肥和钾肥。

1.2 马铃薯生产概况

1.2.1 发展优势

盘县地处贵州西部、六盘水西南部,人口总数118万。其中,农业人口90余万,总面积4 056 km2,境内海拔高差大(735~2 865 m),气候冷凉,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极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3.5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1.2 ℃,极端最低气温为11.2 ℃,最热的7月均温为20.2 ℃,最冷的1月均温为5.1 ℃,最热月与最冷月温差15 ℃,年均无霜期271 d,日照时数1 593 h。年均降水量1 390 mm,雨热基本同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亦时常出现局部性倒春寒、冰雹、洪涝、秋绵雨等灾害性天气。王邦良,金辉等[4]研究认为,在盘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自然条件优越、品质好、利于贮藏保管、适合种薯生产、价格优、交通便利等优势。

1.2.2 发展历史和现状

据金辉[5]研究,盘县种植马铃薯大约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1949年前,马铃薯播种面积约为2 667 hm2,种植品种有红纹白、大白花、慈姑马铃薯等,这些品种不抗晚疫病,产量较低;1964年,发展到4 200 hm2,品种有所增加,包括河坝马铃薯、红马铃薯等新品种;1995年,达到了1.57万hm2,单产为760 kg/667 m2,比全国的单产水平低。1996年后,盘县建成了省内首个县级马铃薯脱毒中心,进行脱毒马铃薯的试管苗生产、种薯扩繁、推广,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增长很快,2009年达到了4.7万hm2,品种数量大幅增加,10年间,引进发展的品种已有30个。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品种有威芋3号、洋人洋、云薯201、合作88、中薯3号、费乌瑞他等,品质得到大力提升,单产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2010年,全县计划种植5万hm2,单产在1 250 kg/667 m2以上。县内现有的种植模式有净作、间套作,种植时期主要有春播、秋播、冬播。总的来看,以春播为主,春播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

2 马铃薯种植管理经验的对比分析

2.1 种薯的选择

一般认为,整薯播种较为有利[6],在盘县大多数地方都采用了这种办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种薯抗旱性能好,可保障出苗整齐(在盘县马铃薯种植期,春旱时常发生)、用种量小,算起来比较经济。但在一些高山区,比如普古乡奢烹、坪地乡和四格乡的大多数马铃薯种植区的农民,却认为大薯切块栽产量高,效果好。原因在于这些地方的土壤多为夜潮土,即便是春旱严重,也能保证全苗,且这一种植法能使大中薯率显著提高,售价好。

2.2 播种期

对于春旱严重情况下,是早播好还是晚播好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的想法或许真是不对的。2010年,盘县的马铃薯种植就遇到了60年难遇的大旱。自2009年9月至2010年的5月底,基本无有效降雨。在马铃薯种植季节,无论是农业主管部门,还是多数专家都主张,等到有效降雨后,再进行播种。可是,当地多数农民都主张,尽量按季节,而不要过分推迟。实践证实了农民的看法是正确的。

2.3 间作套作时期安排的地区差异

盘县的春作马铃薯,除在少数高海拔地区采用净作外,基本都采用了与玉米间套作的方式。一些地方采用的是同期播种间作;另一些地方却习惯于先进行马铃薯播种,再稍晚播种玉米的方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玉米在幼苗期容易受到马铃薯苗的荫蔽,生长不好,产量低。所以,近年来多数地方越来越趋向于同期播种。

2.4 连作

一般都认为,连作不好,因病虫害易发生造成减产[7];但在盘县的四格乡、普古乡的一些高山区,马铃薯长期连作也基本不会减产,且生荒地播种产量,反而不如熟地播种产量高。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地方海拔特高(一般都在2 000 m以上),风速大,气候相当冷凉,病虫害发生相当少,蚜虫等传毒媒介基本绝迹,且在耕地熟化过程中,土壤得到培肥,又阻止了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发生。

2.5 种用薯适期收获问题

一般而言,当植株达到生理成熟期,即可收获,过迟收获,会增加病虫感染机会。因此,多数学者、专家都主张,种用块茎要适时早收,减少病毒的田间积累,防止收前土温过高或过低的影响,以获得生理上的幼龄健薯[8,9]。但事实上,当地很多农民都采用了在土内留种到开春,种植前几天,进行收获,收后进行适当晾晒,即行播种的留种方式,且这样做的结果,往往能使下季马铃薯田间生长旺盛,病害减少,增产20%以上。

2.6 贮藏方式的差异

盘县农村在马铃薯的贮藏方法的选择上,因为缺乏有效地贮藏设备,采用的贮藏方法还是比较粗放的。除土内留种,还有收后堆放壅土贮藏和炕藏、囤藏等方式。这些贮藏方法在不同的地方采用,一般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3.1 因地制宜指导马铃薯生产

盘县地处喀斯特地区,境内山谷纵横,海拔高差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形成不同的栽培管理模式是正常的。农业工作者在进行农业推广时,应做到注意对当地环境条件的研究,找寻适合当地的方法,切不可迷信书本,要因地制宜进行指导。

3.2 农民马铃薯种植管理经验的总结

农民的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很多经验有其独特的地域合理性。农业工作者在指导农业生产时,应改变过于轻视农民经验的推广思维,加强对农民成熟经验的总结,以便提高推广技艺。

[1] 张静娴,郭春华,杨昌达,等.作物栽培学(马铃薯部分).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1992,315~324

[2] 谷茂,丰秀珍.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与进化.西北农业学报,2000,(01): 29

[3] 刘梦芸,蒙美莲,门福义,等.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及对激素的调节.马铃薯杂志,1994,(04)

[4] 王邦良,金辉,邹华芬,等.盘县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

猜你喜欢

盘县块茎马铃薯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任弼时与盘县会议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盘县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