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空

2016-02-05

中国煤炭 2016年11期
关键词:炼焦煤煤炭工业煤炭企业

信息时空

2016年前三季度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1)消费继续减少.测算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约28.4亿t,同比减少6800万t、下降2.4%.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3.6亿t,同比下降1.3%;钢铁行业耗煤4.7亿t,同比下降1.5%;建材行业耗煤3.8亿t,同比持平;化工行业耗煤2亿t,同比增长6.6%.进入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5%,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同比增长4.8%,9月份增长8.5%.

(2)产量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4.6亿t,同比减少2.9亿t、下降10.5%.4月份以来月度煤炭产量降幅均在10%以上.9月份煤炭产量2.77亿t,日均产量923.2万t,环比增长2.9%.

(3)进口大幅回升.前三季度全国煤炭进口18018万t,同比增加2384万t、增长15.2%,出口630万t,净进口17388万t、增长14.2%.自5月份以来煤炭进口持续处于高位,9月份进口煤炭2444万t,同比增加667万t、增长37.6%.

9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556万t,同比增长40.5%,环比下降14.3%;1~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4348万t,同比增长20%.9月份炼焦煤进口金额为38451万美元,同比增长26.9%,环比下降19.4%;1~9月份炼焦煤进口金额为290626万美元,同比下降3.9%.

9月份,我国出口炼焦煤5万t,同比下降59.7%;出口金额为517万美元,同比下降60%. 1~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炼焦煤92万t,同比增长22.9%;累计出口金额8276万美元,同比下降0.5%.

(4)发运量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3.7亿t,同比减少1.36亿t、下降9.1%,其中9月份发运1.58亿t,环比增加300万t,同比增加309万t、增长2%,今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

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4.74亿t,同比下降2.8%,其中9月份发运5323万t,同比增长9.2%.

(5)库存大幅减少.9月末,煤炭企业存煤1.15亿t,同比减少1943万t、下降14%,比年初减少1299万t、下降10%.重点发电企业存煤5700万t,同比减少1219万t、下降17.6%,比年初减少1658万t、下降22.5%,可用17d.全国主要港口存煤2619万t,同比减少1359万t、下降34.2%.近期主要用户及港口库存环比有所增加.重点电厂煤炭日供给量大于日消耗量,10月中旬存煤6273万t(可用21d),比8月末增长25.6%,环渤海五港存煤1330万t,比8月末增长14.6%.

(6)价格回升.根据监测数据测算,10月21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为145.7,比上期上涨5.3个基点.

晋陕蒙主产地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2.85点(太原指数)、50点(鄂尔多斯指数)和22点(陕西指数).

(7)投资继续下降.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连续下降.今年前三季度投资2200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民间投资1338亿元,同比下降19.8%.

(8)行业收益有所增加.前8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879.2亿元,同比下降10.2%;全行业实现利润224.8亿元,同比增长15%.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企业前8个月利润为85.79亿元,2015年同期为亏损4亿元.货款回收有所好转,8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同比下降7.6%.

《煤炭工业“十三五”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印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印发《煤炭工业“十三五”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期在“十三五”期间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及结构调整.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煤炭生产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生产煤矿数量大幅度减少,煤炭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十三五”期间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5%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6000处左右,先进产能比重占40%左右,前8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能的40%左右.在优化投资布局方面,“十三五”期间东部地区着力提升现有煤矿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不再新建煤矿项目;中部地区(含东北),保持合理开发强度,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适度建设资源枯竭煤矿生产接续项目;西部地区,加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力度,重点围绕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化煤化工项目用煤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新建煤矿项目.在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上,国家将大力推动煤炭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煤矿企业改制或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引导煤炭企业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内部市场体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行动,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平台,积累国际开发经验,提升大型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行业尤为关注的化解过剩产能上,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煤矿自主退出机制,合理资源配置,实行减量生产.大幅退出落后和其他不符合产业政策产能,做好资源枯竭、安全无保障、扭亏无望的煤矿关闭破产和职工安置工作,完成退出过剩产能任务.

此外,针对目前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提升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增强大型煤炭企业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智慧矿山,通过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和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积极发展煤炭工业先进产能.

多部门要求有序释放部分煤炭先进产能

为尽快改善当前部分用煤企业存煤偏低的状况,满足冬储煤的实际需要,有效保障冬季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监局联合要求,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

国家发改委表示,按照日前召开的保障冬季煤炭稳定供应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此次产能释放的主体包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发挥先进产能作用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规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其中不包括规模小、煤与瓦斯“双突”、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安全风险大、安全无把握的煤矿.

考虑到煤种的实际需要和特定用户运输距离的限制,以上主体难以有效承担产能调节任务的,部分产煤省(区、市)可从2015年度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再择优确定少数煤矿,经备案后,纳入产能调节的企业范围.符合上述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通过抓紧推进增减挂钩,引导建成煤矿依法依规有序投产.有关地区要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监局《关于实施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建设煤矿产能减量置换有关工作的补充通知》要求,推动建设煤矿抓紧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签订增减挂钩协议.

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新建煤矿,适度放宽退出煤矿的关闭时间要求,新建煤矿可以在产能置换煤矿关闭前投入生产.为有效保障今冬明春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需要,产能释放期限暂定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执行中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释放实施和停止日期.有关地区可根据本地煤炭供需形势,对上述日期进行具体安排.

(责任编辑 宋潇潇)

猜你喜欢

炼焦煤煤炭工业煤炭企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8月炼焦煤价格有所反弹 后期预计仍将走弱
5月炼焦煤价格整体下跌 6月有望反弹回升
3月炼焦煤市场震荡走强 后市仍存较强支撑
2021年炼焦煤市场大涨大跌2022年价格重心或将上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