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伽师县农田水利工作的思考

2016-02-05张文静

中国水利 2016年5期
关键词:渠系盐碱地农田水利

张文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水利局,844300,伽师)

推进伽师县农田水利工作的思考

张文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水利局,844300,伽师)

伽师县;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盐碱地治理

伽师县位于新疆喀什,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面积6 715 km2,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78%,现有耕地115万亩(1亩=1/15 hm2,下同)。伽师县盛产棉花、小麦、玉米、伽师瓜、酸梅、西梅、红枣等,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

一、农田水利工作现状

1.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伽师县紧紧依托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积极申报、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大力整合以工代赈、财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积极鼓励支持乡村两级自筹资金及农民投工投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实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由单项突破向整乡整村推进、由末级渠道防渗改扩建延伸到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转变。大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渠系防渗配套率不断提高,干渠防渗配套实现较大突破,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整村连片建设,高标准土地平整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大力实施,项目前期投入呈逐年成倍递增的趋势。

2.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伽师县相继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金用于节水工程建设,不断加大工程节水、田间节水、高效节水的实施力度,“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高效节水面积27万亩,总投资达2.3亿元。

①积极申报、争取各类高效节水项目资金,同时大力争取、有效整合自治区高效节水补贴资金,合理选择项目区域,稳步推进高效节水规模化发展。

②结合《伽师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坚持常规节水与高效节水有效结合的基础上,着力开展高效节水技术创新,在小麦、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以及瓜菜等方面大胆尝试,稳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③对高效节水水费实行减半政策。

④建立县、乡、项目区“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成立三级高效节水专管队伍,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加强专管队伍培训等措施,大力提高节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增强协会自主管理意识,逐步实现高效节水建设管理向规模化、有序化、科学化发展。

3.盐碱地治理成效显著

伽师县115万亩耕地面积中有103.5万亩不同程度地出现盐渍化。近年来,伽师县通过采取定额灌溉、发展高效节水、竖井排灌、盐碱地改良试点等措施,不断加大盐碱地治理力度。目前已完成县级排水规划和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编制,并先后对部分排渠进行了清淤改造,基本实现骨干排水工程畅通。自2010年以来,通过县乡自筹、以工代赈、财政扶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等筹措资金480万元,共清淤扩建排渠136 km。

4.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伽师县共有基层水管站所21个,其中分水站9个,乡镇水管所12个。按照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站所在原有的分水测水、配水到户计量与记录、水费计收等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利设施维修养护、抗旱机井运行管理、高效节水技术指导服务、防汛维修加固、条田规划、水政监察等公益性职能。为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还层层组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及党支部,目前水协执委人数达318名,协会人员报酬也逐年提升。

近几年,伽师县不断完善乡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原则,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管理、大力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移交、积极探索工程维修养护机制等,基层水利工作条件大幅度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自治区财政每年为公益性人员按时拨付358万元经费补助和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全部用于水管人员的工资发放和各类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对5所乡镇基层水利综合服务办公设施进行改造,有力地改善了基层水管部门办公条件,建立起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完善了斗口量测水设施,加大了配水计划、水量使用和水费计收的公开力度,进一步方便了用水户,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配套率低

①骨干渠系节水改造进展缓慢。全县干、支、斗三级渠道总长3 450 km,仅防渗452.8 km,防渗水平低,渠系老化失修,渗漏严重。

②重点水利枢纽急需除险加固。伽师县共有中型水闸4座,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均存在上下游防冲段水毁严重,启闭设施老化,主体混凝土工程腐蚀、破裂、冰啃现象严重的问题,急需进行除险加固。

③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缺少资金来源,投资分散未形成合力。目前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入零星分散,水利、财政、扶贫、国土等项目衔接不畅,未形成合力连片集中建设,工程效益不明显,无法实现灌区的集中连片节水改造。

2.高效节水运行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①投资标准较低。目前伽师县30年承包地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主要依靠自治区高效节水补助资金实施。由于伽师县地处流域下游,利用地表水为水源实施高效节水水源保障条件较差,结合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建设,亩均投资在1 100元左右,而自治区高效节水补助资金为500元/亩,对群众而言存在资金缺口。

②虽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队伍,并将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管理主体,但由于项目区耕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涉及农户较多,统一组织管理协调难度大,劳务报酬低,使得专管人员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

③条田化程度不高和种植模式的多样性影响高效节水的规模化推广。虽然近几年伽师县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不断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但全县条田化面积仍不足50%,加之农作物套种、复播面积较大,影响了高效节水的进一步推广。

④更新维护资金筹措困难。根据多年运行管理经验总结,滴灌带年更新及维修费用约为140元/亩,项目区仍然存在滴灌带更新费用筹集难、部分群众依赖项目资金扶持的问题。

⑤基层对高效节水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由于用水条件不同,上下游乡镇在争取项目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有明显差距。下游乡镇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地参与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并持续发挥节水灌溉设施效益;而上游乡镇的部分项目区却对高效节水工程增产增效的认识明显不足,接受程度较为被动。

3.土壤盐碱化制约农业发展

①近年来,水利部门相继投入200多万元用于盐碱地改良前期项目编制,部分项目也已通过了上级水利部门的审查,但立项总体偏少,无法对排碱骨干工程进行系统性建设。尤其是斗农两级排渠的不足,致使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不断加重。

②缺乏灌区监测体系,没有完善的灌区水文、土壤监测体系制度,无法监测并掌握灌区内土壤水盐剖面分布及变化特征、盐分运动规律、水量平衡及水分转化等。

③盐碱地治理措施过于单一,井排、农艺、生化等改良措施没有同步到位。

4.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随着灌溉面积不断增大和基层水利职能扩展,水管人员力量明显不足,部分水管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农民用水户协会虽然已经组建运行,但运行经费不足,末级渠系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仍然十分困难。

三、农田水利工作建议

1.完善资金支持体系

进一步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力度,提高干、支、斗三级渠系防渗率,减少输配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对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等水利相关项目进行整合,建立专项资金渠道,形成资金集中优势,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建设,推动灌区节水改造连片建设。同时,对大型灌区及重点水利工程增加占地拆迁补偿费用,并取消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资金。

2.加快高效节水建设步伐

加大高效节水实施规模,进一步提高高效节水占总耕地面积比例。提高高效节水投资标准,推行差异化投资标准,应根据水资源、作物种类的实际情况,对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水源及作物多样化的高效节水项目,进行投资标准的区分。

3.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

设立盐碱地改良专项资金渠道。采取以排渠建设为主,竖井排水、生物改良、农艺措施为辅的盐碱地改良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灌区土壤盐分监测体系建设,掌握灌区盐分运行规律,注重监测成果运用,为改良措施提供依据。

4.创新基层水利发展机制

加强对水价改革的考核,强力推动水价改革,实现水利运行管理单位良性运转。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的监督,推动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末级水价形成的实施办法,利用末级水价水费解决协会人员运行经费和末级渠系维修养护资金。

[1]邹维,卢刚.论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侵蚀类型分析与划分问题 [J].中国水利, 2015(20).

[2]邓铭江,王世江,董新光,等.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车小磊

S27

B

1000-1123(2016)05-0045-02

2015-11-06

张文静,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渠系盐碱地农田水利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专家解读《农田水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