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现代化规划对化肥市场影响分析

2016-02-05

中国化肥信息 2016年42期
关键词:化肥规划农业

分析预测

农业现代化规划对化肥市场影响分析

化肥是为农业服务的,化肥行业好坏与农业生产状况息息相关。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即“十三五”农业规划,将对今后的化肥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化肥企业认真关注。

《规划》中说,“十二五”期间,粮食连年增产,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2000亿斤。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2%、56%和63%,良种覆盖率超过96%,现代设施装备、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也呈现出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

《规划》规定“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支撑的产能保障格局基本建立;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目标基本实现。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施肥模式,集成应用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发展装备精良、专业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力争到“十三五”末,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农业现代化规划为化肥行业提供基本稳定需求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规划》中提出,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坚持有保有压,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定冬小麦面积,扩大专用小麦面积,巩固北方粳稻和南方双季稻生产能力。减少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西南石漠化区籽粒玉米面积,推进粮改饲工作。恢复和增加大豆面积,发展高蛋白食用大豆,保持东北优势区油用大豆生产能力,扩大粮豆轮作范围。在棉花、油料、糖料、蚕桑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稳定大中城市郊区蔬菜保有面积,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建设国家南菜北运生产基地。

在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方面,《规划》中提出了两条具体举措:

(一)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将15.46亿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实施最严格的特殊保护。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将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稻谷、小麦田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对大豆、棉花、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划定生产保护区,明确保有规模,加大建设力度,实行重点保护。

(二)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完善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监管考核和上图入库。统筹各类农田建设资金,做好项目衔接配套,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委托代建、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加大高标准农田投入,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同时,《规划》中提出要促进区域农业统筹发展,对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分别做了不同的规划设计。

(一)优化发展区。对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区域,提升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东北区。合理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规模,适当减少高纬度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食用大豆生产。提高粮油、畜禽产品深加工能力,加快推进黑龙江等垦区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华北区。适度调减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小麦种植,加强果蔬、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推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长江中下游区。稳步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巩固长江流域“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生产,发展高效园艺产业。调减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种植面积。

华南区。稳定水稻面积,扩大南菜北运基地和热带作物产业规模。巩固海南、广东天然橡胶生产能力,稳定广西糖料蔗产能,加强海南南繁基地建设。

(二)适度发展区。对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重点加快调整农业结构,限制资源消耗大的产业规模,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西北区。调减小麦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饲用玉米、牧草、小杂粮种植。扩大甘肃玉米良种繁育基地规模,稳定新疆优质棉花种植面积,稳步发展设施蔬菜和特色园艺。

北方农牧交错区。推进农林复合、农牧结合、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和草食畜牧业。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生产规模。

西南区。稳定水稻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园艺产业,巩固云南天然橡胶和糖料蔗生产能力。

(三)保护发展区。对生态脆弱的区域,重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禁止类产业,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青藏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稳定青稞、马铃薯、油菜发展规模。

自从2015年提出化肥零增长目标后,有些市场人士感到很悲观,认为今后化肥行业没多少搞头了。但从“十三五”农业规划可以看出,国家仍然强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只能是适度进口,决不能过多的依赖于进口,受制于人。今后农业还是要大发展,只不过是品种结构上要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这就为化肥需求奠定了比较稳定的基础。可以说,今后化肥需求量不会再增长,但也不会出现大幅下降,化肥行业还是有前途、有奔头的,但化肥行业也要进行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农业需求。

化肥行业发展方向

“十三五”农业规划中,有个鲜明的主题,就是要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绿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

围绕绿色农业,《规划》中提出了多条具体措施,这也将成为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有机肥。《规划》提出要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建立第三方治理与综合利用机制。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整个链条的无害化处理体系。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应用,率先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实现全量化利用。把农业废弃物变成有机肥,一方面减少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肥料来源,是变废为宝、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但废弃物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要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决不能造成二次污染。

二̣安全性高的化肥。《规划》提出要严格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研究探索重大建设项目国家统筹补充耕地办法,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国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别)以上。现在越来越强调提升耕地质量,这也给化肥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化肥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元素含量,不能让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将有害元素带入土壤中污染土壤。

三̣水溶肥。《规划》提出要节约用水及高效用水。在西北、华北等地区推广耐旱品种和节水保墒技术,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在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过度区等重点地区加快实施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善雨水集蓄利用等设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加大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这就给水溶肥提供了新的机遇,水溶肥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达到80%—90%;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溶肥的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

四̣林业及草原用肥。《规划》提出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深入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搞好天然林保护,确保“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同时要加强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草、草原防灾减灾和鼠虫草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建设人工草场和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扩大舍饲圈养规模。合理利用南方草地资源,保护南方高山草甸生态。过去我国化肥主要用于农业,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林业及草原的开发与保护力度在加大,林业及草原用肥量也在增加,这对化肥行业来说增添了新的空间。

另外,机械化施肥及测土配方肥也将面临较好的机遇。《规划》提出要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提升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提高水稻机械栽插、玉米马铃薯甘蔗机械收获水平,尽快突破棉油糖牧草等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丘陵山区机械化制约瓶颈。推进农机深耕深松作业,力争粮食主产区年度深耕深松整地面积达到30%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步伐的加快,施肥也将越来越实行机械化,那么肥料的形态就要改变,不能再是过去的粉状,而要加工成颗粒状,以适应机械化施肥。

《规划》提出,要大力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十三五”末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给测土配方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农户的耕地土壤采样化验,测出氮、磷、钾的含量,根据目标产量,缺多少肥补多少肥,是一种科学施肥方法,既能减少化肥用量,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保证农产品产量不减少,是近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大力推广的施肥技术,今后还将有大的发展空间。

(原野)

猜你喜欢

化肥规划农业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