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贵妃醉酒》,文场经典,珍贵『特产』

2016-02-05文|李

曲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力士特产杨贵妃

文|李 侃



赏析:《贵妃醉酒》,文场经典,珍贵『特产』

文|李 侃

广西文场是广西代表性曲种,2008 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妃醉酒》是广西文场经典名段,词曲俱佳,是演唱者百唱不厌,观众百听不烦的曲目。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谓尽人皆知,她繁衍出无数的戏曲作品,文场《贵妃醉酒》(传统文场清唱剧《长生殿》中的一折)就是其中的一小段。说的是杨贵妃这天傍晚喝了点小酒,浓妆淡抹,轻点朱唇,斜倚在躺椅上,兴奋地等候君王到来。不料太监高力士禀报,说万岁爷今晚不过来了。杨贵妃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像经霜打了的小白菜,蔫了吧唧……

第一、二句,是起兴和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中人物、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美好温馨的氛围;第三、四句主人翁出场,杨贵妃本来就天生丽质,又喝了点酒,两颊绯红,想必更加妩媚动人,看得出她此时的心情非常愉快,又有点儿小紧张,正焦急地等待皇帝临幸;第五、六句另一个重要人物太监高力士上场禀报,说是万岁爷今儿个不过西宫来了,要在昭阳宫那边休息;第七、八句,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心情很不爽,让宫娥连忙将精心打扮的行头撤了去……看看,才八句唱词,基本上是二二三节奏七字句式,多么概括凝炼、合辙押韵,既写了场景,交代了故事,又刻画了人物,充分体现了文场唱词典雅、高贵的品质。

好词还得配好曲。广西文场在流传的数百年间,其曲调由于艺人反复打磨,可说是千锤百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清新婉转、细腻抒情,具有皇家风格、宫廷韵味,有如漓江的水波极富韵致,不急不躁缓缓流淌,沁人心田。上海音乐学院原院长、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在访问桂林时,听说文场音乐特别优美,他考虑时间有限,提出想听一个小时。但这一听不打紧,竟然忘记了早晚,足足听了一整天,还意犹未尽,欣然题词:“广西文场是桂林市最珍贵的特产”,“国际旅游者要买当地特产,如能得到它的录音或激光唱片(CD),比任何纪念物都好”。这是对广西文场音乐最高的赞赏。

广西文场如此优美动听,是因为她具备有四大调和许许多多小调,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四大调是[越调]、[滩簧]、[丝弦]、[南词],小调有[寄生草]、[马头调]、[满江红]、[骂玉郎]等100多支,她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各司其职”,为故事服务,为人物服务,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各种情绪。[越调]因是古越国传来的曲调,故名,她表现喜悦、舒畅、轻松愉快的情绪,也能表达焦急和忧虑等的心情。[滩簧]是古人鲍叔牙在河滩鼓簧之曲,故名,她在于表达叙述、怨恨、寂寞,或者喜悦的心情。[丝弦],也称[思贤],是孔子思念其弟子颜回之曲,她宜表达叹息、回忆和惆怅的情绪。[南词]是唐代宫廷乐师李龟年在南宫中教授弟子的曲词,宜于表达悲伤、凄楚的情绪,情到悲哀处有如啼哭。这段《贵妃醉酒》采用的是[滩簧]曲调。整首乐曲起伏变化大,很好地表现了杨氏从喜到怨、愁、哀可说是百感交集的情感。唱腔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显示其不规整性和灵活多变性,上句落徵音“5”或羽音“6”,下句落角音“3”,是一种交替调式,这正是[滩黄]曲调的特色。

文场过去多由盲艺人演唱,他们囿于自身条件,只能“坐地传情”,以声腔打动人,要求唱出“味道”,所以特别强调唱功。在演唱《贵妃醉酒》时,他们能够深刻领会唱词的含意和曲调的意韵,演唱时充分表现出杨贵妃身份的华丽高贵,酒醉之后那种兴奋、焦急的心情,以及情绪转换到末句的怨懑、无奈。如今年轻人演唱《贵妃醉酒》,加进了不少现代元素,富于激情,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该忧怨的地方却忧怨不起来,反觉得很是愉快,这也难怪,因为他们的生活里没有忧愁啊。

(责任编辑/朱红莉)

佳作 小品

猜你喜欢

高力士特产杨贵妃
江阴特产——马蹄酥
哭来的官位要还回去
杨贵妃死亡之谜
欢迎订阅《中国林副特产》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并非奸臣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出处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
亦忠亦奸高力士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梦回大唐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