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6-02-05王雪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非球面植入术晶状体

王雪娇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雪娇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研究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对照组(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视觉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视功能优良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1.7%(P <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提升视觉质量。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觉质量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3.03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on visual quality. Methods 106 cases of senile catarac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control group (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with better visual quality than control group(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5%,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71.7% (P<0.05). Conclusion Cataract patients by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visual quality.

【Key words】Cataract,Implantation of intraocular lens,Visual quality

白内障是致盲的重要因素[1],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两种[2]。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效提升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3]。本研究以10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10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白内障,并知情同意。将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63~79岁,平均(65.5±5.5)岁;24例右眼,29例左眼。对照组53例,男35例,女18例;年龄63~79岁,平均(65.6±5.3)岁;23例右眼,30例左眼。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常规表面麻醉,作自闭式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实施连续环形撕囊,实施超声乳化,将皮质吸出,将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以推送器植入。对照组采用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手术方法同研究组,但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

1.3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2)以参考文献[4]提出的Titmus立体视觉图评估视功能,包括优、良、差三项;(3)以OPTEC 6500型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查视觉对比敏感度(CSF)。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视力情况

研究组53例中,2例<0.1,6例0.1~0.3,31例0.4~0.6,14例>0.6;对照组53例中,1例<0.1,13例0.1~0.3,27例0.4 ~0.6,12例>0.6。

2.2两组视功能对比

研究组视功能优良率为92.5%:31例优,18例良,4例差;对照组则为71.7%:20例优,18例良,15例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视觉质量对比

有眩光状态下,研究组1.5、3、6、12 cdp空间频率下CSF值分别为(1.5±0.1)、(1.9±0.2)、(1.8±0.2)、(1.3±0.3),优于对照组的(1.3±0.1)、(1.7±0.1)、(1.6±0.1)、(1.0±0.4),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眩光状态下,研究组1.5、3、6、12 cdp空间频率下CSF值分别为(1.5±0.2)、(1.9±0.2)、(1.9±0.2)、(1.4±0.1),优于对照组的(1.3±0.1)、(1.7±0.1)、(1.6±0.1)、(1.0±0.3),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5]。现阶段,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复明,而是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视觉功能,提升视觉质量[6]。

人工晶状体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能给予患者良好的光学效果及全天候持续光学矫正。以往,临床上多采用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取得一定临床效果。有研究认为,正常生理状态下,人眼的晶状体呈现负性球差,而人眼角膜则呈现正性球差,正是这种可以互补的正负球差,能促使人眼总球差得到控制,获得较为理想的视觉质量[7]。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便是在人眼正负球差的原理上形成的,能经由改良人工晶状体的前表面,或前后表面曲率,使得人眼晶状体负性球差得到提升,从而促使白内障患者恢复视觉功能,且能得到良好的术后视觉质量[8]。有研究认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较球面人工晶状体更为稳定,且光线较为昏暗时,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视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5%、71.7%(P<0.05)。由此可知,白内障患者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改善视觉功能及视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术后有眩光及无眩光状态和在1.5、3、6、12 cdp空间频率下CSF值进行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修饰人工晶状体的光学表面,促使其各点曲率存在差异,但屈光度自中心到周边相似,便于光线更好地聚集在一点上,从而改善患者视觉质量,提升成像清晰度。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更能改善视觉功能。

[1] 吴敏,叶剑,孙敏,等. 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主视眼转变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9):959-961.

[2] 马维彪.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10-11.

[3] 雷文忠,吴伯乐,叶锌铭.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影响性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2014,19(5):701-703.

[4] 蒲卫星.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及术后视觉质量对比观察[D]. 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1:6.

[5] 毛春春.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06-207.

[6] 鲁铭,程旭康,罗艳,等.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白内障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J]. 眼科新进展,2013,33(4):343-345.

[7] 赵灿.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野改变[D].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3:5.

[8] 崔巍,李丹,唐静晓. 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2,14(11):695-697.

Effect of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on the Visual Quality of Cataract

WANG Xuejiao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Jilin Jilin 132013,China

R828.7

A

1674-9316(2016)13-0057-03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吉林 吉林 132013

猜你喜欢

非球面植入术晶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航天相机非球面光学元件的离子束抛光工艺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非球面塑料透镜注射成型与注塑压缩成型工艺的对比分析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