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刍议

2016-02-04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遗址工作者文物

于 静

(汶上博物馆,山东 汶上 272500)

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刍议

于 静

(汶上博物馆,山东 汶上 272500)

作为遗址保护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物修复工作已引起了各方重视。文章针对文物修复工作存在的几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详细论述了更好地进行文物修复工作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此促进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影响因素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我国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文物修复工作是遗址保护中心的重中之重,文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沧海明珠,文物修复工作对于研究人类历史、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意义非凡。但是不可否认,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某些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接下来笔者结合在山东省汶上文物旅游局的相关经历对我国遗址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文物修复工作的改善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

一、当前影响遗址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主要因素

文物修复工作是遗址保护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影响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修复技术仍需更新

在对文物进行修复时,最为重要的就是修复技术,只有拥有好的文物修复技术才能够将出现的残缺文物恢复如初。文物修复工作者对文物修复技术的探索,并非起始于现代,中国的文物修复技术源远流长,修复技术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所涉及。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我国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无形财产。虽然在很长的时间内,文物修复技术只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工艺处理阶段,但是20世纪以来,文物修复技术工作者在不断修复文物的实践上,不断钻研技术,使得文物修复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遗址中心的文物修复技术也应与时俱进,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文物进行修复,在保证不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损伤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修复。

(二)文物修复材料有待研究

文物材料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文物是否长期保存的根本因素还是文物材料的性质。常见的四大类金属文物——金、银、铜、铁器,由于不同金属的活跃性不同,在同样的恶劣条件下,金器受损害的程度一定最小;铜器的保存环境必须干燥而且不含氯;银器的保存环境则要求不含硫气体,而且尽可能不要发生光氧化反应;而由于铁的性质较为活跃,铁器的保存环境则更为严苛。因此,对文物材料的研究也应不断探究。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文物修复工作也应运用各种近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文物材料的组成成分,分析组成材料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文物修复,为文物的长久保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物修复标准急需明确

在进行文物修工作时,文物修复标准更是尤为重要。一方面,由于文物修复工作者与文物创造者的审美理念受到所处时代和接受教育的影响必然不尽相同,但是文物修复工作者总会不自觉地以当代人的眼光看待历史文物,这就可能使得其在进行修复工作时,会使文物身上所带的浓重的历史色彩褪色甚至消失;另一方面,文物修复工作都是由人来进行的,而每个人对艺术的感知都不同,因此不能以美作为修复标准,为了追求自身眼中的美而导致文物历史价值的损害,而是应该还原文物的原本面貌和原本想要表达的观念,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进行文物修复。

(四)文物修复人才较为紧缺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璀璨明珠,根据我国法律,文物属于国家共有财产,由国家公益事业单位保管,而文物修复工作也尤为重要,但是我国文物修复人才却较为紧缺。一方面,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修复技术曾以血缘方式传承,不利于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前进,而如今修复技术的传承是国家的需求,应鼓励将修复技术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我国修复技术以传统师徒制为主,这样不仅不利于大范围地培养修复人才,甚至可能导致某些传统工艺的失传。故我国目前直接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较少,而且工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文物修复工作任务繁重。

二、如何使遗址保护中心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遗址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工作对人类发展的研究和我国历史文化传承都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进行文物修复工作也引起了广泛重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更好地进行文物修复工作。

(一)中西结合引进技术,提高修复水平

为了使文物修复工作顺利进行,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只有在过硬的技术基础上,才能使得文物修复水平更上一层楼。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是全世界文物修复工作者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修复水平,遗址中心不应固步自封,反而应与他国修复工作者不断探讨,不断引进新的有利的技术。一方面,可以与国外修复工作者展开学术研讨会,为广泛的修复工作者提供一个充分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先进技术的引进,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引进高分子加固粘接技术等先进技术,更加精确地进行文物修复工作。

(二)重视修复材料研究,加强背景学习

文物材料的研究对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文物修复材料的选择范围也不断拓展。一方面,在现代新材料拓展的范围内,依据文物修复技术中的要求采取合适的新材料,并且在普遍实践验证下,证明新材料的确具有以往使用的材料所没有的优点;另一方面,文物上所添加的材料不能对文物造成任何不可逆损伤,切忌暂时的修复导致永久的损毁,并且具有持久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具有很高的操作性;第三,加强对文物背景的学习。以南旺枢纽分水遗址为例,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时,应充分了解南旺枢纽分水遗址的历史沿革和价值特征等,在充分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文物修复工作。

(三)全面真实修复文物,明确修复标准

文物修复工作者应以全面真实修复文物为原则展开修复工作。一方面,要遵守过程可逆性原则,文物在进行修复时要采用可逆性技术与材料,因为一旦修复后的文物需要更换修复材料时,可以除去之前进行的修复材料,不会给文物造成不可逆损害;另一方面,在进行文物修复时,应以真实全面修复文物为主要目的,把文物的结构、形状、色彩等现状完全保留下来,而不应该受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在充分认识文物历史背景和表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工作,否则文物就变成了半现代制品了;第三,不应该除掉或者伪装文物自身老化的结果,例如铜器表面的锈等,而且不应使得后来增加的东西在自然老化生成物质的遮蔽之下保存下来;第四,不仅要遵守以上原则与标准,而且要使灵活性与原则性并存,不同文物的材料、受损情况等具体情况不同,只有做到灵活地把握文物修复的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修复工作。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文物修复工作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修复艺人,面对我国文物修复工作人才紧缺的情况,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使修复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首先,国家应对修复老艺人等人才进行大范围的保护,给予其相应的荣誉和生活保障等,鼓励老艺人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发扬光大,写专著或者讲课授予下去,使得传统修复技术和前人宝贵的修复经验传承下去;其次,国家应大力支持修复人才的培养,可以出资修建文物修复技艺的教习所,将修复艺人请进教习所,开设文物修复的实践课程,大力开展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培训与学习,大范围地培养修复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璀璨明珠,文物修复工作尤为重要,而如今遗址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工作受到修复技术水平、修复材料、修复标准、修复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几点能够更好地开展文物修复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为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定的思路。

[1]王展.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展望[J].文博,2013(3):1-2.

[2]李瑞亮,靳鹏.浅谈南派青铜器传统修复技艺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博物院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8):103-105.

[3]梁宏刚.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研究[J].南方文物. 2015(1):1-2.

G262

A

于静(1973-),女,山东汶上人,汶上博物馆,馆员,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文物修复工作。

猜你喜欢

遗址工作者文物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文物的栖息之地
关爱工作者之歌
辽上京遗址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文物的逝去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