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探析*

2016-02-04张丽仙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政治

张丽仙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法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探析*

张丽仙**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法系,贵州六盘水553004

人文关怀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原因之一就是人文关怀不足甚至缺失。而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片面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以及管理者的官本位思想等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原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①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之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再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要求:重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教育的灵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人文关怀作为其理论指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原因之一就是人文关怀不足甚至缺失,因此,重视人文关怀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的界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应该以人文关怀为底蕴,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实质

人文,简而言之,即人的文化,是相对于欧洲中世纪神的文化而言的。《辞海》中认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关怀要求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坚持人本身就是目的,集中体现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强调人作为生命有机体存在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最高价值,其次强调人本身是目的,需要对人的尊严、人格、心理健康、幸福等进行关注和维护。人文关怀主张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赋予人的生命存在以崇高的价值和尊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宗旨:追求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是一致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掌握较多知识的年轻人,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担负重任的大学生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很强的人文情怀。而培养这样合格的大学生,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人文关怀,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穿人文关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和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融入人文关怀,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主要包括二层意思,第一、从教育过程来看,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把大学生看作是拥有价值和尊严的生命个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性发展,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不能采取强硬的灌输方式进行教育,把学生仅仅当成是被教育和被改造的对象。第二,从教育目标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双重的,既要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和思想意识,同时,更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特点出发,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人文情怀、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手段,不是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撰文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异化”。其表现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仅仅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被改造和被塑造的对象,不是作为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生命个体。教育的目标也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而不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国家完成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的手段。这样,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主体性缺失,教育工具化,功利色彩浓厚。以上现象,其实就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重视不足的问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重视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片面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忽视个体价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同时,社会也要尊重和满足个人利益,主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依然受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重集体轻个人思想影响,重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这种重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的观念,势必带来国家按照完成某一时期经济和政治任务的需要随意更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完成国家阶段性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性丧失。

(二)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活动中,特别是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和教师沿袭传统思维方式,采取满堂灌的方法。教师没有认真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困惑等问题,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预设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接受那些知识,养成什么样的品德等等,按这种要求给学生灌输知识和规范学生言行,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和随意打造的对象,这抑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也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管理方面的官本位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地位的发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尊重本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现实状况是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猛增,而我们还没有建立一支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别是其中的专业辅导员更是由于专业不对口、待遇等问题不安心本职工作。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安全,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也赋予管理者更多的权限,例如评奖学金、外出实践活动、批准请假等。由于受到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管理者也俨然以“领导”自居,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其结果是师生关系功利化。学生未必把心里话和困难告诉辅导员,相反,学生为了讨好老师,维护在教师眼里“好学生”的形象,隐瞒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肯和老师、管理者谈自己的困惑,学生个人和班集体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但实际上问题很多。学生生活中的苦恼、学习上的焦虑和人际关系中的纠结已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高校学生中涌现的投毒、自杀现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在教育内容上重公共领域的经济政治教育,轻个人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偏重于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发展理念等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少,即使是近年的社会实践也是形式大过内容,这使得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的个人生活,目标太高而难于落到实处,产生“假”、“大”、“空”的感觉。事实上,不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偏重于政治教育,而且当前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理论和高层次理想教育,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缺失,同时,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足。

三、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措施

针对以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采取如下措施予以解决: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消除官本位思想,树立平等、服务的意识。这就需要高校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利和责任,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把大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尊重其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还要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第三、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问题

虽然在今天,理想信念教育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但日常生活是人们基本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关注宏观目标的树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关心和解决大学生的学习、就业、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实施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注释]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

[1]徐金超.加强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2]王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9(1).

[3]陈思坤.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渊源及实践价值[J].学术论坛,2009(4).

G641

A

1006-0049-(2016)19-0033-02

*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功利价值观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4zc047)。

**作者简介:张丽仙(1972-),女,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