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中的西班牙民族情结

2016-02-04白雪艺兰

北方音乐 2016年14期
关键词:阿尔贝尼斯和弦

白雪艺兰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浅析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中的西班牙民族情结

白雪艺兰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从阿尔贝尼斯的音乐创作特点,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组曲,《阿拜辛》这几个方面分析了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中的西班牙民族情结。

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民族情结

西班牙的钢琴音乐自18世纪的意大利古钢琴家斯卡拉蒂逝世以后,便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杰作了,直到19世纪下半叶的民族乐派兴起,才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出色的西班牙本土作曲家。最著名的当属阿尔贝尼斯,他的音乐作品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和声语言独特,发展手法新颖,为其钢琴作品在西班牙音乐中占有的特殊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也是第一个将西班牙民族音乐引领到世界舞台的西班牙作曲家,在西班牙的音乐历史上,他可以称得上是西班牙民族音乐中无人能及的高峰,是19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奠基者。

一、阿尔贝尼斯的音乐创作特点

阿尔贝尼斯少年时游历世界各国,接触了很多当地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和多种音乐元素。如: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音乐充满东方阿拉伯的情调,旋律中带有大量装饰音,富于梦幻色彩(特里安那、凡旦戈、哈巴涅拉以及南美的探戈等);北部卡斯迪尔地区盛行的是节奏急速变换配以响板伴奏的波莱罗,而被称之为西班牙音乐灵魂的弗拉门科歌舞,则是各地区音乐的中心。多种艺术养料,造就了阿尔贝尼斯具有西班牙民族特色的创作风格。

阿尔贝尼斯早期写过一些沙龙式的浪漫钢琴小品,主要从西班牙的人文景观及人民的生动戏剧性特点入手,创作了大量的以西班牙民间生活习俗、乡土人情、自然景物等内容的钢琴小品。在他写作中所运用的音乐语言和形式也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非常独特。同时,还在钢琴上借用民间即兴演奏发展手法再现了各种民间乐器,特别是吉他的技巧和音响特点。

阿尔贝尼斯一生创作了300多首钢琴作品,其中作于1890-1893年的《旅途回忆》、《西班牙》、《12首特写小品》、《西班牙之歌》(作品232号,共5首)、作于1886-1887年的《西班牙组曲》(共8首),以及作于1906-1909年的《伊比利亚》组曲,都清楚的显示了他的创作特点:客观性和现实性。钢琴组曲《伊比利亚》是阿尔贝尼斯晚年的巅峰之作,其中的12首作品都以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为创作动机,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风情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并将钢琴的演奏技巧与西班牙传统的民间舞蹈素材和乐器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西班牙式音乐的奔放热情与悲欢情愁。

二、阿尔贝尼斯《伊比利亚》组曲

这套组曲,是最能体现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中的西班牙民族情结的。这是一组多种风格、由各种西班牙舞曲提炼加工而成的大型作品,在音乐语言和曲式结构上,由抒情性、描绘性和舞蹈性的组曲形式表达出深厚的民族感情。全曲由十二首根据西班牙民歌或景色写成的乐曲组成,分为四卷,每卷都包括三首含有标题的小品,每一首都以西班牙音乐元素为基础,将舒展的乐思、华丽的演奏技巧与西班牙舞蹈节奏相结合,有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在这十二首乐曲中,第七首《阿拜辛》是最受世人瞩目与青睐、音乐会上经久不衰的脍炙人口的演奏精品,笔者也甚为喜爱。下面的文字,笔者将以《阿拜辛》为载体,对该曲的音乐形象、音乐结构、演奏技巧及音响效果进行了简要剖析,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阿尔贝尼斯是如何将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要素融入其音乐创作、最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

三、《阿拜辛》

《阿拜辛》(El Albaicín)(又译为“拜尔辛”或“阿尔瓦伊辛” ):曲名是西班牙格拉纳达省首府格拉纳达郊外的古城名称,是一首音画式的描述性作品,表现了西班牙著名吉卜赛人集居地的生活状态。德彪西在评论《伊比利亚》时写道:“很少乐曲能与第三册中的《阿拜辛》相提并论,在这首乐曲中处处散发着西班牙夜晚的浓郁花香,透过朦胧夜色传来隐隐的吉他声。乐曲没有直接采用西班牙民歌曲调,但却是一个完全被西班牙音乐气氛所侵染的人心中流淌出来的音乐……”。

(一)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

乐曲的引子部分,先以左右手交替的单音奏响,在右手一个持续dol音的衬托下,左手的旋律围绕着它上下起伏,好似从远处传来的鼓声,若隐若现。音乐在行进中伴随着这鼓声渐渐拉近,此时,右手的单音已变为和弦,使得鼓声逐渐清晰,愈加丰满。到第32小节的第一拍上,加入了“前十六”的音型,右手的演奏已不止是伴奏的鼓点,而是形成了各自的旋律线条。鼓声逐渐拉宽、渐慢,最后以冲到了fff的力量结束了长达48小节的引子。

但作曲家并没有想休息的意思,紧接着,第一主题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它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主题构成,一个是热情而忧郁的吉卜赛舞蹈节奏主题,一个是蜿蜒起伏的科普拉歌谣(Copla)主题。使人联想到在那灿烂的阳光下,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带着那种喜悦、奔放的热情,尽情的舞蹈着、欢笑着,周围有围观的群众和三三两两说笑的人群,看得出他们的生活是快乐的。但不时出现的不协和音程,又使这种快乐中带有些许的忧郁和凄凉。

在一个延长记号之后乐曲进入了第二主题。这个延长,就好像是一声久违的叹息,又像是一句憋在心里的话没有诉说尽兴。在这里,作曲家用了相同的旋律但隔的很开的八度单音(这也是阿尔贝尼斯惯用的西班牙音乐特色的写作手法之一),来表现夜晚即将到来的那种神秘、那种向往……各种竞相开放的植物,混杂着浓郁的花香,透过朦胧的夜色,传来了隐隐的吉他声。贯穿于第二主题的是左右手同时的颤音,这里模仿了吉他的演奏效果,好似是对生活的诉说。类似于第73小节的音响效果,要像钢片琴似的演奏,这两种乐器的交替演奏,使得民歌主题及西班牙民族音乐特色愈发充分地表现出来。

从第99小节开始,乐曲进入了两个主题的交替变奏。第一主题再现后,阿尔贝尼斯用了三组不协和二度音程的模进,将乐曲推向了一个爆发式的高音和弦,转而又是鼓声和吉卜赛舞蹈节奏主题。这种和弦循环往复,使得高潮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它不禁使人联想到人们欢腾的热闹场面。

随后又转入了第二主题的变化再现。空旷的八度重复,好似渐渐转凉的天气,燥热的人群终于寻找到了些许凉意,使得人们的心理得到了稍许的宽慰和满足。人们渴望这种静谧的傍晚和安逸的生活,类似于民歌的主题,又将人们带入了美好的夜间活动。突然,这种安宁被打破,乐曲又进入了第一主题的变化再现,只是这一次,阿尔贝尼斯用了更加具有流动性的写作手法,在连接了三组不协和二度音程的模进之后,乐曲进入了一个第二主题空前的变化再现。密集的和弦夹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将那空旷的八度重复演变成了一首如泣如诉的歌谣。旋律声部在左右手之间交替着,隐藏在流畅的和弦推进当中,这旋律像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似梦似幻,清刷着人们内心里的寂寞与忧愁。强劲的和弦渐渐趋于平静,又进入了第一主题的再现。

在一段高贵庄严,优美柔和的旋律之后,乐曲再一次进入了第二主题的变化再现。虽然运用了大量的和弦作为旋律表现手法,但阿尔贝尼斯将音量控制到从pppp到fff,强弱幅度发挥到极大的限度,增加了旋律的流动感,也试图提醒演奏者他所想要的色彩变化。从第281小节开始,全曲进入了尾声。一、二主题的交替变化,二度音程的下行模进,奇异的和声效果,不断变化的音响色彩,如人们复杂的内心变化,冲破了对美好的幻想,在矛盾中寻求释放的渴望心情。四个紧凑的八度和弦从高处落下,粗暴地结束了全曲,也好似将压抑在人们心中的阴霾释放了出来。

在这首乐曲中,阿尔贝尼斯描绘出了这个吉卜赛居住区的生活场景。从白天到夜晚,从欢快到安宁,从美好的幻想到忧郁的现实,直至火山爆发式的释放。这种生动的个性化的场景描绘,在他的《伊比利亚》组曲的每一首创作中都得到了生动鲜明的描绘与刻画。

(二)传统与多变的音乐结构

《阿拜辛》可以算做是用变奏回旋曲式写成的。其音乐结构框架借鉴了古典回旋曲式的形态,由引子(第1—48小节);第一主题A(第49—68小节),第二主题B(第69—98小节);第一变奏(第99—152小节),这包括主题A的变奏(第99—130小节)和主题B的变奏(第131—152小节);第二变奏(第153—228小节)包括主题A的变奏(第153—164小节)和主题B的变奏(第165—228小节);第三变奏(第229—281小节),也包括主题A的变奏(第229—244小节)和主题B的变奏(第245—281小节)及尾声(第281—313小节)组成。

在调性布局上,全曲主要以降b小调为主,中间穿插着很多离调的现象,这种离调,更多的是临时变化音及西班牙民族调式的运用,再加上有许多增二度、增四度和减五度的不协和音程,这就使得其调性若即若离,从而,用传统的调式和声已无法将其解释清楚。这种西班牙民族音乐特有的和声效果,给阿尔贝尼斯的创作增色不少,使得其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宗教神秘色彩以及动人的魅力。

(三)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富于变化的节奏

在钢琴演奏的难度上,阿尔贝尼斯的作品大量地采用了一些高难度及技巧性强的写法,在《阿拜辛》中这种写法亦随处可见。如乐曲中三组不协和二度音程的模进之后的那个具有爆发力的和弦,笔者认为需要演奏者有一种一触即发的零点式的爆发力,双手似两只钢抓内扣,沉下气双臂环抱抬起猛搓下去。这带给人们的音响效果并非只是“响”,而似一种在许久的平静中一声炸响的惊雷。又如第二主题第一次出现时的双手同向八度,它并不是用钢琴的三根琴弦同时击响,而是选择用一根琴弦不到键底的演奏,此处可借用弱音踏板来达到所想要的那种朦胧、优美、柔和的音响效果。故手臂应放松,略微抬起,随着音乐的起浮跟着浮动。

此类弹法看似简单,但要想达到作曲家所要求的,就得使演奏者更富于幻想地演奏,而不是刻意地交待音符。再如第二主题的第二次变奏(第165小节开始),为全曲的最高潮阶段,大量密集的和弦进行夹杂着数量众多的临时变化音,时而激动时而忧郁,时而奔腾时而沉寂,好似诉说着一段凄婉的故事。这里需要演奏者轻快清晰的触键和鲜明的节奏感并集合全部的臂力推奏,不光要有流动的效果还要听得见歌唱的旋律。对此,笔者认为,不光是手上要表现出感情,更需要的是演奏者心里流淌出来的音乐,这样才能更感人、更动人。结尾粗暴式的结束,犹如一股被压抑久了的火山般的热情猛然迸发出来,这需要很好的手臂与全身的协调能力,双手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这种力量,几近于“砸”出的热情。这些音乐写法,是阿尔贝尼斯在写作过程中,贯穿于它所有音乐作品的钢琴技法,对演奏者来说也是极具尝试性的。

西班牙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节奏丰富而富于变化,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包括流行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弗拉门科、全国都流行的霍塔、凡丹戈等。在这首乐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充满活力的民间舞蹈节奏律动。如乐曲的开始运用了三拍子的塞吉迪里亚舞曲的节奏型,它将重拍放在了第二拍上,这种舞曲的速度较快,并伴有快速的三连音,阿尔贝尼斯抓住了这一舞曲的特点,运用了快速、流畅的三连音,但他并不是照搬或直接套用民间舞蹈的节奏型,而是加进了自己的创意,将三连音做为伴奏背景。此曲的节奏自由,有较多的装饰音,全曲的音域并不十分宽广,但却具有浓郁的西班牙特色。

(四)神奇多变的音响效果

从这首乐曲中,我们可以看出,阿尔贝尼斯在追求一种声音的图象,一种神奇多变的音响效果。曲中的奇妙音响时而遥不可及又时而近在眼前,时而朦胧如烟又时而纯净清晰,时而清雅内敛又时而辉煌灿烂。如此变化多端的音响效果,使人“耳”不暇接,叹为“听”止。因此,《阿拜辛》才是《伊比利亚》里最动人的乐曲之一,《伊比利亚》才会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难怪人们会对阿尔贝尼斯的才华赞叹不已!

生动的个性化的音乐形象,即尊重古典形式又多变化的音乐结构,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富于变化的节奏以及神奇多变的音响效果,这几个特点在阿尔贝尼斯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他独有的具有鲜明西班牙民族特色的音乐特征。人们正是通过这些特征来认识阿尔贝尼斯的钢琴作品的。作为西班牙的作曲家——阿尔贝尼斯自然是西班牙民族的骄傲,同时也对他同时代和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重温他作品的同时,研究他钢琴音乐中所具有的西班牙民族情节的风格,也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5年度院级一般课题“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的西班牙民族情结探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

白雪艺兰(1984-),女,硕士研究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高师钢琴教学与演奏研究。

猜你喜欢

阿尔贝尼斯和弦
本期人物:费尔南多·梅尼斯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比公主终与父亲团聚
轩尼斯门窗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秋是第二个春
女球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