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音乐教学“借班上课”的反思

2016-02-04刘世成

北方音乐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研形式音乐

刘世成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对高中音乐教学“借班上课”的反思

刘世成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现在,高中音乐教育领域的教研活动很多,如:教学观摩、优秀教师经验报告、教学评比等,有的已经形成制度化了,如公开课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奥尔夫等各种教学法的展示、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的设置等异彩纷呈,在表面繁华的背后,许多教师却怨声载道。有些教师抱怨,自己带的好班的正常教学常被打乱。因为好班常被这些教研活动“借”去上课;有些教师抱怨这种课“作秀”成分太多,离真实课堂太遥远。因此,许多教师甚至呼吁取消这种形式。对此,笔者的看法如下:

高中音乐;教育领域

一、“借班上课”是一种历史资源

“借班上课”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小学教研活动的活跃而兴起的。新课改后,“借班上课”由原来重在展示逐渐增加了研究的含量,但形式化仍然很浓,有的人甚至用“表演”“作秀”等词语来形容。作为一种有较长历史的教研形式,弊端暴露多了一些,人们要求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彻底抛弃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我们要抛弃它很容易,但要建设一种新的教研形式谈何容易啊!且现在的一些新的教研形式,尽管热闹,但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与其谈抛弃不如我们进行反思改进。看看问题究竟在哪,研究有效利用这历史形成的宝贵资源,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倒是需要倡导的。

二、“借班上课”本身并没有错

“借班上课”之所以长期活跃在教研领域,看来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比如这至少能很方便组织者组织教研。从管理的角度看,一些教研活动确实是需要的,它是提供群体互动,信息传播,有效管理不能缺少的形式。作为一种形式是客观的,本身不能说有什么错,就看怎么利用了。如果说“借班上课”就一定能产生“作假”行为的话,那常态课不是更容易产生“作秀”行为吗?!其实,“借班上课”挺考验教师的,这是展示教师基本功的有效形式,面对陌生的学生和严肃的评委的挑刺,没有相当的基本功,教师是很难逃过评委的法眼的。通过这种形式确实有助于检测出一个音乐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借班上课”本身并没有错,问题主要还在乎教师及其管理者去如何取舍。

三、“借班上课”的主要弊端及其解决

各种音乐教学都强调备课要备教材和备学生。教材其实就是个例子,对于现在强调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的教育要求来说,备学生更重要。尤其“借班上课”这种形式,矛盾的焦点主要凸显为如何备学生。就凭课前几分钟“会面”能把学生备好吗?因此,许多教师绞尽脑汁来对付“备学生”。托关系借个好班来上是常用的一招不用说,大多数教师都有提前“打点”的经历。以至于一些赛课成了提前作假的课。教师们之所以会怨声载道,原因就在于此,大家都知道这不好但也没办法。其实,不提前“会面”学生也还是有招来“备学生”的。首先,当教师刚走进所借班级所在的校园时,你就要抓住机会,通过校园来了解学生。学校的校训、校园的文化氛围、宣传栏等都可能为你提供走进学生的素材。比如一个学校校园充满柳琴戏的张贴宣传画,这很有可能告诉你,这个学校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之前有过这方面的训练或者演出。如果上课时能借此话题导入,就很容易拉近学生并在预测学生的基础上顺利展开教学的。其次,班级教室张贴的音乐家肖像、名言,还有教室后的黑板报上的小文章,别小瞧这不起眼的东西,这很可能是班风的体现,以往教师价值观的导向,学生现有状况的展现。咱们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料事如神的能力,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教室也能见出这个教室“主人”的精神面貌。抓住它,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在以往的观摩中,我确实发现一个聪明的教师,他在观摩课上能根据学校的特点即兴编了一个顺口溜进行竹板教学,效果很好。再次,当然主要还是要“看学生”,教师要能练就一种能在短时间内与学生套上近乎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就要善于对学生察言观色,练就了解学生的本领。有的学生看起来“活跃”,一般就善于表现,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欲望可能要淡的多,不可在课堂上随便叫这些学生到前台表演。把握不好,很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失败。第四,在之前的备课时就要留点“弹性”,即备课要“留有余地”,积极充分利用课堂出现的“插曲”,给学生以新鲜感以便更好的吸引学生。第五,常规的奖励手段也还是可以运用的,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课堂表现积极地教师常用的招是给予五角星、小动物图案之类的小礼物以示表扬还是很有效果的。高中生喜欢什么呢?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小学教师的一些做法配以相应的奖励措施?但笔者在此说一个题外话,对教小学生的女教师来说,有时在小学生额头上轻轻的一个“吻”也是一个很好的奖励手段,也不一定非要花钱买一些东西进行物质奖励。对高中生尽管不能这样,有时与学生来一个握手举动也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力量。第六,学会尊重学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培训课上经常说要以学生为本,但在实际教学中做起来就露馅了。比如许多教师经常在课堂提问后,直接指着学生“你说”,有的教师更简洁,直接手一指道:“你”,还有的教师直接说:“最后一排的那位男生”或“学号三号”来回答。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提问,用“你请”可能师生交流起来就更顺畅了。更切不可一见到学生回答不畅就皱眉,这是对学生无言的不尊重。好的教学肯定是发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这样的例子无法穷尽,但找一些建设性的招总比全面否定要有意义的多。

总之,“借班上课”并非一无是处,也并非就没有招来改进。其实,即使有些闪失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有时课堂出错,教师能坦率地承认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学生会明白,这才叫实事求是,这也便于养成批判精神。相反,把自己的课堂上的滴水不漏,不等于在告诉学生教师就是神话吗?教师就代表真理吗?从此,“向师性”习惯的养成就可想而知了。如此“正确”就好吗?聪明的教师甚至还主动“示弱”,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有利于课堂的互动和生成。对培养探索精神非常有益。而这正是传统课堂可遇而不可求的!

刘世成,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音乐教师。

猜你喜欢

教研形式音乐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音乐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