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的作用*

2016-02-03张雨梦李臻

黄河之声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工类校园文化大学

张雨梦 李臻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的作用*

张雨梦 李臻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近几年,理工类大学对音乐类公共课程越来越重视,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由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来阐述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的必要性,分别从音乐类公共课程利于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和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阐述了音乐类公共课程对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从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三方面阐述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理工类大学;音乐类公共课程;学校;学生;作用

众所周知,音乐是美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程。音乐课程逐渐被大家所关注与接受,从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大高校全面推进。“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音乐,喜欢音乐,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全新的精神面貌,我们的国家、民族,我们的社会才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一、音乐类公共课程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一)音乐类公共课程利于创造一种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艺术文化为核心,以音乐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审美特性。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水平,促进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也有利于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推动校园文化持续发展。

(二)音乐类公共课程有利于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

多数理工类大学过分追求专业知识、专业技术,重理轻文,重技能轻素质教育,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因为音乐类公选课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与理工类教学大相径庭。音乐类公选课比较灵活,比较轻松,与理工类的严谨正好可以互补。音乐类又有理论课、实践课、欣赏课等教学模式,张弛有度,使学生身心放松,劳逸结合。从而可以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持续深入下去。

二、音乐类公共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改变理工学生对于音乐观念的误解

1.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

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水平。逐步了解不同的音乐时期的音乐风格,音乐类型,著名词曲家以及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从而对音乐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性情。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哲学思想,历史知识,美学思想等等。使学生站在更高的水平来待人接物,看人看世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2.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成绩

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学校全面推进的一种体现。增强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的兴趣,及学习自信心,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理科专业知识通常锻炼人的左脑,而音乐可以锻炼人的右脑,这样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人也会更聪明,学习更省劲,改善理科生右脑被长期抑制的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将以前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推进对科学知识的研究,服务于自己本专业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3.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改变理工学生对于音乐观念的误解

有些理工类大学生会把自己不能理解的一些民族音乐认为是落后的、低级的、应该被淘汰的。通过音乐类公选课的学习,他们摒弃了这种不正确的观念。认识到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是多么的片面、多么的不足。认识到音乐的发展从古至今也是一门学问,认识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对于自己民族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贡献,认识到不同音乐的价值,认识到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音乐也是优秀的,认识到音乐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巨大帮助,认识到音乐就只是唱唱歌、弹弹琴是一种狭隘的观念等等。

(二)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音乐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对于跨文化的理解。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改理工生严肃、刻板、呆滞的外在形象,使他们由内而外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更好的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现在的社会讲究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以后进入社会就是这样,要能够与人合作。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思想观念。当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可以用音乐打开话题,拉近距离。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只具备自己专业的知识,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音乐可以提升理工类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艺术品味,完善提高理工类大学生的社交形像与交际能力。

(三)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1.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膨胀,许多人开始崇尚金钱,功利心太重,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与金钱挂钩,都与所谓的成功挂钩。只想着对自己是否有利,不要影响了自己的利益。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对金钱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忽视了审美能力,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忽视了正确的世界观。有些大学生也是如此,不认真学习,以享乐为美,沉溺于网络游戏,认为学业是无关紧要的,只享受当下,抱着混日子的思想。他们对美的认知与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混淆了美与丑的概念,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心理扭曲,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思想境界、综合素质都亟待提高。而音乐类公选课的开设就犹如冬天里的阳光,驱走了寒冷与阴霾,让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看到美、欣赏美、吸收美。提高了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认识与理解,审美能力也得到锻炼与发展。能使学生按照“美”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懂得人生并不是吃吃喝喝,人生的意义大的方面就是报效祖国,小的方面就是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2.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可以改变浮躁的社会,可以为我们疗伤,音乐治疗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来说,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使他们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好,投入自己的情感,矫正心理扭曲。通过音乐来缓解压力是一种极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也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

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精神得到洗礼,人格得到完善,灵魂得到升华。音乐中蕴含的感情大多是美好的,比如祖国大好河山,浪漫的爱情,好人好事或者伟大的人格。欣赏好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拥有美的心灵,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加热爱生活,形成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3.音乐类公共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有助于提高理工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因为音乐作品具有严谨复杂的曲式结构,变幻的节奏,丰富的和声,以及各种强弱变化,大脑在感知、分析、推理的过程中,会具有创造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挑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当今这个追求创造而不是制造的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理工类大学开设音乐类公共课程对于学校和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理工类大学应该加强音乐类公共课程的建设。

注释:

① 引用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1] 崔佳.普通高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作用与意义[J].新课程,2007,07.

[2] 陈明.普通高校开设世界音乐公选课意义及策略[J].文教资料,2007,09.

[3] 郭婷婷.普通高校开设舞蹈公选课的意义[J].科教文汇,2009,02.

[4] 孙雁雁.浅谈普通高校开设中国民族音乐公选课的必要性[J].音乐时空,2014,12.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音乐对提高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审美素质的调查》研究成果(20160462)

猜你喜欢

理工类校园文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