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引领

2016-02-03张丽红

传媒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校园

文/张丽红

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与引领

文/张丽红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应通过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科学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良性发展。

自媒体校园流行文化文化导向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因其即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点,掀起了一场传播领域的革命。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是由大学生们参与和传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自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给高校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应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规避其不良后果,科学引导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走向,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响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而探寻其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响,笔者在辽宁省鞍山市的两所高校按照多段抽样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其中,男生占40.03%,女生占59.97%。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自媒体是大学生的重要资讯、娱乐和社交平台,传统媒体在大学校园被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关于获取信息来源的调查中,91.8%的大学生选择网络自媒体,只有8.2%的大学生选择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媒介。调查更显示,每天使用网络自媒体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竟达到65.9%以上,手机是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校园低头族随处可见。自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自媒体创新了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自媒体改变了以往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单向、单一和被动的传播方式,变得多向、多样和主动,并呈现出一种交互传播的网状结构。大学生们在接受流行文化信息的同时,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见解、表达想法,与多人进行沟通和探讨,实现信息传播和意见汇集的双向化,甚至多向化。自媒体扩大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平台,并实现了传播方式的创新。

2.自媒体加速了校园流行语的更新。2015年的“醉了”“约吗”“我想静静”“壁咚”“且行且珍惜”“什么鬼”“有钱任性”等流行语在校园里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一波的网络流行语,其更替“一浪盖过一浪”。2016年,最常用的校园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你开心就好”取代了之前的万能回复“呵呵”,用来表示“没兴趣”“自娱自乐去吧”“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就是不听”等意思;女生们常用“宝宝”一词来卖萌,于是“吓死宝宝了”“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等校园流行语就应运而生;情侣之间常常说的“撒狼黑”是韩语音译“我爱你”的意思;夸人帅说“颜值爆表”,说人丑是“主要看气质”。校园流行语作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透过它还可以准确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但是对于一些粗俗偏激的、经常被大学生们拿来宣泄情绪的校园流行语,如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势必严重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3.自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阻碍了良性校园文化的传播。当前,自媒体信息的传播内容日益娱乐化,泛娱乐化已经成为自媒体平台上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博得受众的眼球,自媒体平台上的大众传媒乐此不疲地报道娱乐圈明星们的八卦新闻,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等现象日益严重。据调查统计,发布不健康信息的不道德行为已经成为自媒体公害,应该受到重视并予以解决。这些缺乏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的浅层次文化消费,虽然能暂时满足大学生的“快乐心理”,但是,却阻碍了良性校园文化的传播,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娱乐文化所“绑架”。

4.自媒体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校园流行文化主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自媒体平台既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是一个信息垃圾站;既有真实的、有益的信息,也有虚假的、有害的信息,甚至还夹杂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价值观念。作为校园流行文化主体的大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所致,其对自媒体信息的判断力和辨别力明显不足。自媒体平台缺乏“中心”和“核心”的价值引领,浅表化、平面化、碎片化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难以分辨真假,极易被负面价值所迷惑,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甚至“部分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政治信仰的淡化与危机,直接导致其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二、自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领

1.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自”传播特质,鼓励大学生正向自我展示。大学生们大多个性张扬,自媒体平台给了大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展现和传播自己的智慧、创意和个性。鼓励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颠覆传统,大胆创新,进行个性化展示,不仅能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营造出自由的文化氛围,还能促使大学生由被动提升到自觉选择,从而激发出“自主、自发、自觉”的主体意识。

2.建立校园微信、校园微博等一体化自媒体集群,合理引导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导向。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喜欢求新求异,对流行文化的喜爱和对时尚的追求本无可非议。高校应尊重大学生合理的文化需求,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在校园微信、校园微博上推送与流行文化相关的资讯,举办最美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来引导大学生合理、适度地追求时尚潮流,进而打造大学生的流行观,转变他们对流行时尚的错误看法和观点。

3.将校园流行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理性化。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说:“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为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主体,具有喜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心理特性,将流行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流行文化的“壳”,注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也就是说,按照流行文化的构成元素来配置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内容,这样既传承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了本土文化的创新能力,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又改变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中缺位的现状。

三、结语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传播的媒介环境更加宽松,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不良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失范,不仅会污染整个校园文化环境,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偏离,因此,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必须加以科学引导,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系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W2015008)、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网络流行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16DB002)、2016年度鞍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专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

[1]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

[2]刘洪波.泛娱乐化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引导策略析要[J].高等教育研究,2012(05).

[3]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03).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流行语校园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大学流行语考察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巧借 流行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