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述论

2016-02-03白杨洋

安徽史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纪念活动社会功能改革开放

郭 辉 白杨洋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改革开放以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述论

郭辉白杨洋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即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改革开放后,每当抗战胜利纪念日,尤其“逢十”纪念之期,国家和社会均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召开纪念大会或座谈会,发表社论或纪念文章,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等。抗战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包括:第一,铭记历史事实,宣传国耻记忆、抗争历史、和平经验;第二,进行政治动员,动员全国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献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第三,塑造国家形象,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形成的伟大精神财富;第四,协调各方关系,中国与世界、大陆与港澳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改革开放;社会功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引起社会各界对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的关注和重视。其实,“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在战后即设立,且举行有隆重纪念活动*郭辉:《战后抗战胜利纪念日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曾将“八一五”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但不久即“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的通告》,本书编写组编:《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7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92页。。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八一五”宣布投降之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而对真正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三”知之不多。因笔者已对新中国成立后抗战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和话语嬗变做了一定考察*郭辉:《论改革开放以来抗战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0期;郭辉:《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胜利纪念话语之嬗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郭辉:《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胜利纪念之嬗变》,《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现拟对改革开放以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的主要活动、社会功能等进行系统回顾和论述,以清晰国家和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纪念日设置和运作的需要。

一、中共抗战胜利纪念的由来与演进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停战诏书。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政府与同盟国签订投降协定。国民政府决定9月3、4、5日3天举行全国性庆祝。中国共产党延安边区政府也决定于3、4、5日放假3天,以示庆祝。中共西北局于3日下午召开筹备会,决定5日举行群众庆祝大会,并规定5日上午多个秧歌队进行街头宣传,入晚举行火炬游行,民众剧团在大众剧院公演,各该机关自行组织娱乐晚会*《延安各界明天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解放日报》1945年9月4日,第1版。。由此可见边区政府对庆祝抗战胜利的重视。此后国民政府将“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定为国定纪念日。因处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未再行庆祝。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确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定为“其他各种纪念节日”,“不必放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本书编写组编:《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7卷,第8291页。。1951年7月9日,东北局宣传部给中央宣传部报告,称:“东北数年来均以八月十五日为解放纪念日,在群众中影响较深,但事实上苏军从八月九日出动后至八月下旬始全歼日寇关东军,最后使日寇投降”,直到9月2日正式签字。且“去年旅大苏军司令官亦提出不应以‘八一五’而应以‘九三’为纪念日,我们亦感到这一问题牵涉到对苏军战胜日寇的功绩问题。因此请中央考虑可否由政务院明令公布九月三日为战胜日寇及解放东北的纪念日,并作为东北地区性的纪念日,妥否请示。”*《东北局宣传部以“九三”为战胜日寇纪念日的提议》,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针对东北局提议,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的胡乔木就此请示中央。8月1日,毛泽东批语:“请乔木另拟一电,采用统一的‘九三’纪念。”*《在胡乔木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请示报告上的批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29页。8月2日,中央批准东北局宣传部以“九三”为战胜日寇纪念日的提议,“同意规定九月三日为全国统一的战胜日本纪念日,除东北应改在此日庆祝解放外,全国军民及报纸均应于此日纪念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宣传苏军援助我国战胜日寇的功绩。在今年九月三日,并应着重反对美英抹煞中苏抗日功绩而准备片面媾和及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和长期占领日本的反动政策。”*《中央批准东北局宣传部以“九三”为战胜日寇纪念日的提议》,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第264页。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每年九月三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举行纪念”*《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的通告》,本书编写组编:《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7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92页。。政务院因中央对抗战胜利纪念日之变动,也调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由此可见,将抗战胜利纪念日由“八一五”变更到“九三”乃符合历史事实之举,但中共整个调整过程皆突出和强调苏军对中国战胜日本的功绩。

此后,中央多次发布纪念“九三”胜利日通知,从国家层面规定纪念日活动。1951年8月29日,为庆祝9月3日抗战胜利,中央规定各省会以上城市应于9月2日或3日举行数千人的代表性的纪念会,并且会上应该有各党派和群众代表作简短演说,在各工厂、学校举行小规模的讲演会、座谈会。此次纪念宣传的主题为“加强抗美援朝,反对美国非法对日媾和”*《中央关于纪念“九三”胜利日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第286页。。1952年8月22日,中央发通知规定该年9月3日“各地可不举行群众性的纪念集会,而举行有各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各地报纸可以发表评论及其他纪念文字,并可报道人民群众对于抗日战争胜利日的感想。宣传内容着重反对美国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并变日本为军事基地的阴谋,并结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即将在北京举行,进行团结亚洲及太平洋各国爱好和平人民共同为保卫东方和世界和平而斗争的宣传。”*《中央关于“九三”胜利日宣传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第401页。1955年8月3日,中央同样规定此次“九月三日”“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第十周年纪念日”,“各地不必举行纪念集会,而由报纸发表一些纪念文章,其内容可根据最近周恩来同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关于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发言,以缓和远东局势和促进中日关系正常化为中心。”并规定以后每年的“九三”胜利日纪念办法都仿照此办理*《中央关于“九三”胜利日纪念问题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第982页。。1965年7月10日,中央宣传部向中央请示,拟对“九三”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从“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三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纪念活动”。宣传的主题为“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以及“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和毛主席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伟大意义,驳斥现代修正主义者关于民族解放运动和武装斗争问题的谬论,结合当前的备战时事教育,鼓舞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对当前主要敌人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央批准照请示办理*《中央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的通知》、《中央宣传部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57—1992》,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400—401页。。该年首都万人隆重集会庆祝,以“发扬人民战争传统,定能彻底打败美帝”。罗瑞卿在大会上发言,表示人民战胜了日本法西斯,也一定能够战胜美帝国主义*《首都万人隆重集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解放日报》1965年9月4日,第1版;罗瑞卿:《人民战胜了日本法西斯》,《解放日报》1965年9月4日,第2版。,将抗日战争的胜利延伸到抗击“美帝国主义”。建国初期的“九三”抗战胜利纪念侧重于时事政治,主要宣传内容不在“抗战胜利”本身,而在利用纪念表达现实政治诉求,“亲苏”与“反美”成为纪念的重要主题。

“文革”期间,1970年与1975年“九三”分别为抗日战争胜利25周年和30周年,《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发表有纪念文章。改革开放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国家和社会进行隆重纪念,各式活动纷纷举行。以后“逢五”、“逢十”,尤其是“逢十”年份多举行有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纪念大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举行各式庆祝活动。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草案关于纪念日日期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我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表明我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该节日。

二、改革开放以来抗战胜利纪念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主要依托一些纪念形式展开。这些形式主要有召开纪念大会或座谈会,发表社论或纪念文章,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

(一)召开纪念大会或座谈会

纪念大会或座谈会能够使较多的人参与,且一般有固定场所空间,让参与者集中在一定区域内,从而形成一定的纪念氛围,让参与者感同身受。所以,纪念大会或座谈会往往对参与者能够形成比较有力的影响,这成为一些重要纪念采取的主要形式。

首都各界每当抗战胜利“逢十”之期皆会召开纪念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规格最高,形式庄重。1985年9月3日,首都各界人民举行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等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上就座。下午3时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宣布纪念大会开始,军乐队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彭真、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等分别发表讲话*参见《首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解放日报》1985年9月4日,第1版;彭真:《在首都各界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5年9月4日,第1版。。1995年9月3日下午,首都各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出席了大会*《首都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人民日报》1995年9月4日,第1版。。2005年9月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和10位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代表一起步入会场,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胡锦涛发表讲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05年9月4日,第1版。。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并举行了盛大阅兵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第1版。。

国家各机关组织召开座谈会,回顾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以表示纪念和庆祝。如,1985年8月25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在政协礼堂举行座谈会*邹爱国:《政协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1985年8月27日,第1版。。1995年8月2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等,以及原中顾委委员和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共120多人出席座谈会*郑庆东、陈维伟:《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中组部召开老同志座谈会》,《人民日报》1995年8月24日,第1版。。200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曹智:《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人民日报》2005年8月28日,第1版。。2010年9月3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在京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老同志代表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举行》,《人民日报》2010年9月4日,第1版。。此类座谈会丰富了抗战胜利纪念的活动,同时也让不少抗战老战士和老同志能够参与抗战胜利纪念,通过他们的发言让与会者能够重温历史,感受抗战精神。

各地方和社会团体也组织召开纪念会或座谈会,以纪念抗战胜利。如,2000年9月2日,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举行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座谈会*徐机玲:《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纪念抗战胜利55周年》,《人民日报》2000年9月3日,第2版。。2006年9月3日,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40多位有关专家和学者与会*刘畅:《纪念抗战胜利61周年座谈会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9月3日,第3版。。2013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抗战老兵、抗战将领后代、专家学者、抗战类纪念馆代表围绕“维护二战史实,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批驳日本右翼错误言行”主题进行了发言*魏薇、张蜀君:《抗战胜利68周年座谈会召开》,《人民日报》2013年9月4日,第4版。。

纪念会和座谈会成为纪念抗战胜利的主要形式,在于其人员、时空、成本等各要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此也能产生比较好的纪念效果。其中,座谈会的纪念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形式灵活,操作方便,邀请抗战老兵或遗属回顾抗战、述谈先辈往事,能够形成很好的互动,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发表社论或纪念文章

文本话语的纪念形式比较灵活,印刷手段日趋现代化,使成本低廉,能够达到比较广泛的传播效果。不少报刊为纪念抗战胜利发表社论,如,《人民日报》分别有《历史的昭示》(1985年)、《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1995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05年)、《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10年)、《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复兴力量》(2011年)。《解放日报》也有《自强不息振我中华》(1985年)、《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1995年)、《弘扬伟大精神化为实际行动》(2005年)、《凝聚和平与正义的磅礴力量》(2015年)等社论发表。这些文章确定了年度抗战胜利纪念的主旨基调。

各报刊还发表一些理论性纪念文章。比如,1985年《人民日报》发表胡子昂的《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8月20日);1990年发表王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9月3日);1995年发表刘华清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8月1日)、金冲及的《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7月6日);2005年发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8月26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历史的启示》(9月2日)、罗焕章的《中流砥柱正义战争》(9月30日)等。这些理论性文章立论高远,富有思想性和启迪性,并具有极强说服力,清晰了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和功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除了理论建构外,《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还发表有文艺性纪念文章。如,1985年《人民日报》发表张廉云的《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缅怀我的父亲张自忠将军》(8月18日);1995年发表张颖的《抗战中的文艺大军——记周恩来在抗日战争中的二三事》(7月9日)等。《解放日报》1985年9月3日也发表有张祺的《上海职工同新四军的战斗情谊》、刘人寿的《“移花接木”营救李白》、陆诒的《徐州会战中访李宗仁将军》、李直峰的《抗战期间的对日无线电侦破工作》等;2010年发表柳田、尤莼洁的《一对老姐妹的抗战记忆》(9月6日)等纪念文章。这些文章丰富了人们对抗战历史的了解,提供了不少历史真实故事,有利于增强对抗战历史的感同身受。

一些报刊还设置专栏、专版、特刊等对抗战胜利进行庆祝和纪念。1985年8月1日,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人民日报》第8版整版发表徐向前、聂荣臻、萧劲光等抗战老将的纪念诗文。2005年6月17日,《人民日报》联合新华社等新闻单位,与全国各地主要新闻媒体联合推出大型抗日英雄人物专栏“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人民日报》用4个版面的篇幅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刊。该年还设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稿”,刊发了一系列文章。2005年,《解放日报》专门策划《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共4个版面。《解放军画报》1995年第8期,推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专刊,刊登130幅珍贵照片,以图证史,以史明理*陈文:《〈解放军画报〉出版纪念抗战胜利专刊》,《人民日报》1995年8月13日,第4版。。

(三)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1、组织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历来为庆祝与纪念的重要活动之一,其本身需要观众的参与互动,能够达到较好的纪念效果。1995年9月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首都举行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解放日报》1995年9月3日,第1版。。2005年9月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为了正义与和平》*《首都隆重举办大型文艺晚会〈为了正义与和平〉》,《人民日报》2005年9月3日,第1版。。2015年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第3版。。这是国家在“逢十”抗战胜利纪念举办的3个专场文艺晚会。同时,也有一些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举办文艺演出。如,1985年9月3日,“上海市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文艺演出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节目有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交响乐《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等*《上海纪念抗战胜利文艺演出动人心弦》,《解放日报》1985年9月4日,第1版。。2005年8月15日晚,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总政歌舞团策划编排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永远的丰碑》,在中国剧院上演*《各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人民日报》2005年8月16日,第1版。。这些文艺演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用艺术的方式为观众展示抗战历史,庆祝抗战胜利,尤其是现代媒体如电视、网络越来越普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观众,寓教于乐。

2、举办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一般比较正式,属于正规的学术空间,能够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也是在文化领域纪念抗战胜利运用较多的形式,不少学术机构皆利用抗战胜利纪念而举办各式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不仅纪念了抗战胜利,也促进了学术领域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比如,198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党史研究会在中央党校举行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2005年9月2日,中宣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学术研讨会促进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们成果发表、观点交锋的平台,也能为国家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有的研讨会即有国家领导人出席。

3、创作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是纪念抗战胜利的表现形式之一,形式活泼,内容易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群众喜闻乐见。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85年我国电影工作者摄制了大型纪录片《抗日烽火》,还摄制了《流亡大学》、《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死证》3部新故事片*朱云:《纪念抗战胜利上映三部新故事片》,《人民日报》1985年8月17日,第8版。。1995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辑大型画册《黄河在咆哮》,由沈阳出版社出版*周志方:《大型画册〈黄河在咆哮〉出版》,《人民日报》1995年8月15日,第4版。。2005年,文化部从7月至9月在北京举办抗战题材戏剧展演,歌剧《八女投江》、舞剧《南京往事》等30台优秀剧目先后上演*刘文:《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太阳花〉讴歌民族精神》,《人民日报》2005年8月12日,第14版。。这些艺术作品丰富多样,有图书出版,也有电影、电视剧、话剧、舞蹈、画册等多种形式,能够广泛的宣传抗战,宣传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

4、开办展览会

展览会相对比较系统,将某个主题的艺术品放置到一起,观众容易形成比较直观的感知。而展览会展出的内容则丰富多样,有书法展、图片展等。比如,1995年10月7日,北京神州书法研究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书法展览在总后勤部文化活动中心开始展出。这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110幅,各种书体兼备*《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书法展览开幕》,《人民日报》1995年10月9日,第4版。。2005年7月7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开展*冯春梅、王建新、张静宇:《〈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今天开展》,《人民日报》2005年7月7日,第1版。。2015年7月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习近平参观〈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人民日报》2015年7月8日,第1版。。以某专题形式进行的展览会,能够很好的纪念抗战胜利。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由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联合主办“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孙明辉:《抗战历史知识竞赛在京举行》,《人民日报》1995年9月4日,第3版。,通过知识竞赛形式传播抗战历史。2005年4月1日,民族魂、血铸中华等千家网站共同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吸引数百万网友积极参与*李亚杰:《全国数百万青少年网上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人民日报》2005年8月15日,第1版。。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纪念也流行起来。

三、改革开放以来抗战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

(一)借助抗战胜利纪念铭记历史事实

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多举行各种隆重的纪念活动,不断地回顾相关抗战历史,教育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不要忘记过去的耻辱,并汲取教训,为打造“和平”社会而服务,此成为抗战胜利纪念的重要旨趣。

1、国耻记忆

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不能忘记这场战争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法西斯主义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不幸,“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最终也给日本人民带来苦难。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人民日报》1995年9月3日,第1版。灾难深重的历史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关于耻辱的记忆。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强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日本侵略者先后践踏了中国大片土地,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中国军民死伤人数达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还对中国实施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4日,第1版。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称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9月4日,第1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通过回忆相关历史,是要人们时刻不忘日本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2、抗争历史

虽然要不忘国耻,但必须将国耻化为前进的动力。抗日战争也是我国人民觉醒、团结、奋起,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是人们奋争的历史。1985年抗战胜利纪念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呼喊道:“卢沟桥炮响,全面抗战爆发,改变了节节退让的局面。松花江畔,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瑰丽篇章。”*社论:《历史的昭示》,《人民日报》1985年9月3日,第1版。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充分证明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4日,第1版。。抗日战争的胜利唤醒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和斗争意识,显然饱含着人们如何奋争,赢得战争胜利的历史。

3、和平经验

中国军民为了抗战胜利而做出的奋争,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和平。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从战争与和平的辨证关系角度阐释和平之珍贵:“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第2版。抗战恰恰予人以警惕,战争的启示即和平来之不易。2005年9月2日下午,200多名外国二战老兵和100余名中国著名抗战将领和老战士,在北京朝阳公园签署《北京和平宣言》,同时北京和平墙揭幕。他们一起发出“热爱生活,珍惜和平”的声音*《〈北京和平宣言〉签署暨“北京和平墙”揭幕仪式举行》,《人民日报》2005年9月3日,第1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平成为重要主题。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对和平的追求视为回顾历史和缅怀英烈的最好的纪念*参见《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9月4日,第1版。。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表明,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欺凌、侵略过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他们靠牺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发展自己的道路,绝对的行不通。只有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才是最终出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5年抗战胜利纪念之际,总结历史经验:“历史这位伟大的老师在60年前就告诉我们,惟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人类前进的主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史的启示》,《人民日报》2005年9月2日,第9版。抗战胜利纪念恰恰就是为了纪念和平的到来,纪念和平的可贵。

(二)借助抗战胜利纪念进行政治动员

纪念活动本身是政治动员的方式之一,国家和政府通过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抗战胜利纪念也往往会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发挥其政治动员的作用。

1、动员全国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上下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被用来动员人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彭真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加需要丰富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当年打败侵略者的英勇战斗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用面向世界、锐意革新的精神,努力学习世界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成果,汲取各个国家的长处,以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祖国争光辉,为民族争荣誉。”*彭真:《在首都各界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5年9月4日,第1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需要抗战的精神。王淇也认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时期那种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奋斗,一定将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新胜利。”*王淇:《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人民日报》1990年9月3日,第5版。论者主张将抗战时期的精神发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来,以取得新收获。

2、动员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需要全国人民都能够投身到改革开放事业之中。抗日战争的历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中华民族几代人向往和追求的伟大目标,使中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刘华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日报》1995年8月1日,第1版。抗日战争中为了独立和解放,不计其数的革命先烈血战疆场、英勇牺牲而视死如归,亿万中华优秀儿女毁家纾难、无私奉献而义无反顾。刘华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说:“这种牺牲奉献精神,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种崇高精神境界依然是极可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巨大的道德力量;只要我们结合今天的实际加以倡导和发扬,就可以在广大群众中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刘华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8月31日,第1版。改革开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需要不断扩大深化,这都需要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

3、动员全国人民献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进入新世纪,国家面对世界的挑战,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抗日战争是中国取得的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强调:“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第2版。抗日战争的胜利于中华民族复兴有着重要意义。胡振民也认为:“回顾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研究总结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胡振民:《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05年9月6日,第10版。《人民日报》评论员直截了当地提出,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奋勇前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本报特约评论员:《把伟大抗战精神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人民日报》2005年8月28日,第1版。胡锦涛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的伟大民族精神,一直皆是鼓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于此,我们要“教导引导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从而进一步凝聚全民族力量,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胡锦涛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日报》2010年9月4日,第1版。。纪念抗战胜利就是需要运用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三)借助抗战胜利纪念塑造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国家实际情况的反映,纪念抗战胜利展示出国家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由此塑造国家形象,增进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这成为抗战胜利纪念的重要功能。

1、强调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战也属于世界性的抗战。如此,中国始终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军力,支持和配合了盟军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行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见邹爱国:《政协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1985年8月27日,第1版。。反对法西斯即是反对全人类的威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就小而言,是保家卫国的斗争,就大而言,则是挽救人类危亡、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后来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抗战提供了不同方式的支援,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也是对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有力支持。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和平、进步与正义事业作出了彪炳千秋的历史贡献。”*社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人民日报》2005年9月3日,第1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2、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脱颖而出,使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了坚固的保障,革命力量得以迅猛发展。“抗战胜利前夕,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已大约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并创造了拥有近1亿人口的十多个解放区。”*《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转折》,《解放日报》1995年9月3日,第2版。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刘华清专门撰写文章,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刘华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日报》1995年8月1日,第1版。。金冲及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长篇理论性纪念文章。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战胜利纪念话语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地位成为重要的宣传内容,诸多纪念文章皆以此为表述的核心*参见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日报》2005年8月15日,第1版。。正所谓“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罗焕章:《中流砥柱正义战争》,《人民日报》2005年9月30日,第15版。。

3、强调抗日战争形成的伟大精神财富。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不仅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也要能够从中总结出历史经验。胡振民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胡振民:《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05年9月6日,第10版。。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这种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抗战精神包括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本报特约评论员:《论伟大的抗战精神》,《人民日报》2005年8月25日,第1版。。正是以抗战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我国各民族人民能够在风雨同舟中开拓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团结奋斗,大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四)借助抗战胜利纪念协调各方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注意协调各方关系,包括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大陆与港澳台的关系、国内社会的和谐,而抗战胜利纪念成为协调各类关系的有利机会。

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抗战胜利纪念往往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抗战本身就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国家“逢十”举行的纪念大会上皆会邀请国际友人参与,世界有关人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也得到充分的肯定。洪学智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这场战争中,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给予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原苏联反对德国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和对日宣战出兵东北,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洪学智:《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9月1日,第4版。这有助于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1995年抗战胜利纪念,北京举办的“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进行纪念,将中国抗日战争纳入世界。中国驻外使领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会举行招待会和座谈会,以及各式各样的活动*《我驻外使领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人民日报》2005年9月4日,第3版。,以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国内还有许多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也为协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渠道。比如,2005年9月1日,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约210名国际友人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到中国参加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徐松、王莉、辛本健:《对外友协举行招待会老兵畅谈二战往事与中国经济成就》,《人民日报》2005年9月2日,第2版。。正是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往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大陆与港澳台的关系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海外侨胞奋起抗争的结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自然能够引起港澳台同胞的共鸣。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发言就引起港澳台人士的纷纷关注,认为胡锦涛的讲话,“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心与决心,表达了港澳台同胞的意愿。”*《港澳台人士表示胡锦涛重要讲话充分表达了港澳台同胞意愿》,《人民日报》2005年9月4日,第5版。另外,港澳台各界也加入到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中。比如,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香港各界专门成立筹委会,于8月13日组织约500名代表前往新界西贡斩竹湾向抗日英烈纪念碑献花,参观由筹委会主办的抗战图片展,与抗日游击战士座谈,听他们介绍当年抵抗侵略者的英勇事迹*《香港各界举行纪念活动》,《人民日报》1995年8月14日,第4版。。台湾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自身也纪念抗战胜利,与大陆方面在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中也有不少往来。比如,台湾新党专门组织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7月6日至13日来大陆访问,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民族之旅”为主题*孙立极:《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人民日报》2005年7月12日,第5版。。抗战胜利纪念之时,通过各种活动有利于协调大陆与港澳台的关系。

3、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一些有见识的爱国的国民党领袖人物和高级军政官员,以他们的特殊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正面战场,广大爱国的国民党军队包括东北军、西北军和其他地方部队的官兵,爱国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也为保卫祖国、抵抗敌人克尽了自己的努力,作出重要的贡献”*彭真:《在首都各界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5年9月4日,第1版。。国民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85年抗战胜利40周年,《人民日报》即发表纪念文章,肯定国民党的抗日贡献,且希望通过抗战纪念宣传两岸统一。八年抗战中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值得珍惜和肯定。同年,原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人士的亲属在参观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后进行座谈,热情赞扬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精神,决心为国家统一和四化大业贡献力量*《原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人士的亲属参观军博抗战馆后座谈》,《人民日报》1985年8月16日,第4版。。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由于抗战胜利纪念而得到改善。2005年4月27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大陆访问团拜谒了南京中山陵。在纪念抗战胜利之际,肯定国民党抗战贡献的历史,也有利于改善国共两党的现实关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抗战胜利纪念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纪念方式和内涵渐现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初,利用抗战胜利纪念进行政治宣传,宣传两岸统一,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了本世纪初,由于各种媒体的涌现,抗战胜利纪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各种“抗战纪念特刊”遍地开花,并且宣传的话语不一,在纪念的主题上,不少媒体用大篇幅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进行了报道,多运用人性化、故事化的叙事。其次,每逢十周年的年份,都进行盛大隆重的纪念。每当“逢十”的抗战胜利纪念,首都各界会举行有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纪念大会,且国家各部门、社会各团体等均会有相关的纪念活动。最后,不同时期的抗战胜利纪念皆有其主题和话语体系,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初侧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个世纪末侧重于扩大深化改革开放,本世纪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国家建设到社会发展再到民族复兴,凸显了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为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国庆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研究”(14B12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汪谦干

The Survey of Commemoration of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GUO HuiBAI Yang-yang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made September 3rd the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fter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ate and society have been holding all kinds of commemoration on the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especially every ten anniversaries. The activities mainly include convening memorial meeting or symposium, publishing editorial or commemorative articles,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so on.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anniversary contain four aspects: First, bearing in mind the lessons of history, emphasizing the propaganda against the historical memory, national humiliation, peaceful experience; second, for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t is able to mobilize the whol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ncentrate on the caus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juvenation; then, 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it lays stress on China’s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the mainstay ro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great spiritual wealth which formed in the war against Japan; last but not least,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like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Chinese mainland, Hong Kong and Macao, also between Communist Party and Kuomintang Party.

Key words: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memorial activities;reform and opening up;social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6)03-0159-10

作者简介:郭辉(1983-),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白杨洋(1991-),男,河南三门峡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社会功能改革开放
黑龙江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十四项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我也来两圈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50岁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