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朝皇陵缘何无觅处

2016-02-03刘锴

文史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陵墓汉族皇帝

刘锴

元朝皇陵缘何无觅处

刘锴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皇帝都留有规模不一的陵墓,著名的有秦始皇陵、茂陵、乾陵、明十三陵、昭陵、清东陵等,而唯独元朝的皇帝没有给后世留下一座陵墓,“元朝皇陵无觅处”成为一则千古之谜。

古代的皇帝对陵墓是相当看重的,“事死如生”的丧葬理念,使得很多封建帝王自登基那天开始,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为自己修陵墓,如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修陵历时53年,《晋书》中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即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建陵工匠多达3000余人,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那么,为什么单单元朝的皇帝们不建任何地上陵寝呢?

其实,他们不是没建,而是建在地下,人们至今没有发现而已。

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他们的丧葬习俗与汉族有明显的不同:薄葬简丧。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所以不像汉族人那样会找个固定地点,建个十年八年的再下葬。元朝皇帝的丧仪采用的是蒙古族典型的土中深葬方式。据叶子奇所著《草木子》一书记载,元朝皇帝死后,基本不用楠木、黄肠题凑等豪华棺椁,而仅是用两片木板将尸体简单包裹其中,“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然后挖个深坑,把棺木埋入坑中。当然,下葬的地点是极其隐蔽的。随葬品也比较简单。下葬后,并不像汉族皇陵那样起高坟,而是稍稍高出周围地表,然后“以万马蹴平,俟青草方解严,则已漫如平坡,无复考其遗迹”。

就是说,元朝皇帝深埋下葬后,派专门队伍将下葬处戒严起来,不许外人进入,然后赶来马群,在下葬的皇陵上面往来践踏,将高出地表的土堆踩平,戒严部队继续把守皇陵,直至皇陵上面长出茂密的青草,与周围的地表毫无二致,一点也看不出皇陵的痕迹时,才撤走部队。这种葬俗使元朝皇陵极具隐蔽性,故而后世极难寻找。另外,元朝皇帝下葬过程中保密工作也做得好,也是皇陵秘密不至外泄的重要原因之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大汗葬时极秘密,沿途见人,皆杀之殉。”那么,元帝的后人如果祭奠先皇该如何找到陵地呢?元人发明了一种“母驼识途法”:“蒙古诸汗葬时,以陵无表识,难以寻觅,乃于葬后屠一稚驼陵前,使母驼视之,将来谒墓时,引母驼与俱,母驼必寻其稚驼被杀之地,昂首哀鸣,即可因以知陵之所在。”

这是元人的一种从生活中找到的智慧:皇帝下葬时,牵去一只母驼和小骆驼,下葬后,在皇陵之上,当着母驼的面,将它的孩子——小骆驼杀死,然后将母驼牵回。等过后到皇陵祭奠已故的皇帝时,就把那头母驼牵来,母驼走到当年杀死它孩子的地方,就会停止不前,昂首哀鸣,人们于是得知:母驼驻足哀鸣之地,便是皇陵所在。

这种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与汉族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老马识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一旦母驼死去,当年送葬之人又故去,那么这招便不灵了,久之,自然也就无人找到皇陵当年的确切位置了。这便是元朝皇陵无从寻觅的原因。

(责任编辑:亚闻)

(邮箱:2003xyw@163.com)

猜你喜欢

陵墓汉族皇帝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