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顺民意 厚民生

2016-02-02王学军

山东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家档案局民生部门

王学军

卷首语 顺民意 厚民生

王学军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民生”一词最早的出处。《辞海》对于“民生”的解释则是“人民的生计”。2007年12月由国家档案局制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讲到“民生档案包括各类与民生相关的专门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很好帮手”,为全国档案部门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服务方向,即档案工作要切实为民生服务。

档案工作服务民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需要。近年来,档案部门秉承“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促进和谐,造福社会”的原则 ,以人为本,注重与普通百姓结合,档案工作开始进入草根阶层,进入百姓视野。民生档案以及民生档案工作得到迅猛发展。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就是“档案与民生”,更是凸显档案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视。山东省各地档案部门围绕“档案与民生”主题,深化内容、拓宽渠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载体多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详细内容见本期“关注”),提供了大量亲民服务,拉近了民众与档案的距离,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社会对民生档案的需求与档案部门民生档案工作的现实现状始终是一个矛盾。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档案部门服务民生的层次还有待提高,服务标准有待细化,服务理念有待升华。实现服务与需求的完全匹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完善资源体系建设,夯实服务基础。民生档案涉及到教育、卫生、民政、社会管理等诸多部门,内容涵盖了民主政治、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教育卫生、安居乐业等诸多方面。档案部门必须加强民生档案的基础性工作, 不断地丰富民生档案,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各级档案部门要通过 加大收集工作的深度、广度,广收博积,实现“群众查什么,档案馆有什么”的目标, 力求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无缝隙、全方位覆盖。

要拓展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提高民生档案的服务实效,是让人民群众得到“获得感”的必然之选。档案部门应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大民生档案宣传力度,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公布民生档案信息,为宣传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氛围。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实效。今年“国际档案日”期间,省档案局与青岛市档案局建立“馆际联动,远程查档”服务机制,在手续完备、符合档案利用规定的情况下,双方档案局可提供远程代查档案、异地出证等服务,方便利用者利用档案。这就是档案部门服务民生的有益探索。

要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有序保障。档案部门更好的服务民生,需要法规制度的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在民生档案领域,法规制度在逐渐地建立健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档案领域的拓展,诸如民政、劳动、社保、卫生、教育等相关管理业务的标准和政策,还需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在政策法规、规章建设上,档案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合理地制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家庭等涉民生档案的管理办法,制定档案馆收集民生档案的范围和群众方便利用民生档案的有关规章制度,从而促进民生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2015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提出,2016年,国家档案局将出台有关扶贫、救助、国土资源、信访等档案管理办法,开展社保业务档案信息化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这是国家档案局传递出的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信息。各级档案部门要时刻怀着“为人民服务”之心,扎扎实实做好内功,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真正做到“顺民意,厚民生”,实现为民、亲民、便民、惠民的主题。

猜你喜欢

国家档案局民生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