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王西麟的交响乐情怀*

2016-02-02黄金城

黄河之声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交响交响乐交响曲

黄金城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谈王西麟的交响乐情怀*

黄金城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交响乐创作规模庞大,技术复杂,一部交响乐作品常常耗费作曲家数年甚至数十年心血,对作曲家的技术和精力构成重大挑战。而王西麟不仅已创作完成近30部交响作品(含交响曲、交响诗等),而且久陷其中,深得其乐。本文从情怀缘起、作品例举等方面入手,对他的交响情怀进行剖析,以为业界提供参考。

王西麟;作曲家;交响乐;情怀探析

首先,本文需要对交响乐和交响曲这两个概念做一个区分,而业界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有时并没有作出严格的划分。即便是在西方的一些专业音乐理论著作中,这两个概念也是时常相互借用的。实际上,“交响乐”(Symphonic music)的概念范畴更广一些,它包括交响曲(Symphony)、交响诗、交响序曲,甚至协奏曲等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体裁。而交响曲的概念范畴则比交响乐要狭窄得多,它专指“除协奏曲之外的多乐章大型套曲结构的管弦乐曲”①。

在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中,能在国际乐坛上斩获大奖的,大多是以室内乐作为创作体裁,而相对较少有作曲家选择交响乐作为竞赛的种类。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业界似乎已经形成室内乐是音乐创作中学术性最强的一种创作体裁,另一方面是交响乐所涉及到的乐器种类繁多,创作起来耗费的时间和经历成本巨大,而和交响乐体裁相比,室内乐所涉及到的乐器种类就要少得多,并能够让作曲家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所选择乐器的演奏性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探索。而有这样一位作曲家,他不仅选择交响乐作为创作体裁,而且似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先后创作出交响曲9部,交响诗10部,交响组曲5部等近30部交响体裁的作品。他在交响乐体裁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同时代其他作曲家难以望其项背,令人叹为观止。这位一生偏爱交响体裁创作的,就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王西麟。

一、情怀缘起

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包括交响曲、交响序曲、交响诗、协奏曲等体裁,并且主要是以大型规模的交响乐见长。他对交响乐这种形式的创作具有特别的偏好,在他发表的多篇文章中,均将自己署名为“王西麟:中国交响乐作曲家”②。王西麟的这种交响情怀,主要源自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少年时代便能演奏多种乐器。王西麟的专业音乐启蒙,得益于他少年时期在甘肃平凉的教会学校。那时的中国(指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处于内忧外患、连年战争的艰难时代,但那些能在战争间隙获得一丝和平喘息机会的教会学校却能够提供相对优质的教育条件。王西麟跟随父亲流落至当时偏僻落后的甘肃平凉以后,幸运的进入到这些教会学校学习。在教会学校中,他学会了演奏手风琴,并能够识得五线谱。这两项技能开启了他漫长而又卓越的音乐人生。后来,他在隶属于解放军部队的西北野战军军乐团工作,担任手风琴演奏。与此同时,他又跟随军中教官冯炳光、王保林等人学习了小号、长号等铜管乐器的演奏③。在军乐团工作的后期阶段,根据工作需要,他还进行过大量的乐队改编工作,而此时,王西麟还不满18岁,他在小小年纪便熟练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性能。1957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就读以后,王西麟进一步扩大了他的乐器学习范围,彼时的他,已经能够熟练演奏钢琴、手风琴、小号等等多样乐器。他对多种乐器的精通使他具备了进行交响乐创作的基本条件,也给他以后偏爱于交响乐体裁的创作播下了第一颗种子;

第二、乐坛圣人对他的冲击。1955年,王西麟到北京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和上海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教师预备学校学习,在这两所学校中,王西麟得以接触到大量外界不可能接触到的西方古典大师的作品。其中,尤其是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给时年19岁的王西麟以极大的震撼。在以贝多芬为首的这些古典大师的交响乐作品中,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度感和畅快感,王西麟从那时便有了不俗的崇拜对象,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象这些乐坛圣人一样,熟练驾驭这些规模庞大的管弦乐团,奏出令人震撼的交响乐声。这给他以后对于交响乐体裁的偏爱播下了第二颗种子;

第三、失落感。1960年,王西麟正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求学,暑假期间,他响应当时的群众运动号召,跑到乡下参加劳动。正当他在乡下田野间干得起劲的时候,有两个钢琴系的学生却躲在学校琴房苦练钢琴,并在那个暑假期间参加国际钢琴比赛,捧回了国际奖牌。开学以后,这两个拿到国际大奖的钢琴系学生得到了学校的表彰,而在乡下田野干了一个暑假农活的王西麟却什么表扬也没得到。王西麟在上音就读期间,一向给人以表现积极,业务能力强的形象。而这一次因同学获奖而自觉在业务上矮了一大截的王西麟感觉自尊心遭受到了伤害,力图扳回一局,于是,他选择了自己认为音乐中难度最大的事—创作交响乐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他作为毕业作品提交的《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Op.2,1962年)最后获得了包括导师瞿维④在内的上音师生的一致好评。王西麟在上音的这段往事形成了在他以后的创作道路上对于交响乐体裁抱有偏爱的第三个因素;

第四、成就感。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以后,本来应该一帆风顺的王西麟却遭受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残酷迫害。在长达14年的非正常生活中,王西麟随时会遭受到严厉呵斥和非人折磨⑤,他有口难言、百口莫辩,人格尊严遭受严重践踏。1977年12月,在已被提前解放的李德伦(时任中国交响乐团指挥)的帮助下,王西麟得以重获自由,回到北京。刚刚获得新生的王西麟,在艰难中开始了新的人生,但由于他的工作单位北京歌舞团在当时名气平平,并没有多大影响力,王西麟并不被国人所知。1978年,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人的精神面貌开始发生巨大转变。紧接着,中国文化部在1981年举行了中国首届交响乐创作大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政府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交响乐创作大赛,包括朱践耳、陈培勋、徐振民、何训田、谭盾等⑥日后成长为中国作曲界领军人物的一大批著名作曲家均投去了自己的力作。在这场高手过招的比拼中,王西麟以一部《云南音诗》拔得头筹,勇夺“优秀奖”(最高奖)。从此,王西麟一夜成名,成为一位有全国影响的作曲家。《云南音诗》在1978年于北京首演便赢得听众热烈欢迎,此后又相继在英、美、法、意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上演,为作曲家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这些巨大的成就更加坚定了作曲家的交响乐创作道路。

二、作品例举

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以技术复杂、思想深厚而著名。以他的《第三交响曲》(Op.26,1990年)为例。这部作品被业界公认为是王西麟最为深刻的悲剧性作品,从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22年。1968年,王西麟还在下放山西,接受改造之时,他被押解到各地去接受批斗,当时他便希望有朝一日,能创作出一部作品,来反思这段悲惨的历史。1977年底被平反以后,更加激起了他的这种创作欲望,并最终在1989年初开始动笔,完成于1990年9月,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作品完成后,由中国著名指挥家韩中杰在1991年3月10日北京音乐厅“王西麟交响作品音乐会”上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进行世界首演。这部作品一共包括四个乐章,演奏时长大约58分钟。作品的基调主要是想表达作曲家对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那场巨大灾难所进行的严肃思考。作品分别塑造了挣扎渴求的囚徒、悲愤满腔的抗争,以及鬼魂似的抽泣、苍凉老人的痛苦悲叹等音乐形象。整个作品色调哀婉、寒冷彻骨,令人揪心,充分反映出作曲家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哲理内涵。

这部作品是王西麟思想内涵最为深刻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多次上演中,均给听众造成极大的震撼。1995年,俄罗斯彼得格勒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雷洛夫评价这部作品说:“如果一百年前有外星人来到地球用一个小时了解人类历史,请他们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如果现在又有外星人来到地球要了解人类历史,请他们听王西麟《第三交响曲》。”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赫洛波娃⑦(Kholopova)听完这部作品,称赞王西麟是中国的肖斯塔科维奇,并说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曾经遭受同样苦难的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伟大民族悲剧的命运联结在一起。”

三、结语

交响乐作品的创作,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对作曲家的技术功底和艺术美学追求均提出高度要求。有时一部交响曲从构思到完成常常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是十余年时间,这不仅对作曲家的技术提出高度要求,而且对作曲家的时间和经历也是一个重大挑战。而到目前(2016年10月)为止,王西麟却已经完成交响曲9部,交响组曲5部,交响诗10部,室内乐13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电影电视配乐40余部,此外,还有大量的声乐和器乐独奏作品。单从这点来看,他就已经无愧是中国当代一流的作曲家了。

注释:

① 姚亚平.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9:79.

② 王西麟.罗浪将军与中国军乐[J].福建艺术,2010,5:35.

③ 王西麟.罗浪将军与中国军乐[J].福建艺术,2010,5:35.

④ 瞿维(1917.5.9-2002.5.20),中国著名作曲家,原名瞿世雄。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歌剧《白毛女》(合著),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⑤ 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N].南方周末, 2012-01-12D21.

⑥ 人民音乐.第一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奖结束[J].人民音乐,1981, 06:3.

⑦ 尤里·尼古拉耶维奇·赫洛波娃(俄文名:Юрий Никoлaeвич Хoлoпoв,1932.8.14— )俄罗斯著名音乐理论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艺术博士。他曾获得俄联邦政府的“国家奖”(1990年)桂冠,以及俄罗斯“尊敬的艺术家”(1995年)称号。

[1] 萧冷.我的低班同学王西麟——就读上音的往事回忆[J].福建艺术, 2008,01:51-54.

[2] 王安国.王西麟和他的创作[J].人民音乐,2001,04:6-9.

[3] 苏立华.王西麟是人与鬼之间的使者[J].人物,2013,11:148-149.

[4] 人民音乐.王西麟作品要目及主要评论[J].人民音乐,2001,04:10.

[5] 人民音乐.第一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奖结束[J].人民音乐,1981, 06:3.

[6] 陈燕.当小花遇见枣树——我与乐坛巨匠王西麟先生[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6,07:125-126.

[7] 明言.压抑的雄狮 毁灭的震撼——王西麟《第四交响曲》批评[J].中国音乐学,2006,03:105-111+98.

[8] 亓迎春.写在历史上的苍凉与豪迈——王西麟《第三交响曲》到《第四交响曲》的演变[J].音乐研究,2010,06:98-101.

[9] 刘爱华.王西麟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纪要[J].人民音乐,1999,07:8-11.

[10] 尚洪刚,谭革胜.王西麟作品音乐会座谈会实录[J].人民音乐, 2005,10:13-17+64.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16YJC760019);2015年度成都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81916003)

黄金城(1981-),男,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音乐分析。

猜你喜欢

交响交响乐交响曲
《魔法交响乐》
村庄交响曲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美妙的交响乐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色彩交响曲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