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握好民族音乐的接力棒,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人
——观吉林艺术学院首届民乐周有感

2016-02-02张尚茹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乐吉林民族音乐

张尚茹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握好民族音乐的接力棒,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人
——观吉林艺术学院首届民乐周有感

张尚茹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2015年6月8日,一场集学术性与欣赏性为一体的民族器乐盛会,在吉林艺术学院拉开了帷幕。这是吉林艺术学院建校69年以来举办的首次民乐周活动。这次活动学校邀请到了于红梅、赵聪、周望、赵夺良、孙鹏、王丹红、桑海波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音乐会,为我们展现了民族音乐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与学术成果。

【关键词】民族音乐;吉林艺术学院

本次“民乐周”为期6天,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与音乐会两部分。其中包括学术讲座四场,音乐会七场。这次的“民乐周”活动,规模庞大并且肩负着学术研讨与艺术研讨的双重任务。通过这次活动,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专业交流平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听过讲座,看过音乐会之后,感受到这些专家学者们对音乐严谨的态度与敬业的精神以及把传播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强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深深的影响与感动了我。使我对民乐的传承与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与启迪。

音乐是一种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思想,也是其他民族不可取代的。自上世纪起,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移入,许多学者开始把西方音乐史观作为评判中国音乐的标准,于是中西音乐关系也就成了“新旧”关系。凡是西方的就是新的,凡是中国的就是旧的、落后的。并产生了“中国音乐不科学”“中国音乐是单声音乐”等,对中国音乐的错误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逐渐恢复了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信心,并逐渐建立了正确的音乐评价思维。但是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依旧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西方音乐以及电声音乐对传统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内的青少年不熟悉甚至不喜欢传统音乐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并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思考的问题。

在民乐周期间举行的音乐会,场场座无缺席,音乐厅的走廊里也没有落脚之地,活动期间观众数量之多,呈现了一种井喷现象。这种良好的现象也给了我们传承民族音乐的动力。但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些音乐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观众为什么欣欣然接受了这些音乐?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

首先这些音乐会深受观众的喜爱,与学校的宣传和演奏家们名人效应是分不开的。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的原因。真正吸引观众的是音乐会上那些动之以情,深入人心的音乐。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那些音乐,怎么就那么让人陶醉呢?我认为首先这些演奏家们的专业水平是超一流的,除了技术高超,更是用情去演绎每首作品。他们把每首作品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用情感抓住人的心,感动人心。听赵聪弹奏的《霸王卸甲》,我仿佛回到了两千年前的乌江边,感受到楚霸王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在四面楚歌中那悲愤欲绝,面对虞姬的痛苦与无奈;感受到虞姬“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的凄凉。在赵聪指下流出的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在这次民乐周中,有一个细节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每场音乐会都座无缺席,而专家讲座的现场却是门可罗雀。这样鲜明的对比说明我们的同学对民族音乐的理论不感兴趣。这种的现象对于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应该发生的,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学校教育是传播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的最佳途径。我们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握好民族音乐的接力棒,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人。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对传统音乐的观念淡薄的现象。在我们最开始学习音乐时所接触的就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我们只知道西方的乐理知识,和声以及作曲技法,对于传统的作曲技法、记谱法等知识我们知之甚少。我们极少有机会听到来自民间的音乐,对于电视上播放的一些戏曲等形式的传统音乐我们会一带而过。我们对音乐得审美标准也来自于西方,对于民间的一些音乐甚至会嗤之以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承担起我们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审美观,树立民族本位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外来音乐高雅,民族音乐土气”的观念。但是要真正的改变我们对民族音乐的自卑感,这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深刻系统的学习民族音乐,真正去发现我们民族音乐的美,真正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独特价值。我们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都不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还指望谁去传承、谁去发展呢?我们的民族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民族音乐也是无数先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也变得浮躁起来,只有塌下身子,静下心来去研究民族音乐,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才能体会到民族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

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几个人或者一部分人就可以做到的,虽然它是一场持久战,但是也不是不可实现的。我们这些音乐专业的学生虽然力量有限,但却是传承民族音乐的“星星之火”,只要我们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的使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继承民族音乐的前提下寻求发展,那么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就会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张尚茹(1990—),女,山东德州人, 文学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

猜你喜欢

民乐吉林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吉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