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2016-02-02安东尼奥菲谢蒂著周劲松译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间段时钟时段

[法]安东尼奥·菲谢蒂著周劲松译

为什么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法]安东尼奥·菲谢蒂著周劲松译

一年,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是很漫长的。然而对于一个20岁的人,已经不太漫长。等到年过四十以后,一年就过得很快了,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时间加速得更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实上没人能知晓,但存在着几个假设。其中一个假设是在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中,我们对主观时间的判断是建立在某种体内时钟的基础上的,而这体内时钟是根据人体内器官的节奏来运行的:心跳、血流速、呼吸节奏等。当我们逐渐衰老的时候,人体的生物功能开始减速运行。比如当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心脏在一周内跳动一定的次数。而当我们开始变老时,心跳次数减少。因为心跳次数的减少,对于体内时钟来讲就好像是更少的时间单元流逝。想象一下,某单元原本是要用三秒才能完成的,结果用了两秒就行了:好像是用了更短的时间完成,所以时间过得就更快。

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主观时间的加速: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讲,一年相当于他生活过时间的十分之一。但对于一个50岁的人来讲,一年相当于他活过的五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肯定小于十分之一,所以同样的时间段就显得更短。

换个说法,以财富为例。如果您每月工资是400欧元,然后涨工资幅度是200欧元,这样您的感觉是一下富了很多,因为工资涨幅比例是50%。但是如果您工资是5000欧元,老板给您涨了200欧元,您不会认为富了很多。毕竟这仅仅是4%的涨幅。如果在这个例子里把“欧元”换成“时间”,同样比例的增值所对应的就是“主观”时段,度过的时间越多,您对这个主观时段的感觉就越低。

还有第三种方式解释这个主观时间加速的问题。这个解释的基础是主观时间的测量是根据那些可值得保存在记忆中的事件数量进行的。有实验证明在某个时段内能够想起的事件越多越会觉得这个时间段长。

您是否注意到,如果您在家里一天无所事事,这一天就过得很快?这是因为在家里的一天里没有可以留下痕迹的事件。如果用两天时间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的话,我们会感觉在这个地方待了很久!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获取了多种新的感觉,所以将其中很多事件记录下来,也就是更多的时间单元。

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会关注每件事情,我们记住所有的事情,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面对每一时刻——所以这就产生了大量可留痕迹的事件,也就延长了所经历的主观时段。但是当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逐步对周边的事物减少了关注,因为我们开始产生厌倦,因为我们的大脑开始偷懒,于是我们记得的事件的数量减少,于是时间就变得更短,开始有了时间加速的感觉。

猜你喜欢

时间段时钟时段
别样的“时钟”
古代的时钟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趣的时钟
“三天后”是啥时候?
时钟会开“花”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