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

2016-02-01贾永萍郭秀艳

心理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测验语义条件

贾永萍 周 楚 李 林 郭秀艳

(1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学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2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200433)

(3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1 引言

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the recognition without cued-recall paradigm, 简称RWCR范式)是指在线索测试中, 被试即使无法回忆出学习过的项目, 仍然能够凭借熟悉性再认出学过项目(Cleary, 2004;Ryals & Cleary, 2012)。RWCR范式包含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学习阶段, 被试学习一个词表, 要求被试尽可能的记住这些词; 测验阶段, 呈现一半与学习词相似的词, 一半与之无关的词, 要求被试完成回想和熟悉性评分两个任务。然后, 对被试回忆错误词的熟悉性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被试在无法回忆出学习过项目时, 对学习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高于未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 这种现象被称为RWCR效应(Cleary, 2004; Ryals & Cleary, 2012;Ryals, Cleary, & Seger, 2013)。

RWCR范式是基于再认记忆的双加工理论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再认记忆包含两个独立、平行的加工过程:回想 (recollection)和熟悉性(familiarity)。回想是指能提取先前知识经验的某些细节特征, 熟悉性是指无法提取细节特征但有一种曾经经历过的感觉。因此, 即使无法回忆出细节特征, 基于熟悉性的再认也会产生。回想和熟悉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二者再认提取的信息内容不同; 另一方面, 二者再认提取时的信心程度不同。回想是对之前学习过事件“质”的信息提取, 并伴随较高程度的信心水平。对于回想无法提取的信息, 回忆者主要依赖于对其的熟悉性, 表现为信息“量”的记忆程度, 信心程度相对较低。此外, 有研究揭示二者所依赖的神经机制不同, 回想主要激活的是海马, 而熟悉性激活海马以外的颞叶区(Costanzo, Vicaria, & Carlesimo, 2013; Ryals et al.,2013)。

RWCR效应正是基于熟悉性再认的结果(Langley, Cleary, Kostic, & Woods, 2008; Ryals et al.,2013)。与传统再认记忆中常用的R/K范式或PDP范式相比, RWCR范式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熟悉性与回想的效应。R/K范式(remember/know procedure)是Tulving (1985)提出的。在R/K程序中要求被试报告出再认判断时的依据是“记得”还是“知道”。“记得”是指能回忆出学习过项目的情节信息; “知道”是指在无法回忆的情况下对学习过项目的熟悉性。研究者认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记得/知道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加工过程的不同程度, 无法检验双加工理论的假设。而且, 当被试存在反应偏向时, 无法真实的测量二者的加工过程(Brown & Bodner,2011; Tousignant, Bodner, & Arnold, 2015)。Jacoby(1991)提出了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 简称 PDP范式)。PDP范式中设置了两种实验条件:包含条件和排除条件。在包含条件中,回想和熟悉性对再认判断共同起作用; 在排除条件中, 回想和熟悉性对再认判断的影响是相反的。加工分离范式的有效性依赖于其核心假设的成立, 其基本假设认为:(1)熟悉性加工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作用相同; (2)回想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3)回想和熟悉感加工过程之间是平行、独立的; (4)回想加工过程表现全或无反应, 而熟悉性加工过程则表现为对错反应。遗憾的是这些假设在一些条件下难以满足(Yonelinas, 2002)。因此, 加工分离范式并不能对再认记忆中回想和熟悉感进行纯净的测量, 导致无法充分描述二者的内在加工过程。

RWCR范式正是针对上述两个范式存在的局限创立而来。在该范式中, 进一步客观地区分了回忆正确项目和回忆失败项目, 以及新的项目, 并通过熟悉性评分反映出对回忆失败项目的再认, 因而能够更加精确地对熟悉性与回想两种独立的加工过程进行有效测量。同时, RWCR效应也是研究引发熟悉性再认的特征类型或影响因素的有效方式(Kostic, Cleary, Severin, & Miller, 2010; Ryals et al.,2013), 而不仅局限于对回想与熟悉性的分离。RWCR范式中隐含的逻辑是, 当一新的事物出现, 并且在某一特征上与记忆中的另一事物相似, 则会导致后者的成功提取或者对后者产生熟悉性。也就是说,特征相似性是引发熟悉性的关键变量。因此, 哪些特征能引发熟悉性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许多研究都在探索引发熟悉性的特征(Cleary,Langley, & Seiler, 2004; Cleary & Specker, 2007;Kostic et al., 2010; Kostic & Cleary, 2009; Ryals &Cleary, 2012; Ryals et al., 2013)。研究发现, 在单词再认中, 单词的首字母、词表长度、线索残缺度、大小写和呈现通道等局部知觉特征可以引发RWCR效应(Cleary & Green, 2000)。在采用平面图形及三维立体场景为实验材料的研究中, 以图形或者场景的局部特征为线索, 同样发现了 RWCR效应(Cleary et al., 2012)。上述研究均说明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加工能够以知觉信息为基础。但是, 有关语义特征是否同样能引发熟悉性加工, 则一直存在争论(Yonelinas, 2002, for a review)。Atkinson和Juola (1974)认为熟悉性只反映知觉信息加工, 而Cleary (2004)的研究发现, 单个字的语义特征也可以引发熟悉性加工。因此, 语义特征是否能引发熟悉性加工,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探索和证实。先前研究均以英文为实验材料, 英语单词是由音节组成, 表意性较弱, 而汉字则是由笔画、部件组成,表意功能较强, 其特征与英文有明显不同。基于此,研究汉字的RWCR效应既可探索RWCR效应是否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 同时更可为语义特征是否能引发该效应提供重要的证据, 这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熟悉性是一种提取失败时寻求记忆的方式。熟悉性不但有助于回想失败时的觉察, 还有助于以回想失败为主要特征的记忆损伤患者进行辨认(Wolk,Mancuso, Kliot, Arnold, & Dickerson, 2013), 因此,考察哪些因素有助于熟悉性辨认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 额外的学习对再认记忆中的回想和熟悉性均有益(Verkoeijen, Tabbers, & Verhage, 2011)。作为额外学习方式之一的重复测验比重复学习更有利于记忆(Goossens, Camp, Verkoeijen, Tabbers, &Zwaan, 2014; Roediger & Karpicke, 2006a), 表现为测验效应(testing effect), 即被试对先前测验过项目的记忆成绩好于没有被测验过的项目(Carrier &Pashler, 1992)。有关测验效应的研究表明, 重复测验能有效促进回忆, 但对再认记忆的影响却不尽相同。一些研究结果发现重复测验能够促进再认记忆的成绩(Hicks & Starns, 2004; Roediger & McDermott,1995), 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再认记忆中的测验效应(Jones & Roediger, 1995)。相似地, 在分离了回想和熟悉性后, 有研究发现, 先前的自由回忆测验可促进后来再认记忆中的回想成分却不影响熟悉性(Chan & McDermott, 2007), 而Verkoeijen等(2011)在研究中比较了重复测验与重复学习对再认记忆的影响差异, 发现二者均影响回想, 但只有当测验过程中提供反馈或较强线索时, 重复测验对回想的影响才会优于重复学习, 且只有重复学习影响熟悉性。

综上所述, 在重复测验是否影响再认记忆这一问题上尚存争议, 且重复测验是否有利于熟悉性提取也需要进一步检验。而现有采用R/K范式(Chan& McDermott, 2007)或PDP范式(Verkoeijen et al.,2011)的研究均未能纯净地分离回想和熟悉性。鉴于此, 本研究采用RWCR范式, 通过两个实验在验证汉字的语义特征是否存在 RWCR效应的同时, 探索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汉字RWCR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即时测验, 比较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RWCR效应的影响差异; 实验2采用延时测验, 进一步比较二者对 RWCR效应的影响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2 实验1:即时测验

采用即时测验, 探索汉字语义特征是否存在RWCR效应, 并假设汉字的语义特征可引发RWCR效应。同时, 考察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对RWCR效应的影响, 并假设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均可影响回想成分, 但只有重复学习可显著影响熟悉性。

2.1 方法

2.1.1 被试

60名大学本科生(男26名, 女34名)。平均年龄22.35岁。均自愿参加本实验。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 其中, 重复学习组20名(女12名), 重复测验组20名(女11名), 学习一遍组20名(女11名)。实验结束后每人获得学分或报酬。

2.1.2 材料

实验共采用 95对汉语语义关联的双字词名词词对。其中5对为练习材料, 90对为实验材料。首先选200个高频双字词, 由5名被试(不参加正式实验)根据双字词完成语义联想任务, 3人以上联想到的词作为备选实验材料, 形成语义联想词对, 如“医生—护士”。另外选择 20名被试对语义关联程度和熟悉度分别进行7点量表评定, 删除平均分低于5分的词对。最终形成95对语义关联词对,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学习阶段材料, 与之相对应的语义联想组为测验阶段材料, 如“医生”作为学习阶段材料, 则“护士”作为测验阶段材料。对两组材料进行被试间平衡。学习阶段材料随机分为两半, 一半为学习材料, 另一半为未学习材料。学习项目与测验项目之间在语义关联度、熟悉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 0.05), 学习项目与未学项目之间熟悉度、关联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 0.05)。

2.1.3 实验设计

采用2(学习条件:学过, 未学过)×3(记忆条件:学习一遍, 重复学习, 重复测验)混合设计。其中,学习条件为被试内设计, 记忆条件为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以回忆正确率和熟悉性评分为指标。

2.1.4 程序

采用E-prime 2.0软件编制实验程序。被试均在安静实验室内完成个别施测。正式实验前进行练习。学习项目和测验项目对均随机呈现。

实验材料包括45个学习项目, 以及90个测验线索(其中一半与学习项目语义相似, 另一半与学习项目语义无关)。实验分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阶段, 其中, 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进行第一遍学习, 要求被试尽可能的记住这些词。每个词在电脑屏幕的左上角呈现2 s, 间隔1 s, 15个词逐一呈现。学习一遍组此阶段不进行学习。在第二阶段, 重复学习组进行第二遍学习, 每个词在电脑屏幕的左上角呈现3s, 间隔1s,15个词逐一呈现, 时间共1分钟; 重复测验组则进行1分钟的自由回忆测验; 学习一遍组则进行第一遍学习, 时间共1分钟。第三阶段是最终测验阶段。三组被试均接受线索再认测验。

线索再认测验中, 每个线索词在电脑屏幕的左上角逐一呈现, 共30个线索词, 其中一半与学习项目语义相似的词, 另一半与学习项目语义无关的词。被试需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根据学习项目对线索进行熟悉性评分。0表示非常陌生, 10表示非常熟悉。评分输入屏幕中央的对话框中, 按确认键, 进入第二项任务。第二项任务要求被试根据呈现的线索回忆出学习阶段中某个与之语义相似的词, 如果不记得, 请被试猜测一个与之语义相似的词。回忆或猜测的词输入屏幕中央的对话框中,按确认键, 第二项任务结束。完成两个任务后, 自动呈现下一个线索, 依次直至测验完成。具体程序见图1。

2.2 结果

2.2.1 回忆正确率分析

各实验条件下回忆正确率见表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F(1,57) = 395.38,p< 0.001,= 0.87, 说明学过项目的正确回忆率显著高于未学过项目; 记忆条件主效应显著:F(2, 57) = 8.10,p< 0.01,= 0.22; 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2, 57) = 5.30,p< 0.01,= 0.16。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对于学过的项目, 记忆条件之间的差异显著,F(1, 57) = 8.23,p< 0.05。重复学习组的回忆率(M= 0.69)显著高于重复测验组(M= 0.58)和学习一遍组(M= 0.50), 重复测验组高于学习一遍组。对未学过的项目, 不同记忆条件间无差异,F(1,57) = 0.24,p> 0.05。

图1 实验程序图

表1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

2.2.2 R WCR效应分析

RWCR效应分析是研究主要关注方面。RWCR效应表现为回忆错误项目中, 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显著高于未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本研究采用回忆错误条件下, 学过与未学过项目熟悉性评分的差值(即 RWCR值)作为该效应的衡量指标(参见Cleary, 2004)。表2显示了不同实验条件中, 学过与未学过项目中回忆正确和回忆错误项目的熟悉性评分。在回忆错误的项目中, 相关样本t检验发现,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高于未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 学习一遍组:t(19) = 5.26,p< 0.001,d= 1.17;重复学习组:t(19) = 7.19,p< 0.001,d= 1.61; 重复测验组:t(19) = 7.69,p< 0.001,d= 2.27。表明三种实验条件下均存在显著的RWCR效应, 如图2所示。该结果说明表意文字——汉字的语义特征也能引发RWCR效应。

表2 各实验条件下的平均熟悉性评分

图2 不同实验条件下回忆错误项目的熟悉性评分

进一步分析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对 RWCR值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记忆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2, 57) = 5.17,p< 0.001,= 0.15,说明不同的记忆条件对 RWCR效应有显著影响。事后检验发现重复学习的RWCR值(M= 1.58)显著高于重复测验组(M= 0.91)和学习一遍组(M= 0.89),ps< 0.05, 而重复测验组(M= 0.91)与学习一遍组无差异(M= 0.89),p> 0.05。说明熟悉性主要受重复学习影响, 重复测验不影响熟悉性。

2.3 讨论

实验 1结果发现汉字的语义特征存在 RWCR效应, 即汉字语义特征能引发基于熟悉性的再认,表现为回忆错误的项目中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高于未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同时, 发现重复学习对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有显著影响, 重复测验则对其没有影响, 表现为即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组的RWCR值显著高于学习一遍组和重复测验组, 而后两组的RWCR值无差异。此外发现, 项目的重复呈现有利于回想, 表现为重复学习组的回想成绩高于重复测验组和学习一遍组, 重复测验组回想成绩高于学习一遍组。也就是说, 实验1的结果揭示了重复学习可影响RWCR效应, 同时, 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均可影响再认记忆中的回想成分。那么, 上述影响效应是否具有持续性?其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符合怎样的规律?有研究表明延迟一段时间后, 熟悉性和回想都会下降, 并且熟悉性下降速度快于回想(Yonelinas, 2002), 而且, 重复测验有利于长时记忆保持(Thompson, Wenger, & Bartling, 1978)。当考察 RWCR效应在延迟一段时间后的变化时, 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此, 实验2将进一步探讨延迟测验条件下, 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再认记忆中回想和熟悉性的影响。

3 实验2:延迟测验

采用延迟测验, 以进一步阐明延迟测验条件下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再认记忆中的回想和熟悉性的动态影响。有研究表明在间隔7天后, 重复测验组的遗忘率低于重复学习组(Roediger & Karpicke,2006b), 而熟悉性的下降速度快于回想(Yonelinas,2002), 因此假设延迟测验条件下, 重复学习组的熟悉性和回想下降均显著快于重复测验组。

3.1 方法

3.1.1 被试

41名大学本科生, 其中7人未参加一周后的最终测验, 因此共34名被试(其中男16名, 女18名)的数据进入最终分析。平均年龄22.24岁。均自愿参加本实验。随机分配到两个实验组, 其中重复学习组16名(女9名), 重复测验组18名(女9名)。实验结束后每人获得学分或报酬。

3.1.2 实验材料

同实验1。

3.1.3 实验设计

采用2(学习条件:学过, 未学过)×2(记忆条件:重复学习, 重复测验)混合设计。其中学习条件为被试内设计, 记忆条件为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以回忆正确率和熟悉性评分为指标。

3.1.4 程序

基本同实验1。区别在于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均间隔一周后进行最终测验。

3.2 结果

3.2.1 回忆正确率的分析

延迟一周后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见表3。

表3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条件主效应显著,F(1,31) = 59.72,p< 0.001,= 0.66, 说明学过项目的正确回忆率显著高于未学过项目; 记忆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1, 31) = 0.03,p> 0.05, 说明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延迟一周后回忆正确率无差异; 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F(1, 31) = 0.02,p> 0.05。

3.2.2 R WCR效应分析

不同实验条件下学过与未学过项目中回忆正确和回忆错误项目的熟悉性评分见表4。在回忆错误的项目中, 相关样本t检验发现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高于未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 如图3所示。重复学习组:t(15) = 6.56,p< 0.001,d= 0.40; 重复测验组:t(17) = 5.88,p< 0.001,d= 0.42。说明间隔一周后测验, 汉字的语义特征依然能引发RWCR效应。

3.2.3 R WCR效应的变化

结合实验1中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数据分析, 具体数据见表5。2(记忆条件:重复学习, 重复测验)×2(时间间隔:即时, 间隔一周)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记忆条件主效应显著,F(1, 72) = 5.36,p< 0.05,= 0.07; 时间间隔主效应显著,F(1, 72) =13.31,p< 0.001,= 0.16; 交互作用显著,F(1, 72) =4.00,p< 0.05,= 0.06。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在即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组与重复测验组的 RWCR值有显著差异,F(1, 72) = 9.34,p< 0.05,= 0.17; 在间隔一周后测验时, 两组无差异,F(1, 72) = 1.04,p>0.05, 如图4所示。说明重复学习组的RWCR值下降率快于重复测验组。

表4 各实验条件下的熟悉性评分

图3 不同实验条件下回忆错误项目的熟悉性评分

表5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正确回忆率和RWCR值

此外, 参照Halamish和Bjork (2011)的遗忘率计算公式:

遗忘率 = (即时测验‒延迟测验)/即时测验×100%。

结果发现重复学习条件下 RWCR值的下降率是 55.97%, 重复测验条件下 RWCR值的下降率是31.87%。可以看出, 重复学习对RWCR效应的影响大于重复测验, 说明相比重复测验, 重复学习更容易影响熟悉性的变化。

图4 两组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的RWCR值

3.2.4 回想的变化

结合实验1中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数据分析, 具体数据见表5。2(记忆条件:重复学习, 重复测验)×2(时间间隔:即时测, 间隔一周测)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记忆条件主效应显著,F(1, 72) =4.21,p< 0.05, η2p= 0.06; 时间间隔主效应显著,F(1,72) = 46.33,p< 0.001,= 0.40; 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 72) = 3.07,p= 0.08,= 0.04。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在即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组的回忆率有显著差异,F(1, 72) = 5.09,p<0.05, η2p= 0.19; 在间隔一周后, 两组无差异,F(1,72) = 2.26,p< 0.05, 如图5所示。说明重复学习组的回忆率下降快于重复测验组, 从遗忘的角度说明测验更有利于长时记忆。遗忘率计算结果表明, 重复学习条件下遗忘率是 36.23%, 重复测验条件下遗忘率是28.33%, 可以看出, 重复测验组的遗忘率低于重复学习组, 说明重复测验更有利于长时记忆的保持。

图5 两组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的正确回忆率

3.3 讨论

实验 2结果发现, 延迟一周后测验时, 汉字的语义特征仍然可引发显著的 RWCR效应, 说明汉字语义特征引发基于熟悉性再认的稳定性。同时,延迟一周后, 重复学习对再认记忆中熟悉性影响显著大于重复测验, 表现为重复学习组的熟悉性评分下降快于重复测验组; 重复测验组的遗忘率低于重复学习组, 说明重复测验有利于长时记忆的保持。

4 总讨论

当前研究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了汉字语义特征的 RWCR效应, 以及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RWCR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汉字的语义特征存在 RWCR效应, 即汉字的语义特征能引发基于熟悉性的再认。同时, 研究还发现重复学习对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有显著影响, 而重复测验对熟悉性则没有影响, 且重复学习对熟悉性的影响随时间推移显著下降。

4.1 汉字的语义特征能引发RWCR效应

本研究采用 RWCR范式, 对汉字语义特征的熟悉性再认进行了探索。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发现, 无论是学习一遍、重复学习还是重复测验, 或者即时测试还是延迟一周后测试, 汉字的语义特征均能成功引发 RWCR效应, 且表现出跨时间的稳定性。该结果与Cleary (2004)的研究结果一致, 证实语义特征能引发基于熟悉性的再认, 也证明了RWCR效应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

研究者认为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加工主要依赖于测验项目与记忆痕迹中特征的匹配程度(Clark& Gronlund, 1996, for a review), 特征匹配程度越高,熟悉性越强。这一观点已得相关研究的证实(Lloyd,Westerman, & Miller, 2007; Ryals & Cleary, 2012)。Ryals和 Cleary (2012)用线索和学习项目中的相同字母个数来控制特征匹配程度, 发现当线索与学习项目中的相同字母个数越多, 被试的熟悉性评分越高, 即特征匹配程度越高, 熟悉性越强。同样地,本研究中当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存在语义相似, 即语义特征匹配时, 产生了较高的熟悉性, 而当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无关时, 即无语义特征匹配或匹配程度较低时, 产生的熟悉性也较低, 从而区别出学过项目与未学过项目, 表现为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高于未学过项目。说明语义特征的匹配也是基于熟悉性再认的重要方面。

除语义特征之外, 字词其他特征也是再认记忆中重要的影响因素(Lloyd et al, 2007), 如字形、字音特征均可影响再认记忆(Ryals et al., 2013)。因此,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汉字的字形、字音等特征引发RWCR效应的特点和机制。

4.2 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对RWCR效应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 即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组的RWCR值显著高于重复测验组和学习一遍组, 而重复测验组的 RWCR值与学习一遍组无差异。说明重复学习对熟悉性有显著影响, 而重复测验则不影响熟悉性。这一结果与 Verkoeijen等(20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 延迟测验时, 重复学习组的熟悉性评分下降快于重复测验组, 说明重复学习对熟悉性的影响存在时效性。有研究者认为, 如果在认知过程中无回想加工时, 那么重复测验对此认知过程没有影响, 或效应很小(Roediger & Blaxton,1987)。在本研究中, 回想和熟悉性分离较为纯净的条件下, 相对重复学习而言, 重复测验对熟悉性加工过程无论是在即时测验时, 还是在延迟测验时均无影响。而重复学习暂时提高了记忆项目的熟悉程度(Murray & Forster, 2004), 表现在即时测验时熟悉性较高, 而延迟测验时熟悉性下降较快。

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熟悉性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可能是, 重复学习/重复测验后, 项目的记忆痕迹强度分布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重复测验组在初始测试时, 被试对能够提取出的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加工, 使其记忆痕迹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而提取失败的项目记忆痕迹没有加强, 其记忆强度与学习一遍组中无法提取项目的记忆强度一致。本研究中再认记忆的熟悉性主要表现为对回想失败项目的熟悉性评分。因此, 在即时测验时, 重复测验组的熟悉性与学习一遍组无差异, 而重复学习组所有项目的记忆程度均得到加强(Halamish & Bjork,2011), 即使无法提取, 在即时测验时仍然会表现出较高的熟悉性, 进而导致重复学习组的熟悉性高于重复测验组和学习一遍组。另外, Kornell, Bjork和 Garcia (2011)认为, 对于能够回忆的信息, 记忆强度大的信息遗忘速度慢于记忆强度小的信息, 而阈限之下的信息遗忘速度则相反。本研究中所考察的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属于阈下信息, 因此重复学习组的熟悉性下降速度快于重复测验组。

4.3 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回想的影响

关于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再认记忆准确性的影响, 已有研究并未得到一致性结论。有研究者发现重复测验方式对记忆的促进作用并不总是好于重复学习方式, 有时候重复测验的促进作用优于重复学习, 而有时候则低于重复学习, 有时候二者对再认记忆的作用无差异(Halamish & Bjork, 2011);还有研究者认为重复学习有利于短时记忆保持, 重复测验有利于长时记忆保持(Thompson et al.,1978)。本研究在分离了再认记忆中的回想和熟悉性后, 采用即时测验和延迟测验考察了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再认记忆中的两个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即时测验时, 重复学习组的回想成绩显著高于重复测验组, 说明重复学习有利于短时记忆,这与 Thompson等(1978)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延时测验中, 重复学习组的回想成绩与重复测验组无差异, 说明重复学习的优势在长时记忆中消失。但是,本研究并未发现重复测验组的回想成绩优于重复学习组。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 本实验中学习任务相对简单, 在一个单元中被试只学习15个词, 被试重复学习中就能达到较高的记忆水平; 其二, 重复测验组的初始测验采用了自由回忆方式, 经统计,初始测验平均回忆率为 43%, 也就是说, 被试只重复接触到原有词表中 43%的词, 而重复学习组则100%重复接触词表。因此, 间隔一段时间后, 虽然两种方式都存在遗忘, 但是重复学习组的回想率并不低于重复测验组。但是从遗忘的角度分析, 可以发现重复学习组的遗忘(36%)速度快于重复测验组(28%), 可间接说明重复测验方式比重复学习方式更利于长时记忆的保持。

上述结果说明, 对于再认记忆中的回想, 重复学习有利于短时记忆的保持, 重复测验有利于长时记忆的保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离结果, 是因为重复测验组在初始测试时, 被试对能够提取出的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加工, 使其记忆痕迹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而未提取出的项目其记忆痕迹没有加强甚或减弱, 间隔一段时间后, 若项目的记忆强度低于阈限, 会导致无法提取(Spellman & Bjork, 1992)。因此, 项目的记忆强度会表现出两个极端分布。而重复学习组在重复编码过程中, 所有项目的记忆程度均得到加强且仍然呈正态分布(Halamish & Bjork,2011)。因此, 重复学习组和重复测验组中的项目记忆强度分布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当即时测验时, 即间隔较短时间时, 重复学习方式会表现出优于重复测验方式的效应; 而当延迟测验, 即间隔时间较长时, 重复测验组由于在初始测验中增强了所提取出项目的记忆强度, 因而可能有效阻止遗忘, 从而表现出其优势。

此外, 本研究中所发现的重复学习与重复测验对熟悉性和回想影响的分离, 即:重复学习对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有显著影响, 而重复测验对熟悉性则没有影响, 且重复学习对熟悉性的影响随时间推移显著下降, 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再认记忆的双加工理论提供了证据, 进一步支持了再认记忆中包含熟悉性和回想两个平行独立的加工过程(Diana,Reder, Arndt, & Park, 2006; Jacoby, 1991; Ryals et al., 2013; Yonelinas, 2002)。

5 结论

(1)无论即时测验还是延时测验, 汉字的语义特征再认均存在 RWCR效应, 即汉字的语义特征能引发基于熟悉性的再认。

(2)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再认记忆中的熟悉性和回想加工过程影响不同, 表现为重复学习主要影响熟悉性, 重复测验主要影响回想。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再认记忆的双加工理论。

Atkinson, R. C., & Juola, J. F. (1974). Search and decision processes in recognition memory. In D. H. Krantz, R. C.Atkinson, R. D. Luce, & P. Suppes (Eds.),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Vol.1. Learning,memory & thinking. San Francisco, CA: Freeman.

Brown, A. A., & Bodner, G. E. (2011). Re-examining dissociations between remembering and knowing: Binary judgments vs. independent ratings.Journal ofMemory and Language, 65, 98–108.

Carrier, M., & Pashler, H. (1992). The influence of retrieval on retention.Memory & Cognition, 20, 633–642.

Chan, J. C. K., & McDermott, K. B. (2007). The testing effect in recognition memory: A dual process accou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33(2), 431–437.

Clark, S. E., & Gronlund, S. D. (1996). Global matching models of recognition memory: How the models match the data.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3(1), 37–60.

Cleary, A. M. (2004). Orthography, phonology, and meaning:Word features that give rise to feelings of familiarity in recognition.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1(3), 446–451.Cleary, A. M., Brown, A. S., Sawyer, B. D., Nomi, J. S.,Ajoku, A. C., & Ryals, A. J. (2012). Familiarity from the configuration of objects in 3-dimensional space and its relation to déjà vu: A virtual reality investigation.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1(2), 969–975.

Cleary, A. M., & Greene, R. L. (2000). Recognition without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 26(4), 1063–1069.

Cleary, A. M., Langley, M. M., & Seller, K. R. (2004).Recognition without picture identification: Geons as components of the pictorial memory trace.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1(5), 903–908.

Cleary, A. M., & Specker, L. E. (2007). Recognition without face identification.Memory & Cognition,35(7), 1610–1619.Costanzo, F., Vicaria, S., & Carlesimo, G. A. (2013). Familiarity and recollection in Williams syndrome.Cortex, 49(1),232–242.

Diana, R. A., Reder, L. M., Arndt, J., & Park, H. (2006). Models of recognition: A review of arguments in favor of a dualprocess account.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3(1), 1–21.Goossens, N. A. M. C., Camp, G., Verkoeijen, P. J. L.,Tabbers, H. K., & Zwaan, R. A. (2014). The benefit of retrieval practice over elaborative restudy in primary school vocabulary learning.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3(3), 177–182.

Halamish, V., & Bjork, R. A. (2011). When does testing enhance retention? A distribution-based interpretation of retrieval as a memory modifie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7(4), 801–812.

Hicks, J. L., & Starns, J. J. (2004).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occurs in tests of item recognition.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 11(1), 125–130.

Jacoby, L. L. (1991). 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0, 513–541.

Jones, T. C., & Henry, R. L., III. (1995). The experiential basis of serial position effects.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7, 65–80.

Kornell, N., Bjork, R. A., & Garcia, M. A. (2011). Why tests appear to prevent forgetting: A distribution-based bifurcation model.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5(2), 85–97.

Kostic, B., Cleary, A. M. (2009). Song recognition without identification: When people cannot “name that tune” but can recognize it as familia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1), 146–159.

Kostic, B., Cleary, A. M., Severin, K., & Miller, S. W. (2010).Detecting analogical resemblance without retrieving the source analogy.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7(3),405–411.

Langley, M. M., Cleary, A. M., Kostic, B. N., & Woods, J. A.(2008). Picture recognition without picture identification: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role of perceptual information in familiarity-based picture recognition.Acta Psychologica,127(1), 103–113.

Lloyd, M. E., Westerman, D. L., & Miller, J. K. (2007).Familiarity from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Extensions of the recognition without identification effect.Memory &Cognition, 35(1), 107–112.

Murray, W. S., & Forster, K. I. (2004). Serial mechanisms in lexical access: The rank hypothesis.Psychological Review,111(3), 721–756.

Roediger, H. L., & Blaxton, T. A. (1987). Retrieval modes produce dissociations in memory for surface information.In D. Gorfein & R. R. Hoffman (Eds.),Memory and cognitive process: The Ebbinghaus Centennial Conference(pp. 349–379). Hillsdale, NJ: Erlbaum.

Roediger, H. L., & McDermott, K. B. (1995). Creating false memories: Remembering words not presented in lis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and Cognition, 21(4), 803–814.

Roediger, H. L., III, & Karpicke, J. D. (2006a). The power of testing memory.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1(3), 181–210.

Roediger, H. L., III, & Karpicke, J. D. (2006b). Test-enhanced learning: Taking memory tests improves long-term reten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 249–255.

Ryals, A. J., & Cleary, A. M. (2012). The 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phenomenon: Support for a feature-matching theory over a partial recollection account.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6(4), 747–762.

Ryals, A. J., Cleary, A. M., & Seger, C. A. (2013). Recall versus familiarity when recall fails for words and scenes:The differential roles of the hippocampus, perirhinal cortex,and category-specific cortical regions.Brain Research,1492, 72–91.

Spellman, B. A., & Bjork, R. A. (1992). When predictions create reality: Judgments of learning may alter what they are intended to assess.Psychological Science, 3, 315–316.

Thompson, C. P., Wenger, S. K., & Bartling, C. A. (1978).How recall facilitates subsequent recall: A reapprais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 4, 210–221.

Tousignant, C., Bodner, G. E., & Arnold, M. M. (2015). Effects of context on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experiences are task dependent.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33, 78–89.

Tulving, E. (1985).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Canadian Psychologist, 26, 1–12.

Verkoeijen, P. P. J. L., Tabbers, H. K., & Verhage, M. L.(2011).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esting and restudying on recollection in recognition memory.Experimental Psychology,58(6), 490–498.

Wolk, D. A., Mancuso, L., Kliot, D., Arnold, S. E., &Dickerson, B. C. (2013). Familiarity-based memory as an early cognitive marker of preclinical and prodromal AD.Neuropsychologia, 51, 1094–1102.

Yonelinas, A. P. (2002). The nature of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A review of 30 years of research.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6(3), 441–517.

猜你喜欢

测验语义条件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语言与语义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