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规模化生态散养猪生产

2016-01-31戚守登

猪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排泄物活动区养猪

戚守登

(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 河南 三门峡 472100)

如何做好规模化生态散养猪生产

戚守登

(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 河南 三门峡 472100)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养猪早已存在,在很早以前,养猪作为农村家庭日常农事的一部分,农民就已经采用了生态养猪的做法。例如将养猪与种田结合起来,将猪粪、猪尿施用于农田。

但在养猪业快速发展阶段,为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和提高畜牧经营的经济效益,集约化、专业化的养猪业迅速崛起,生态养猪的做法因不适应形势发展而很少被采用。取而代之的是生猪被饲养在特定的“工厂环境”里,高密度养殖、配合饲料,甚至用大量的药物、添加剂,乃至违禁药物,如“瘦肉精”等。上述种种人为干预,出现了目前困扰养猪业的诸多主要问题:1)疾病的问题。不论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如何,其根源与猪群健康状况差有很大关系,并且与场区、舍内综合环境质量下降密切相关。2)畜产品药物残留。由于规模养猪发病率高,养猪者被迫使用大量化学药品进行猪病预防与控制,势必造成生猪体内药物残留。3)环境污染严重问题。规模养猪发展产生排泄物大量增加,按照传统生态方法处理远远不能消纳,往往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在人们认识到工厂化养猪某些缺憾同时,一方面人们在积极改进工厂化养猪生产条件,加大对污染物治理力度。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回归传统生态养殖,加之生态散养猪肉的口感良好,生态散养猪目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现代生态养猪规模加大,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问题,主要表现为:1)生猪活动对于环境中植被破坏性较大,失去植被的活动区排泄物难以实现生物消化;2)生态散养猪规模大,生猪排泄物较多,不能完全被周边农作物消纳,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因此新形势下的生态散养猪应注重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保障生态散养猪健康发展。

1 生态散养猪基本要求及生态散养区布局

1.1 生态散养猪基本要求

生态散养猪的管理必须符合散养猪的活动规律及生活习性。生态散养猪品种应以本地适应性强、采食饲料品种范围广的土种猪为主,且猪肉脂肪含量不应过大;生态散养猪猪群规模要适度,不可过大,一般控制在200头以内,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管理上的系列困难;生态散养猪一般适宜育肥阶段的生猪,如果保温设施许可保育阶段也可以采取生态散养,哺乳仔猪因需要严格的温度,并且容易发生沙门氏菌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大肠杆菌病以及多种寄生虫病,故不宜采取生态散养;生态散养区占地面积较大,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占地面积应根据土壤中植被生长情况,确定载畜量大小,一般每头猪占地100~150 m2;生态散养猪用地成本较大,应尽量建设在荒地和坡地,以节约耕地和降低成本;生态散养区应有一定坡度,以利于排水、排污,一般坡度介于5~25°较为适宜。

1.2 生态散养区布局

生猪散养区要有完整围栏或围墙,功能完整的生态散养区布局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2.1 建筑物

主要包括猪舍、饲养人员生活用房、饲料等房舍。所有建筑物应安排在整个生态散养区的中上方,并紧邻生猪活动区,位于活动区的下部。由于生猪不习惯走下坡路,位置太高,生猪活动不变;同时,位置不能过低,过低会导致排污、排水不便。猪舍猪床可根据情况设置,一是以水泥地面猪床为主,在北方寒冷地区这种猪床最好要配置供暖设施,最好是地暖,以利于冬季生猪保温;二是采取发酵猪床,该猪床建设发酵池,池内填充发酵垫料(稻壳、麦糠、锯末等),并接种发酵菌,不需要供暖设施。由于散养猪配合饲料饲喂量较少,采取定时限量饲喂,因此猪舍内采食位置要足,一般每头猪应保证60 cm采食位置。其他房舍应紧临猪舍,并尽量靠近散养区大门,既便于管理,又容易与外界进行物流交换。

1.2.2 生猪活动区

主要提供生猪日常活动区域,应该安排在散养区上部,猪舍的上方,应设置一些供生猪饮水、采食蔬菜牧草场所以及相应的活动设施,活动区面积不小于散养区的三分之一,要有完整围栏或围墙。

1.2.3 作物种植区

主要提供牧草、蔬菜以及中药材等生态猪养殖需要的农作物,该区应位于整个散养区下部,一方面满足散养猪对多种绿色饲料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吸纳粪便及污水,对散养区污水起到净化截留作用。种植区面积应尽量大,一般占散养区面积一半以上。

2 生态散养猪饲养及疫病防治

2.1 生态猪饲养与管理

由于猪是杂食动物,为了满足生猪生态化饲养需要,生态散养猪的饲养一般实行配合饲料与蔬菜、牧草搭配饲养,每日定时定量饲喂配合饲料,其余时间让生猪自由采食牧草、蔬菜等;生态散养猪应尽量扩大生猪饲料种类,特别是增加生态散养区内种植的苜蓿、蛋白桑以及各种蔬菜等绿色植物饲料数量,既能节约养殖成本,改善猪肉品质,还能适当降低排泄物中的N、P含量。绿色植物饲料的添加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不可突然大量加入;要根据生猪对绿色植物消化能力添加,不可过量,如苜蓿添加量应控制在8%之内,蛋白桑可以稍多一些,其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要根据生猪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的特点,添加的绿色植物饲料要幼嫩,粗纤维含量尽量要少。生态散养猪管理一般实行散养,多数时间让生猪在野外自由活动,气温较低时让生猪入圈舍活动。

2.2 使用微生态添加剂

微生态添加剂有多种有益作用:1)有益微生物可以占据畜体消化道的定植位点,阻止有害菌群在肠黏膜上的附着与增植,从而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会;2)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抑制病原微生物活动,如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可产生抗菌素,它可以抑制一些细菌和寄生虫;3)防止有毒物质蓄积,有些有益微生物可以阻止动物自身和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性胺和氨的合成,中和大肠杆菌外毒素,多数好氧菌产生SOD可助动物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等;4)可以刺激宿主免疫细胞,增强吞噬细胞活力,促进畜体产生抗体。5)减少了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致病菌和氨等有害气体,改善了空气质量。目前多采用添加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以及植酸酶等酶制剂,还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态制剂。

2.3 采用中草药生态化猪病防治

中草药防治猪病有很多优势:1)中草药功能的多样。表现出调节作用、抗病原体作用、增强免疫作用等多种作用,有的中药有一种作用,有的有数种作用,还有的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中药往往是多味药复合方剂,其作用面则更进一步得到拓展,进而发生多方面综合作用。2)中药是天然药物,是被证明对动物体有益无害的外源性精华物质。3)中药治病主要是通过调节阴阳,使其恢复平衡,中药的“抑菌”、抗病毒甚至抗原虫多是通过扶正去邪,提高动物免疫力,从而消灭病原体,所以不存在抗药性。因此,生态散养猪应尽量采用中药防治猪病,但要注意几点:1)由于中药防治疾病遵循的是辩证施治原则,因此在用中药防治猪病时必须按照中兽医方法开展辩证治疗,如对母猪产后缺乳一病,可分为气血双亏型(瘦弱型)和气血瘀滞型(乳房红肿)。2)尽量减少中药成本,在散养区内种植黄芪、板蓝根、黄芩、黄连等常用中草药,既降低中药成本,又可起到保护散养区生态作用。3)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途径,做好传染病的免疫预防是不可缺少的,必须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病免疫接种。

3 生态环境维护

生态环境维护是生态养猪重要环节,如果因生猪饲养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那就称不上生态养殖,因此,生态养殖必须下大力气搞好猪舍内、活动场所以及整个散养区生态养猪环境维护。

3.1 舍内环境维护

生态散养猪建议舍内最好采用发酵床养猪,在养猪舍内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发酵床专用益生菌”等混合物,猪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猪舍内经微生物完全被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零排放,源头实现环保养殖目的。采取实地面猪床养猪要及时做好猪粪尿清理。

3.1.1 采用发酵床养猪优势

路灯心跳的主要目的是保活应用层连接,属于非必须功能,尤其考虑通信按连接收取资费,客户可能会减少甚至取消心跳;因此路灯心跳时间Tm参数设计为可配变量,当前IoT平台设定的应用层老化时间一般为30min,建议设置为25min。如果心跳过于频繁,会对网络资源、用户资费造成浪费。

1)猪粪尿经有益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2)猪的粪尿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使有益微生物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又成为猪的饲料。3)垫料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垫料温度升高,既能满足冬季生猪取暖,又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

3.1.2 采用发酵床养猪应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

发酵床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许多地方因饲养密度过大、缺乏运动场和夏季避暑场所、没有设置隔离猪栏、垫料质量差等原因相继失败。因此应用时必须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1)要解决发酵床夏季过热问题,猪舍外设置生猪活动场,舍内设立适当面积的一般猪床,让生猪在炎热季节有避热处。2)延长生猪户外停留时间,解决育肥猪排泄量大,容易造成发酵床富营养化,使发酵床垫料成分失去平衡问题;由于生态散养猪夏季大部分时间在户外活动,这一问题也就较易解决。3)设立隔离治疗猪舍或隔离猪栏,对被用药治疗猪排泄物另行处理,杜绝携带抗生素的排泄物排向发酵床,因而破坏发酵床发酵问题。4)除掺入一定量稻壳等外购垫料外,定期翻耕发酵床,解决发酵床垫料透气性差问题。

3.2 散养生猪活动区维护

由于生猪拱掘行为突出,对植被破坏性较强,无论是多年生的还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经过生猪拱掘很容易死亡,一些灌木经过生猪拱掘也易造成生长不良,往往形成了生猪活动区土壤大面积裸露,生猪产生的粪便、尿液等有机废物不能及时被植物吸收利用,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土壤富营养化,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散养生猪活动区环境维护是生态散养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议新建设的生猪散养区,尽量将猪的活动区选择在生长有高大乔木林中,这样植被不易被生猪破坏,生猪的排泄物也能被很好地消纳,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散养活动区缺乏高大乔木,建议在生猪活动区域栽植根系发达的高大的树木,使生猪在活动区内产生的粪便、尿液等有机排泄物得到及时吸收利用,不至于造成活动区内土壤富营养化;同时,良好的遮荫又为生猪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如果栽植具有经济价值的核桃等果树,还可收获良好的有机果品。

3.3 生猪散养区整体环境维护

生猪散养区整体环境维护主要依托种植区作物对于整个散养区有机废物消化吸纳,通过作物生长大量吸收两方面生猪排泄物,即雨水从生猪活动区冲刷的雨污水和猪舍内排出的粪便及污水。经过作物吸收彻底消化散养区的液化有机排泄物和大部分固化有机排泄物。因此,种植区应以种植多年生的密度较大、根系发达、生活力强的草本植物或灌木,保证一年四季废物均能被作物消纳;同时种植生猪可以利用的苜蓿牧草、蛋白桑、饲料槐、黄芪、黄芩、黄连、板蓝根等作物,这样可以在一个散养区单元内形成一个生态产业循环链,即生猪——猪粪——作物——生猪;种植时可以多种作物搭配,搭配原则是根系分布较浅的在种植区上侧,根系最深的在种植区下侧,也可以种植一种根系发达的密植作物。有机废物经过种植区的吸纳,起到一个净化作用,不至于使有机废物向散养区外排放。

4 过多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规模较小以水泥地面猪床为主的散养养猪场,如果周边农田能完全消纳,应设立具有三防(防雨、防渗、防外溢)堆粪场和水泥硬化的废水池,将粪便和污水集中后经过自然发酵用于农业生产。

4.2 粪便干湿分离及有机肥发酵

规模较大以水泥地面猪床为主的散养猪场,如果周边农田不能完全消纳,应将上述排泄物收集到集污池进行混合、搅拌,然后经过干湿分离机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的干性粪便堆积发酵直接销售或包装外运,也可以加工成附加值高的复合有机肥,实现了排泄物减量处理;分离出的污水经过发酵用于周边农作物生产。

4.3 沼气发酵

如果猪场规模更大,应配置沼气池将分离出的液体排泄物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既消耗掉大部分COD,进一步减少有机排泄物数量;又产生了沼气,为生活生产提供了能量。但是沼气生产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科学管理与精心维护。

4.3.1 维护池内压力稳定

沼气池进料和出料的速度尽量保持一致,所进原料和所排出的废料体积应相等,及时排除产生的沼气,以保持沼气池内压力稳定,确保甲烷菌正常活动。

4.3.2 保持池内沼气菌群数量稳定

每日进料和出料数量保持稳定,保持池内微生物菌群稳定,切忌进出料量突然加大,造成大量菌群流失;不宜突然减少进料,菌群养料减少造成菌群减少。

4.3.3 避免抑制发酵污水进入

当猪群大量使用消毒、抗菌、杀虫药物时,猪舍污水不要进入沼气池,以免抑制沼气发酵;尽量使用残留期短或无残留的消毒、抗菌、杀虫药物,采用超声波、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方法可以避免药物残留。

4.3.4 及时调节酸度

出现发酵液酸度较大时,要及时调节,调节措施有:一是稀释发酵液的挥发酸,提高pH;二是采用加草木灰或适量氨水或石灰水来提高pH。

4.3.5 精心维护

沼气生产是靠厌氧菌发酵进行,它是一个脆弱的生物生产活动,如果某个环节出现故障就会形成一连串不良反应。因此,在沼气生产中我们要及时检修各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恶性循环发展。

4.4 沼液的处理

将沼液输送到周边农田用于农作物生产,既促进了作物生长,减少浇灌与肥料费用;又实现排泄物零排放,最终达到生态环境总体稳定。如果沼液产量过大,周边农作物不能消纳时就要考虑沼液净化达标排放处理,净化方法一般是有氧曝气,其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目前有一种有氧曝气加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时间较短,其成本相对较小,建议可以试用,以节约成本。

2016-01-13)

猜你喜欢

排泄物活动区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猫咪为何埋便便
寓学于乐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