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现代绿色农业

2016-01-30王晓燕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养殖户养殖场畜禽

王晓燕

(张家港市金港镇动物防疫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现代绿色农业

王晓燕

(张家港市金港镇动物防疫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及未来趋势,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及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牧养殖业的总体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本文介绍了金港镇生猪养殖的发展现状、规模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落实相关建设项目及惠农政策、实施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加强生猪疾病的防控、规模养殖环境治理等观点。

养猪业 规模养殖 现代农业

发展畜牧业对保障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2007 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扶持生猪养殖的政策以来,规模养殖的比例逐年提高,中国生猪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防控动物疫病保证质量安全的根本举措,是保障产品供应防范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1 生猪养殖业现状

1.1生猪散养模式逐步退出养猪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成为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人们对生猪养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部分散养户已逐步退出养猪行业。散养饲养方式落后,饲养环境差,不利于疫病防治,为猪肉质量安全造成隐患,基于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猪肉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催生了我国政府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政策的出台及生猪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农牧业(2011)18号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生产有关通知中指出:要加快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深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遴选典型示范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猪标准化生产。

1.2金港镇生猪养殖情况

金港镇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的西郊,地处沿江长三角经济区域宝地,总面积125.9km2,临山环水,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2012年生猪养殖170户,存栏12387头,其中母猪1036头,公猪24头。大部分养殖户采用自繁自养模式。按生产规模来看,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大规模有三户,不到总养殖户2%,年出栏100~999头的中规模有65户,占生猪养殖户的38%。养殖量为30~99头的专业户有103户,达到了生猪养殖户的60%。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养殖业转型升级,加上这二年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对禁养殖区及对环境有污染的养殖户进行关停,区镇的生猪养殖从1.2万头下降到了0.8万头,但是从养殖规模来看,传统散养逐渐退出畜禽养殖业舞台,区镇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了90%,并建有2个养殖10万羽的蛋鸡场,以及养殖在长江滩涂上的3万多羽的蛋鸭和1万平方米的发酵床养猪的生态健康猪舍。

1.3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标准化养殖

近几年来,规模养殖在畜牧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经过项目资金的引导推动,以及先进养殖管理技术、理念的引进和推广,金港镇畜牧业的标准化养殖已跨出可喜的一步。对遴选出的规模场进行栏舍、排污设施、防疫设施进行改造,经过改造后,达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雨污分离、消毒设施齐备、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母猪生产有产床、保育猪有保育室保育栏、妊娠母猪有群养妊娠栏的标准化养殖模式。至目前为止,金港镇已创建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5个,省级动物防疫达标场4个,市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7个。如小明沙健康猪场是张家港市采用零排放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示范点之一,标准化的养殖不仅降低减少发病率,更提高猪肉品质。严格按照 “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的标准组织生产。所有猪舍装有视频监控设备、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设施设备有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等。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能够无害化处理。通过几年的努力,注册商标“小明沙”牌,2011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4畜禽养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因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等所造成公共环境的污染,进而促进了全镇畜牧生产的健康发展。2010~2014年间,区镇累计对34个畜禽养殖户进行了综合治理,建发酵床10368m2,沼气池2320m3,沉尸井2216立方,堆粪场2411m2,沼液集中池2604m3。2015年初,根据市畜禽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对在禁养区的、养殖环境差的、对周边居民有影响的畜禽养殖户进行全面治理,计划关停52户,整治39户。至2015年底完成验收养殖污染关停46户,治理25户,新建堆粪棚1086m2,沼气池450m3,沼液集中池422m3,雨污分流1199m,三格式化粪池1540m3。预计畜禽污染治理3年行动计划2016年将全部完成,届时区镇畜禽养殖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2 现阶段规模养殖存在问题

金港镇畜牧业正处于以散养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向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的转型时期,在各种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生猪产业稳步发展。但养殖发展用地难、养殖环境污染大、疫病控制难、养殖户防疫水平低、市场抗拒能力差、养殖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还依然存在,并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2.1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剧,规模养殖征地难

由于当前农村正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能用于养殖的土地越来越少,同时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难以挤出土地用于新建猪场。养殖户想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只有进行土地置换或者租赁。此外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使规模猪场成本增加。再加上养殖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一些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置换和出租,甚至还为其他农户发展规模养殖设置障碍。

2.2养殖成本大效益低,环境污染大

由于饲料等养殖成本的增加,大部分养殖户只注重养殖效益,无视环境保护,畜禽粪尿等污染物到处乱堆乱放乱排,风吹日晒,臭气熏天,导致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污染了生态环境,引发周围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2.3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疫病控制难

当前大部分规模猪场,缺乏科学养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技术,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养殖方式,无论养殖场建设、防疫条件,还是良种引进应用都比较落后,良种自繁自养的比率偏低,有的养殖场种苗依靠从外调入,盲目从外县甚至外省引调小猪,引入很多新的疫病,成为新的疫情隐患。

2.4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风险的抗拒能力差

由于养殖户都是各自分散饲养,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灵,不能有效地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对养殖的影响,当畜产品销售价高时就及时大规模补栏,价格低时又不得不急于出栏,受市场销售价格的影响,养殖数量波动很大,养殖赚不赚钱主要依赖于市场销售价的高低变化。

3 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形势,为了进一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3.1进一步落实相关建设项目及惠农政策

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生猪养殖场户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创新金融担保机制,支持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方式,为生猪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以解决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抢抓机遇,落实政策,督促各级尽快落实已经下达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确保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尽快落实到场户,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生猪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生猪产业升级换代。

3.2实施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根据国家中小型猪场建设标准制定规范,实现规模猪场硬件设施标准化。继续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在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引种、圈舍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量的补助,积极引导养殖户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沼气配套粪污处理模式,促进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3.3切实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强化对种猪场种猪质量检测,提升种猪质量水平。指导养殖场户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遴选生猪养殖典型示范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优势,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跟畜禽养殖户的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及组织观摩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对畜禽疫病的诊疗水平。强化生猪养殖关键技术培训,推广发酵床等新型绿色养猪技术,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印发业务联系卡和科学饲养畜禽等宣传资料,增强全镇畜禽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理念并加强现场指导与免疫监管。指导规模养殖场填写好畜禽养殖档案,逐步建立科学养殖目标。

3.4加强生猪疾病的防控

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基础免疫,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动物卫生监管,加强流通环节检疫检验工作,确保生猪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强化应急准备,坚决果断处置突发疫情。加快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强化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完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坚决把疫情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疫病发生。

总之,发展标准规模养殖,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价格基本稳定的现实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环境条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1]刘春芳,王济民.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0,6(3):28-31.

[2]陈明喜.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60.

猜你喜欢

养殖户养殖场畜禽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