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2016-01-30许英民黑龙江省铁力市兽医专家门诊黑龙江伊春152500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7期
关键词:恒温箱雏鹅琼脂

许英民(黑龙江省铁力市兽医专家门诊黑龙江伊春152500)

雏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许英民
(黑龙江省铁力市兽医专家门诊黑龙江伊春152500)

雏鹅致病性大肠杆菌是雏鹅的一种常见病,以危害7~45日龄的雏鹅,给养鹅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扎堆,不断尖叫,下痢,粪便恶臭,带白色黏液或混有血丝等。通过对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的分析,可找出敏感菌株进行治疗。

雏鹅;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6.7.037

雏鹅大肠杆菌病是雏鹅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雏鹅感染大肠杆菌后,一般日龄在7~45日龄,主要发生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眼炎等。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是由某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致,雏鹅有O1、O2、O6等血清型。

黑龙江省铁力市林业局某林业经营所张某养鹅场,饲养雏鹅2 000只,雏鹅患有精神不振,腹泻,粪便带黏液,并有血丝,雏鹅扎堆等临床症状,但是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大,出现死亡。据不完全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为24% ~38%,死亡率在10%~20%给养鹅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病料黑龙江省铁力市林业局某林业经营所张某饲养的15日龄雏鹅,发病后死亡22只,张某送检的8只雏鹅,具有典型的大肠杆菌病症状,无菌条件下采集死亡雏鹅的心血、肝脏、脾脏及小肠内容物作为分离材料。

1.1.2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均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生物技术分公司。

1.1.3生化试剂各种糖发酵管、尿素酶试剂、甘露醇、硫化氢试剂等,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某生物试剂商店。

1.1.4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下属的某试剂商店。

1.1.5试验动物选自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养兔场,健康易感染试验兔。

1.2方法

1.2.1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观察观察发病及死亡雏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解剖死亡雏鹅,观察病死雏鹅病理变化特征。

1.2.2涂片镜检无菌采取病死雏鹅的肝脏、脾脏、心血和淋巴结,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用1 000倍显微镜进行镜检,观察结果。

1.2.3细菌分离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死亡雏鹅的心血、肝脏、脾脏分别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在37.0℃恒温箱培养24 h;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选择均匀、典型、红色优势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上,在37.0℃恒温箱中培养24 h,进行纯化备用。

1.2.4生化试验根据细菌的培养特征、染色形态特征,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大肠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置于37.0℃恒温箱中,培养24 h,观察结果。

1.2.5动物回归试验将所分离到的细菌菌株培养物,进行调节菌液浓度为40×108、20×108、10× 108、5×108、1×108CFU/mL,在各颈部皮下注射健康试验兔3只,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1.2.6药敏试验用常规纸片法做药敏试验,挑取适量的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将含有定量抗菌素药物的试纸片贴在已接种细菌的琼脂培养基表面上,37.0℃恒温箱中,培养24 h。抑菌环的大小可看出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2 结果

2.1临床症状观察

雏鹅到15 d之后,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蓬乱无光泽,怕冷挤成一堆。表现为下痢,粪便稀薄,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带白色黏液或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一般呈青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污秽,羽毛沾满粪便,干固后使排便受阻,渴欲增加。喘气、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亡。

2.2剖检变化

心包腔积液,心包液常见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膜浑浊、不透明、增厚,呈灰白色,严重病例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有些病例心外膜粗糙,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膜增厚、混浊,表面附着纤维素性或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渗出物有时还会成片状填满气囊。肝脏呈不同程度肿大,肝被膜表面有一层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薄膜覆盖,薄膜易于剥离。肝表面可见到边缘不整齐、暗灰白色、不突出的小坏死点。有的病例可见肺充血、出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淡红色,小肠黏膜脱落伴有出血,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结肠、回肠、空肠内充满颗粒状物的水样内容物。

2.3涂片镜检

将肝脏、脾脏、心血、淋巴结进行涂片,镜检,可见到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单个散在或成双排列的球杆菌,未见有芽孢和荚膜。

2.4培养特性

分离菌株培养物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约1~3 mm的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在37.0℃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的肉汤培养基呈均匀浑浊,管底有少量白色沉淀物;在麦康凯平皿上长出直径1~2 mm红色透明菌落,对单个菌落和肉汤培养物涂片,进行染色,镜检,均可见到与病料涂片所见到一致的细菌。

2.5生化试验

所分离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为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分离细菌在大肠杆菌显色平板上为紫色,该菌初步鉴定为大肠杆菌。生化试验表现为: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木糖、甘露醇、鼠李糖、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分解侧金盏花醇和肌醇;能产生靛基质,均不产生硫化氢,尿素酶阴性。符合上述生化反应,分离菌株被鉴定为大肠杆菌。

2.6动物回归试验

将分离菌株的纯化培养物调节菌液浓度,各颈部皮下注射健康试验兔5只,1.0 mL/只,结果为:40×108cfu/mL,死亡兔5只;20×108cfu/mL,死亡兔 4只;10×108cfu/mL,死亡兔2只;5× 108cfu/mL,死亡兔1只;1×108cfu/mL,死亡兔1只。

从上述表明,试验兔攻毒后均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并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等。解剖与检查死亡及发病试验兔,表现出典型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能从试验兔体内分离到攻毒菌株。

2.7药敏试验

对所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其结果该菌对注射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复方阿莫西林高敏,对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林可霉素耐药。

3 分析与讨论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自然界,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菌病之一,大肠杆菌属于有致病力的血清型,一般约占10%~18%。当育雏舍内环境卫生条件不良、舍内和地面潮湿、育雏舍内通风不好、有害气体增多、饲养密度过大非常拥挤等因素都能诱发本病的传播和蔓延。

初生雏鹅感染是由于种蛋被感染,种蛋非常脏,消毒不严,孵化室不够卫生等原因都会感染。因此,应注意育雏期间的保温及饲养密度,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灰尘,经常清除粪便,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如:氨气。对环境、育雏舍、孵化室、孵化器要经常清扫和消毒)。用具,如:食槽、饮水器经常用0.2%过氧乙酸或0.3%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

在雏鹅群中,一旦发现有发病或死亡的雏鹅时,应立即进行细菌的分离、药敏试验,可找出该菌较感染的几种药物,加入到饲料和饮水中,对控制疾病将会起到最理想的效果。

“这个育雏舍已有好几年不用了”,据调查和养殖户张某的介绍,在育雏前进行1次喷雾消毒,用的是来苏儿,进行喷雾,但并未完全进行消毒,未按要求进行彻底的消毒。而在有疫情时也未对雏鹅进行隔离,在原位治疗,死亡雏鹅到处乱扔,或让狗吃,也不远离鹅场进行深埋或焚烧,使大肠杆菌的病原菌进行扩散、传播和蔓延,此次暴发给养鹅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编辑:赵晓松)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3]东北农业大学,兽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杨宏禹,一株大肠杆菌YT株的分离鉴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5(6):54-56.

[5]安丽英,兽医实验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恒温箱雏鹅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偏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恒温箱温度计量性能参数的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