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体会

2016-01-30朱丽芳许东云曾艳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老年眩晕

朱丽芳 许东云 曾艳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体会

朱丽芳许东云曾艳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笔者认为中老年眩晕的病机是以气虚清阳不升为本,标实为痰浊血瘀、内风上扰清窍为主,以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中老年眩晕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眩晕;益气升阳法;益气聪明汤;中老年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乘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其范围涉及现代医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1]。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中老年眩晕病机以气虚清阳不升为本,标实多为痰浊血瘀、内风上扰清窍为主。采用益气升阳法为基础治疗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中老年眩晕病理机制的认识

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自古各有所论。如《素问》责之“木郁之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为“上气不足”、“肾虚髓海不足”;仲景论眩,多从少阳相火、痰饮中阻立论;河间主风火;丹溪主无痰不作眩;景岳从虚,指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等。虽各具至理,然未免有偏颇之处。陈修园总结前人观点,概括为风、火、痰、虚四方面,主张以风为中心,以火、痰、虚串解之,颇能阐幽发微,切中要点。概括为风火痰为眩晕之标,脾肾虚为眩晕之本[2]。故《医学从众录·眩晕》曰:“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

笔者访为临床上中老年眩晕患者中,气虚清阳不升是最常见的临床证型,尤其平素脾胃不足之体,最易患病。究其原因,与中老年患者多劳倦太过,中气不足,加之脏腑渐亏,清阳之气不能上荣于脑的生理病理基础有关。正如《灵枢·素问》篇指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李东垣亦指出:“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故人体五脏之气都汇聚在脾胃,主要靠脾胃来主导升降,肝肾来主疏泄。脾气旺则肝木调达,清阳升而神旺。当人体的脾胃、肝肾功能失去平衡,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即可出现头昏、耳鸣耳聋等症。脾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脾气虚弱,升降失司,可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兼证。如土虚木乘,可致肝风内动,兼见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肾为肝母,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兼见口干咽干,手足心发热;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兼见头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等;“土病则聚液成痰”,脾运失健,聚湿成痰或气虚,津不化气而为痰,致痰浊蒙阻,清阳不升,兼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气血不畅,可致脉络瘀滞,兼见肢体麻木疼痛等。可见本虚标实为其共同特点。本虚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标实多为痰浊血瘀、内风上扰清窍为主。基于此,论治着眼于病之根本,但亦不忽视病之标象,灵活处理,知常达变,方能有较好的疗效。

2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的临床应用

气虚清阳不升眩晕的辨证要点是:常因劳累后发作,症见头昏头晕,与体位有关,伴乏力气短,腰膝酸软,耳鸣,脉沉或虚大等脉症。选用益气聪明汤治以益气升阳、豁痰降浊为基础。益气聪明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太子参、炙升麻、葛根、蔓荆子、杭白芍、黄柏、炙甘草等组成。方中以参芪甘温以补脾胃,甘草甘缓以和脾胃,葛根、升麻、蔓荆子清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胃气,上行头目。中气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白芍敛阴和血,黄柏补肾生水二者平肝潜肾。纵观全方,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直达清窍[3]。临证时再结合兼夹证的特点随证加减,疗效较佳。如兼痰浊者,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降浊;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黄精、枸杞、女贞子、旱莲草等平补之剂以补肝肾,填精益髓;肝阳偏亢者,减去党参、升麻、黄芪,加天麻、钩藤、珍珠母、龙骨、牡蛎等镇肝熄风;失眠多梦,心肾不交者,加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养心安神;兼瘀血阻络者,加川芎、赤芍、丹参化瘀通络等。

3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女,65岁。2014年6月就诊。反复头昏头晕10余年,加重1周。患者反复头昏10余年,近1周因劳累后加重,症见头昏头晕,伴乏力气短,腰酸,耳鸣,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查体:BP110/70mmHg,余无特殊。辨证为气虚清阳不升。治以益气升阳,滋补肝肾为主。以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柴胡10g,升麻6g,白术15g,蔓荆子10g,葛根30g,白芍10g,焦黄柏4g,黄精20g,陈皮10g,神曲10g,炙甘草6g。2d 1剂,水煎服,日3次服用。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继续守上方治疗10日,诸症消失。

按:《灵枢·素问》篇指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该患者老年女性,脏腑渐亏,加之劳倦太过,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于脑,清窍失养故见头昏头晕,乏力气短。肝肾亏虚,则见腰酸耳鸣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为正虚之象。脉症合参,患者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无明显痰浊、血瘀之征,故选用益气聪明汤益气升阳为主,加黄精补益肝肾,陈皮、神曲健脾益胃,药证相符,故疗效满意。

4结语

眩晕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易反复发作,常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中医药辨证论治眩晕具有较好的优势,可降低复发率、减少发作频率。中老年眩晕患者因其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以气虚清阳不升为本,标实多为痰浊血瘀、内风上扰清窍为主。故论治应着眼于病之根本,但亦不忽视病之标象,灵活处理,知常达变,方能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涛,张伟.从肝肾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9):1125.

[2]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9:81-82.

[3]李青,詹青,琚坚.詹文涛教授应用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276-277.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42-01

作者简介:朱丽芳(1970-),女,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中老年眩晕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浅谈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价值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