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16-01-29长春君安医院内科吉林长春1300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达标率依从性血压

钱 波(长春君安医院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1)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钱 波
(长春君安医院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2组患者均给予同样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高血压达标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50.79%,干预组血压达标率为71.43%,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坚持饮食控制、遵医用药和不自行调整用药或剂量等的依从性上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积极促进患者血压控制的平稳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护理干预;高血压;控制;依从性

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可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乏力或胸闷等症状;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肥胖或随年龄不断增长而发病[1];同时随患者病情的不断延长,易造成患者并发糖尿病、高血脂或脑血管疾病等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因此临床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重视,在积极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促进患者血压稳定,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本文就我院1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的对比和分析,观察其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2.51 ±4.92)岁;干预组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79±5.13)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同样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一些相关疾病知识;叮嘱患者要遵照医师嘱托按时用药;定期自我检测血压等。干预组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疾病知识,如病变因素、临床症状、病情发展、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策略等;降压药物遵医嘱坚持服用的效果,可确保用药剂量和用法的规范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压的正确方法;同时对患者还需讲解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造成的影响,包括不规律饮食、吸烟饮酒、肥胖或情绪激动等的害处。②运动干预。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要坚持进行有氧运动,项目包括打太极、慢跑或练气功等;建议患者坚持走步,每天进行30 min,1周保持5次以上为好[2];叮嘱患者运动中要注意在自身耐受性进行,不可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并对患者讲解运动对血压控制的好处,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肥。③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饮食应以维生素含量高、粗纤维及水果和蔬菜为主,比如芹菜、菠菜、木耳或香菇等;要严格控制盐、脂肪的摄取,禁食肥肉、点心或动物内脏等;药膳以芹菜粥、桃仁粥或决明子粥等为宜,均可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吸烟饮酒的患者要督促其戒烟忌酒。④心理干预。高血压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若心理受到刺激,患者交感神经会不断亢奋,造成血管收缩而促使血压升高,所以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对出现紧张或害怕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加强与之沟通并采取对症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积极乐观的心理能促进病情稳定和恢复,尽量防止出现过激情绪,保持良好、平和的心理;还要不断鼓励患者要加强治疗信心,对心情稳定也可起到促进作用。⑤生活起居干预。叮嘱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的充足和有效;养成规律的就寝和起床习惯;为加强睡眠质量,可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睡前禁止进行一些能够引起精神兴奋的活动,每天加强室内通风和光照,促进室内的温馨度,从而保证睡眠的舒适和质量;不要口服安眠药来促进睡眠。护理人员对2组患者均需进行1年随访,记录其护理效果。

1.3高血压达标标准: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需控制在小于140/90 mm Hg,对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或其他病情患者,血压需控制在小于130/80 mm Hg[3]。

1.4观察指标:结果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随访1年的高血压达标率及治疗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坚持饮食控制、遵医用药和不自行调整用药或剂量等)。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者高血压达标率对比:63例对照组患者经1年随访,血压达标的有32例,达标率为50.79%;63例干预组患者经1年随访,血压达标的有45例,达标率为71.43%;干预组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对照组患者中按时服药的有38例(60.32%),坚持运动的有31例(49.21%),坚持饮食控制的有27例(42.86%),遵医用药的有32例(50.79%),不自行调整用药或剂量的有31例(49.21%);干预组患者中按时服药的有57例(90.48%),坚持运动的有42例(66.67%),坚持饮食控制的有46例(73.02%),遵医用药的有56例(88.89%),不自行调整用药或剂量的有54例(85.71%);干预组各项依从性指标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4]。有报道显示,中国超过18岁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达18.8%,患者达到1.6亿以上[5],已经成为了直接危害人们健康的高发病,同时它易随病程的增加而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6]。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控制,从而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有学者表明,单纯的降压药是可以降低血压,但对长期进行血压平稳控制[7],不能达到显著疗效,由于高血压属于身心疾病,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在药物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血压的长期平稳。本文研究也可证实,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其经1年随访记录显示,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在治疗依从性上,综合护理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显著促进效果。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和生活起居干预,健康教育可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认知度,从而提高用药治疗的依从性[8];运动干预可帮助患者控制体质量,加强机体功能锻炼,辅助降低血压;饮食干预可促使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降低盐及脂肪的摄取,减少患者与能够引起血压升高危险因素的接触;心理干预可使患者避免情绪过激,保持平和心态处理事情,有效保证血压的平稳;生活起居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睡眠和休息质量,进一步辅助降压。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血压的平稳控制,护理效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程春青,齐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3):458-460.

[2] 刘采珍.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211-212.

[3] 王莲.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25-126.

[4] 舒小芳,林芳宇.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12-14.

[5] 林春芳.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73-74.

[6] 刘艳容,何金爱,余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9,30(12):1938-1939.

[7] 冉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01-302.

[8] 胡利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101-103.

R473.5

B

1671-8194(2016)22-0291-02

猜你喜欢

达标率依从性血压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