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

2016-01-29王洪锋刘荣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脑膜瘤视神经神经外科

王洪锋 刘荣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

王洪锋 刘荣耀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

目的 研究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患者神经以及血管。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进行随机选取,30例患者都使用显微外科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同时总结保护患者血管以及神经的方法。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术前19例视力异常患者有14例好转,术后轻瘫以及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各为1例,但出院时已恢复正常。另外,19例为Sompson I级切除,8例为Simpson Ⅱ级切除,3例为Simpson Ⅲ级切除。结论 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患者中,通过术前评估以及在手术过程中保护其海绵窦以及视神经等,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并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血管和神经保护

幕上脑膜瘤是脑膜瘤中一种常见的类型,而其中有20%的比例为蝶骨嵴脑膜瘤,根据发生位置的不同,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中有50%的概率为内侧型[1],这种脑膜瘤的位置普遍较深,并且与人体包括颈动脉在内的许多重要组织有关连,因此使用手术方法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为了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总结了如何在手术中保护患者血管的相关体会。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选取的3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都为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在20~70岁,年龄均值经计算为(43.26±1.22)岁,平均病程经计算为(33.5±2.1)个月。

1.2手术方法:均使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手术入路一般为患侧翼点或者是扩大翼点位置处[3]。通常情况下,对于病情较轻且具有局限性位置的患者一般选择翼点入路,对于病情较重,具有较大肿瘤的患者,要对其病灶生长的方向以及延伸至颅窝的情况进行判断,采取将皮骨瓣以及骨窗扩大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同时要确保在近颅底的位置处有颞侧骨窗。

首先对患者实施开颅,然后对硬膜与颅底的粘连进行剥离,方向要由内向外且要沿着蝶骨嵴,然后将蝶骨嵴进行磨除处理,同时磨除位置需要到蝶骨小翼内侧以及前床突为止,对供血血管实施电凝处理。其次需要将脑池打开,使脑脊液能够得到充分且缓慢的释放,使患者颅内的压力能够得到降低,并使手术的操作空间得以增加,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以及术野的充分暴露。

如果患者具有较小的瘤体同时其肿瘤没有对神经血管造成包绕的情况,那么可以对肿瘤的基底部进行最先处理,并逐步电凝处理硬脑膜以及基底位置,使肿瘤蒂部得以离断,然后对肿瘤实施切除。如果患者的肿瘤较大,那么可以同时实施蒂部的离断以及肿瘤的切除,或者分块切除患者包膜内的肿瘤以起到减压的效果,直到其缩小之后再对包膜进行分离,然后将肿瘤的蒂部进行离断。如果患者的颈动脉等重要组织有肿瘤入侵,那么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对手术区域内血管以及神经的情况进行重点留意,然后小心的剥离处理上面的肿瘤,若无法全部切除,那么为了使患者血管以及神经的功能得到保留,则可以使小部分肿瘤残留于其上。若患者包绕的神经较多,无法实施全切,那么可以通过部分切除使患者的压力得到降低,并在术后行放疗或者伽马刀[4]。

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治疗前实施DSA栓塞部分供血动脉的患者有6例,这种措施能使手术进行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得到降低。

2 结 果

本次研究对象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术前19例视力异常患者有14例好转,术后轻瘫以及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各为1例,但出院时已恢复正常。另外,19例为Sompson Ⅰ级切除,所占比例为63.33%,8例为Simpson Ⅱ级切除,所占比例为26.67%,3例为Simpson Ⅲ级切除,所占比例为10%。使用WHO分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区别患者疾病,其中14例为内皮细胞型,8例为纤维型,4例为混合型,血管瘤型以及间变型则各为2例。

3 讨 论

3.1治疗前评估:因为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容易入侵患者视神经等重要组织,所以在疾病初期,可能会有颅内神经异常的症状出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术前实施CT等方法进行判断[5]。通过分析检查结果,能够将肿瘤生长的方向以及重点保护的神经表现出来,而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也与术前检查和判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存在视力减退等视觉异常,则可以判断其视神经受到了肿瘤的侵袭;如果患者海绵窦有肿瘤入侵,那么就会表现出瞳孔散大等症状。通过术前实施相关诊断检查,能够对肿瘤的位置等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并分析其周围重要的神经和组织,能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制定保护神经以及血管的相关措施。

3.2保护视神经:患者有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患者多数都会出现视力减退等症状,所以手术进行过程中如何保护其视神经对患者今后的生活会有重大影响[6]。在手术中,可以通过翼点入路并以患者情况对设备进行调节,充分暴露肿瘤,但是如果患者有显著的视神经推移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将入路位置更换为额下。其次,还可以将入路方法更换为额-颞硬膜外的途径,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保证视神经得到尽早的暴露以及定位,并且能够充分降低患者视神经的压力,使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得到极大的降低,除此之外还能够使患者的颅骨以及硬膜得到充分的切除。最后,为了保护视神经可以在术前实施检查对入路方式进行确定,并在治疗中准确判断视神经等,治疗时要动作轻柔,不要强行牵拉,另外可以在肿瘤侧实施止血,并在出现出血时立即进行电凝。

3.3保护海绵窦神经以及颈内动脉:对于海绵窦神经以及颈内神经的保护,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大部分切除加用术后放射治疗[7],以此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有的学者则认为可以根据患者肿瘤的Ayoubi等分型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结合检查结果选择入路方法,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患者神经以及血管的功能对于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都有重要意义。

[1] 孟成杰,王中,祁震宇,等.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3):283-285.

[2] 王雄,张玉定.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43-146.

[3] 邱平,阙双林,祁小龙,等.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38-39.

[4] 张施远,吕明学,蒋永明,等.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38例显微手术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4):531-533.

[5] 吕林.28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5):83-83.

[6] 傅志坚,李晓娜.蝶骨嵴脑膜瘤38例显微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118-1118.

[7] 罗刚,喻坚柏,黄莹,等.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17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23):544-544.

R739.41

B

1671-8194(2016)22-0104-02

猜你喜欢

脑膜瘤视神经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双胞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报告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