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01-29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48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椎管总数

杨 平(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4820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杨 平
(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48200)

目的 探讨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56例脊柱骨折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 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对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回顾性总结这56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诊断发现,共有7例患者为颈椎骨折,占总数的12.5%;共有38例患者为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总数的67.9%;共有11例患者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总数的19.6%;共有13例患者存在椎体附件骨折,占总数的23.2%;共有15例患者为压缩性骨折,占总数的26.8%;共有26例患者为爆裂型骨折,占总数的46.4%。结论 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脊柱骨折诊断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立体及多方位地观察到脊柱骨折的全貌和病变,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路径的确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螺旋CT;三维重建;脊柱骨折;诊断;临床价值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骨折损伤,及时确诊、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故而需要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1]。为了探讨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5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回顾性总结这56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56例脊柱骨折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共有31例、女性患者共有25例,各占总数的55.4%、44.6%;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47.6±9.2)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的共有21例、高处坠落的共有13例、硬物砸伤的共有15例、跌倒摔伤的共有7例,各占总数的37.5%、23.2%、26.8%、12.5%;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疼痛和活动障碍。

1.2诊断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且所有患者之前均进行过X线片检查。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扫描仪,参数设置为:螺距1~1.5 mm;颈椎150 mAs、130 kV,层厚2 mm,重建层厚1.25 mm、间距0.8 mm;腰椎190 mAs、130 kV,重建层厚2.5 mm、间距1.5~1.8 mm。扫描时令患者取仰卧位,根据X线片拍摄结果所显示的受损范围及部位行CT定位扫描和受损部位锥体容积扫描。扫描后重建薄层图像,然后将其输入到Syngo3D工作站,重建MPR、MIP、SSD及VR,获取一组最大程度地暴露出骨折和椎管及最佳显示出椎体内固定的图像,最后对患者脊柱病变的范围、位置、结构及邻近组织关系等进行全方位分析[2]。

1.3评价指标:根据Denis脊椎骨折三柱和Wolter椎管受累程度将脊柱分为三柱,分别为:前柱(前纵韧带、椎体、纤维环及椎间盘前2/3)、中柱(椎体、纤维环、椎间盘后1/3及后纵韧带)、后柱(椎板、关节突、椎弓根、横突、椎间关节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关节囊)。爆裂型骨折为损伤累及两柱及以上的骨折,按照椎管狭窄程度可以将其唯粉四级,分别为:0度(椎管正常)、1度(椎管狭窄1/3)、2度(椎管狭窄2/3)、3度(椎管狭窄超过2/3)。

2 结 果

本组56例患者经诊断发现,共有7例患者为颈椎骨折,占总数的12.5%;其中枢椎骨折的患者共有4例,CT下可见椎弓根骨折,颈椎硬膜外有积血;横突孔骨折的患者共有3例,存在脊髓受损征象[3];5例寰、枢椎骨折的患者均未见寰枢关节脱位征象。共有38例患者为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总数的67.9%;共有11例患者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总数的19.6%;其中累及胸椎的患者共有17例、累积腰椎的患者共有35例。共有13例患者存在椎体附件骨折,其中横突骨折的患者共有10例、椎板骨折的患者共有2例、椎弓根骨折的患者共有1例。共有15例患者为压缩性骨折,占总数的26.8%。共有26例患者为爆裂型骨折,占总数的46.4%。

3 讨 论

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多发于男性青壮年,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硬物砸伤、跌倒摔伤等,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有很大的概率致残甚至致死。脊柱骨折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前提是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范围、部位等全面了解,因此这就需要运用到螺旋CT三维重建等先进的诊断技术[4]。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6例患者经诊断发现,共有7例患者为颈椎骨折,占总数的12.5%;共有38例患者为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总数的67.9%;共有11例患者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胸腰椎椎体骨折,占总数的19.6%;共有13例患者存在椎体附件骨折,占总数的23.2%;共有15例患者为压缩性骨折,占总数的26.8%;共有26例患者为爆裂型骨折,占总数的46.4%[5]。可以得出研究结论: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脊柱骨折诊断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立体及多方位地观察到脊柱骨折的全貌和病变,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路径的确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 刘良峰,严金岗.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于腰椎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492-494.

[2] 张豫.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9):1309-1310.

[3] 蒋代彬,张连山,王建,等.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表面遮盖(SSD)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3):271-274.

[4] 张明山.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42+145.

[5] 王寅,章林涛.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70-71.

R445.3

B

1671-8194(2016)22-0066-01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椎管总数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