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与实现

2016-01-28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刘 聪 (郑州轻工业学院 45000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与实现

刘聪(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0)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宝贵财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的空前繁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拓了新思维。本文阐述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与意义,并列举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保护

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更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文化作支撑。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因其自身特点的缘故,由百姓口口相传、亲身教授的非物质文化,很难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到良好的传播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数字化技术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其应用不仅涉及工业、经济等多种领域,而且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开拓了新思维。评价一个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这个国家“传统文化数字化”的发展程度,通过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已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新风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为我国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特别强调:“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这是我国第一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具体体现。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发展的方向标是文化。科技推动着社会的前进,而文化从精神上支撑着社会发展,二者互通互补。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大融合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趋势。

1.将数字化技术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艺术大师达•芬奇曾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无处不体现着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极大的影响着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形态迅速“更新换代”,大量的文化形式被不断地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技术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前进的社会所淘汰。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不单蕴含巨大的文化意义,同时具有深远社会经济意义。

2.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使科学技术具有了文化价值。艺术、文化、精神等要素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信息全球化发展的现状来看,科技所包涵的文化成分越来越凸显,科技的文化价值被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字电影、数字博物馆等新兴产业把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文化的失落不应该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代价,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将文化要素纳入其中,与文化相融合,发展其文化价值,科学技术才能获得经久不衰的发展动力。

二、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与实践

充分利用虚拟现实、3D打印、数字博物馆等先进技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细致而精准地数字化展现,同时利用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改变传统平面单向的传播方式,通过双向交互的全方位立体的向全球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使得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大范围地研究和传承。

1.猜灯谜是中国自南宋起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大街小巷就会挂起红红的灯笼,吸引着文人雅士们竞相解答灯笼里的谜语,热闹而有趣。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这一传统民俗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中国谜语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的元宵节推出的大型电视益智类节目,节目通过新颖有趣的设计,将猜灯谜这一传统习俗重新带回到人们生活中,传播并普及了这一传统文化。节目利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直播的同时为场外的观众提供了同步参与互动的方式:下载手机客户;发送手机短信;扫描二维码。在新技术的助力下,猜灯谜这一传统民俗重新获得大众的青睐,并有效地保护并传承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2.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张艺谋作为开幕式总导演创新性的利用科技手段向世界展示“东方神韵”。诸子智慧、四大发明、唐诗昆曲、礼乐编钟、太极武术、木偶皮影等不下20多项中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幕幕呈现出来。张艺谋用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向全世界忠实展示了华夏民族这一世界最古老文明的文化遗产。

如今的中国处在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屹立世界的精神支柱,优秀的文化遗产则是世界了解古老华夏文明的窗口。面对西方文化大潮的汹涌袭来,为提高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地位,掌握文化战略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应当积极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工程,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将深厚悠远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林坚.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J].自然辫证法,2003.

[3]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